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天安门见证了“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迄今,已历经近600年沧桑—
城楼上曾有“天安之门”匾额
在中国古代,凡宫殿、坛庙、门楼一般都在明显之处悬挂匾额。天安门同样挂有匾额。新中国成立后,“匾额”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木匾”渐渐被人们淡忘。
天安门在明代叫承天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时,城楼上面挂有“承天之门”木匾。据传,当年李自成攻进北京、率兵来到承天门下时,面对森严高大的皇城大门,李自成弯弓搭箭,怒射“承天之门”匾额,以此表示对明王朝的藐视。
清顺治八年(1651年),承天门重建后,改名为天安门,城楼上开始悬挂“天安之门”的木匾,木匾规格2.6米×3米。匾额上刻有三种文字,按满语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不知何故,匾额上“满、汉、蒙”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汉文改成楷书“天安门”三字,因为去掉了“之”字,全部字体也相应扩大。匾额中的“天”字,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增大了一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故宫和天安门均由北洋政府接管,匾额上只保留有汉文,匾额又从“满、汉”两种文字改为“汉文”一种文字。为固定铜制“天安门”字体,木匾的中间位置上留有当时钉凿过的钉眼,“安”字放在匾额的中心位置上。
1987年冬季,失踪了几十年的“天安门”匾额偶然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的露天仓库中被发现,但这块木匾已饱经沧桑,由几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匾心已多处腐朽断裂。匾额上的刀痕和字迹与木质裂纹混杂在一起,隐约可见匾额上有“满、汉、蒙”三种文字,满文居中,汉文排左,蒙文列右。汉文“天安之门”四个篆体字依稀可辨。
新发现的天安门匾额,有可能是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天安门时开始悬挂上的,一直使用到1949年北京解放,历时298年。其间,匾额字体虽然经过几次变化,但并未更换木匾。关于天安门木匾后来的命运如何?现在何处留存?至今无文献考证。
开国大典地点有两套备选方案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可是,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在哪里好呢?两套方案都摆在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的面前:其一是天安门前,其二是在西苑机场。但两套方案各有优势和不足。
第一套方案:天安门前
一、阅兵台可采用天然地形—天安门城楼。城楼上面可容纳全体政协代表,这是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