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温补之物,属硬骨类鲤科,与鲤鱼有“亲戚关系”。鲤鱼刺少,但易发疾,每每食之,我就有皮肤瘙痒之症。据说鲫鱼也是发物,但是没有鲤鱼那样强烈。
鲫鱼不是身娇肉贵之物,有时还会在水田里出没,遇上秧田放水的日子,用大些的篓子之类,接在出水处,往往会收获几条野生鲫鱼。它们个头往往不大,剖腹治净后,用少许油,先煎至皮金黄,烹点黄酒,放块拍破的生姜,注水熬至汤色奶白。萝卜与鱼可谓绝配,汤汁清甜鲜美,因此萝卜丝鲫鱼汤,很受众人喜爱。用泡姜泡萝卜烧鲫鱼汤,汤汁有点微酸小辣,妙不可言,很适宜食欲不振者食用。
小鲫鱼细刺尤其多,红烧而食,考人耐性,食时最好不言,否则容易卡住喉咙。因此做红烧卿鱼,我一般择大而用,但是安陆的白花菜烧鲫鱼除外。当地称鲫鱼为喜头鱼,煎好后加姜蒜与白花菜略烧,酸香入味,鲜美异常。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谈到,身形扁且带白色之鲫鱼,肉嫩且松;做熟了把鱼一提,鱼肉离骨而下。黑脊背身形浑圆,肉块僵硬,是鲫鱼中的怪种,绝不可食。我感觉袁枚所诉之鲫鱼,跟现在的野生鲫鱼十分相似。
要说到煎鱼,我不算好手,常常让其皮开肉露,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我的性急,鱼下锅还没多久,就忙于翻动。邓妈说,煎鱼贵在小火慢煎,一面煎好后再煎另一面,不要随意拔动。遇上铁锅,可在上面擦上一层姜汁,以避免鱼皮粘锅。我如此试了几次,大体上还算成功,仍需多加练习。碰上时间紧迫,在鱼身外摸一层干淀粉,三两下而就,身形完好,很适宜厨房新手。
有人说,鲫鱼唯清蒸最美,我却以为清蒸还属鲈鱼等刺少为宜。鱼冷则腥,清蒸鱼本来放料就少,等你一根根把鲫鱼慢慢刺理出来,美味也就逐渐丧失,到最后一筷子,怕也是鲜少腥多了。然而,人各有好,对味之法最为可取。
小朋友很怕吃鲫鱼,这是我常见的现象,其实大人也生怕那些聚密的细刺让其吃出个好歹。但是他们又深知鲫鱼的营养,因此,用小鲫鱼做汤最多。但是,如果将小鲫鱼用宽油小火浸炸至鱼骨酥脆之后,再炒香姜蒜泡椒,加少量汁水和酱油,一点醪糟略烧,快收汁时调入水淀粉,加入香葱,起锅前淋点红油,那也是不可多的好饮食,细刺完全与肉融为一体,香辣入味,也不用担心被刺到喉咙。这样做的鱼甚香,但是高温油炸与现今提倡的营养理论有些违背,偶尔吃吃也无大碍。
![香酥鲫鱼的做法大全 香到骨子里的不吐刺小鲫鱼做法【泡椒稣鲫鱼】](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993/3214060502324913944925.jpg)
【所用料】小鲫鱼4条 泡椒(酸)4个 生姜1块 大蒜3粒 香葱2根 酱油1汤匙
醪糟1汤匙 醋少许 食用油 水淀粉少许 红油(辣椒油)1汤匙
【这样做】
1、将姜蒜切成末,香葱切成葱花。
2、泡辣椒剁碎。
3、剖腹的鲫鱼,去掉腹部黑膜洗净异物。
4、在鱼身轻轻划一字花刀,用少许醋摸匀。
5、锅内烧宽油,将鲫鱼一条条放入小火温油炸制。
6、捞出控油。
7、锅内留底油,炒香姜蒜。
8、加入碎泡椒炒香。
9、注入没住鱼身的水。
10、调点酱油。
11、放入鱼。
12、烹入黄酒。
13、放一勺醪糟后微微推锅,小火烧鱼。
14、鱼一面烧入味后,轻轻翻到另一面再烧,快收汁时,调入薄水淀粉。
15、加入葱花。
16、淋入红油,推匀起锅。
小贴士:
1、炸鱼前,可在鱼身上摸点醋,可使鱼骨软化,更易炸脆,但不能多,让鱼变酸。
2、加水淀粉,为了使汁水贴在鱼身上,不喜欢则省略此步骤。
3、炸鱼一定要小火温油,慢慢浸炸,以免鱼骨未酥,身子已经炸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