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一名有点理想的记者”会作为单独的个人,推动我国院前急救制度体系加速完善,就像当年压倒收容遣返制度最后一根稻草的孙志刚一样。尽管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得不正视的是,该事件正在引发公众以及业内的巨大关注以及讨论。
当“南航急救门”事件持续发酵之时,人们不禁发现,我国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或有闯入公众视线的人身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的抢救工作总是乱成一团。从汶川地震、天津爆炸,到如今将999和红十字会推至风口浪尖的“南航急救门”,都暴露出了这一相同的特征,即制度的不完善让一群人备受指责之后,留下的是各方的反思。
有人认为,事件核心人物——“一名有点理想的记者”会作为单独的个人,推动我国院前急救制度体系加速完善,就像当年压倒收容遣返制度最后一根稻草的孙志刚一样。尽管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得不正视的是,该事件正在引发公众以及业内的巨大关注以及讨论。
“南航急救门”当事人张洋:对红十字会的点滴进步都应鼓励
12月5日,一场题为《医疗急救体制与反思》的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论坛不仅吸引了业内专家以及多家媒体记者到场,还邀请到了南航急救事件核心当事人——辽宁卫视记者张洋进行远程连线。
在连线过程中,张洋再次讲述了事件的经过。据张洋透露,中国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已经来到他的家中对他表示慰问并传递了一个信息:张洋针对红十字会的所有建议和意见,已经传达给“比中国红十字会更高级别的领导人”,这位领导进行了多次询问和指示,这意味着向上沟通的渠道畅通。
截至目前,北京999急救中心也已向张洋登门道歉,同时表示转运和诊疗过程中不到位,没有顾及患者的感受,并愿意以慰问金的形式对张先生进行补偿。张洋认为,自己并不愿通过这一事件让舆论毁掉999急救体系,公众对红十字会的点滴进步和改善都应给予鼓励,自己希望大家探讨和反思急救体系究竟有哪些地方需要“补漏”。
12月6日晚,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官方微博@北京999紧急救援中心发布致歉声明:在与相关医疗单位衔接的部分,我们存在交接不清的失误。转诊时没有给患者提供更多医院的选择,在医疗过程中,我们的人文关怀不够,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
当晚,针对999的致歉申明,张洋通过新浪微博回复称,“十五天了,他的道歉终于来了。此时心里忽然感到很难受……”
谁拥有急救患者的转运权?
“南航急救门”事件当中的一个重大争议,集中在“为什么999在急救过程中‘舍近求远’,将张洋送往距离更远、级别仅仅是二乙的999急救中心,而不是距离首都机场更近、级别为三甲的朝阳医院或者协和医院。”
在现实当中,每个人在自己或亲朋突发急症之时,都希望第一时间赶到最好的医院,接受最优秀的医生精心的救治,这样的愿望无可厚非。然而,院前急救作为公共卫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稀缺资源。从分级诊疗的角度讲,急救人员理应对患者被送往的医疗机构有相应的选择权,以避免公共卫生资源的浪费。
就这一问题,2013年经国家卫计委讨论通过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中特别提到,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很显然,尽管《办法》对急救转运患者原则有相应的表述,但表述显得十分模糊,并且没有细则对急救人员的转运原则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