《系辞传》上.10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闺,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说明:筮者准备五十根蓍草(今之筹策),取出一根,横放在正前方,代表“太极”,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保持不动。真正进行运算的,是为四十有九。(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第一次运算:
1.任意分四十九根为两组,甲与乙。(分而为二以象两)
2.从甲组中取出一根,放置于左手二指之间。(挂一以象三)
3.甲组以四除之。(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4.甲组所余之数,为一或二或三或四,(若无余数,则取出四根)将此余数也放置于左手二指之间。(归奇于扐以象闺)
5.乙组以四除之。(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6.乙组所余之数,为一或二或三或四,将此余数也放置于左手二指之间。
7.将左手二指之间所得之根数置于左斜上角。所余者为四十四根或四十根。
第二次运算:
1.将所余之四十四根或四十根,任意分为甲乙两组。
2.重复第一次运算中的2-7,将左手二指之间所得之根数置于左斜上角,但勿与前次的重叠。此时余数应为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第三次运算:
1.将第二次运算所余之数,任意分为甲乙两组。
2.重复第一次运算中的2-7,将左手二指之间所得之根数置于左斜上角,但勿与前两次的重叠。此时余数应为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
3.最后留在桌上的余数以四除之,得到九或八或七或六。九与七为阳爻,八与六为阴爻。
经过以上三次运算得到初爻,知其为阴爻或阳爻,并且记下数字(九或八或七或六),如此,再“重复”五次,得到由下往上的五爻。六爻共需十八次运算,是为“十有八变而成卦”。所形成的卦是为“本卦”。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六为老阴,八为少阴。(老阳为夏季,老阴为冬季;少阳为春季,少阴为秋季)九、六为可变之爻;七、八为不变之爻。经过九由阳变阴与六由阴变阳,再形成“之卦”。本卦与之卦配合,提供所占之事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