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山的成语 背负大山是成语吗 背负国仇家恨,大山里来了一群神秘人物

导读:公元1278年元将张弘范攻陷了南宋最后一个行都广东崖山。丞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殉国,整个大宋王朝在呼啸的狂风和滔天骇浪中被彻底埋葬了!在宋史的最后一页,大将张

  公元1278年元将张弘范攻陷了南宋最后一个行都广东崖山。丞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殉国,整个大宋王朝在呼啸的狂风和滔天骇浪中被彻底埋葬了!

  在宋史的最后一页,大将张世杰率16艘船只夺港而出,最终有4艘在滔天骇浪中幸存。

  船上载着年仅十三岁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以及侍臣许达甫、黄材等,他们顺着海流向北漂泊,希望能回到封地福州,以图东山再起。

  船行至厦门浯屿一带再遇台风袭击,他们只好趁夜色弃船上岸潜入太武 山下,隐居下来。直到元军不再搜捕南宋宗室,他们才到漳浦县的佛昙镇隐姓埋名,改姓黄居住下来。

  明洪武18年,经朱元璋恩准,这些宋皇室的后裔得以公开恢复了赵姓。

  明万历20年,赵若和的第九代孙赵范辞官还乡后,觉得佛昙地处沿海,虽有大型土堡梅月楼,但常受海盗侵扰,极不安全。加上当地杨氏家族的忌恨,经常寻事挑衅,决定把家迁入内地。

  他选中了漳浦县湖西盆地东南侧,依傍着丹灶 山而发育起来的硕高 山,建造了一座现今叫做赵家堡的 城堡。这里的青 山环抱,远避海盗侵害和城市的纷华,田土肥沃,树木繁茂,可以养老课子,可以聚族蓄众。

  他先造了“完璧楼”再筑城墙及城中府第。他的儿子赵义继承父志又建造了外城,并在城中建造了大片园林、庙宇和房舍。

  赵义病逝于明崇祯十三年(1639年)。此后这座占地173亩,外城全长1082米,内墙长220米的古堡几乎没有再作过重大的修建。

  对赵范、赵义父子来说赵家堡不只是一个安身立命的窝,它更是一个皇室后裔世世代代割舍不下的梦。

  赵家堡的外城全以石板纵横交错砌筑,又在墙体中填土夯实。城墙厚2.5米,高4—5米。墙顶铺石板,供人行走。外侧夯三合土墙垛。现在的正门是原来的东门,城门匾刻“东方钜障”四个大字,点明了城池防御海盗贼寇的基本功能。城门凸出城墙外,门洞宽4.8米,上建城楼。巍峨的城墙、城楼显示出非凡的气派。

  最耐人寻味的是南门。

  赵范当初把堡址选在硕高 山的北坡,面朝西北。出城南便是 山,无路可走。这里的城门比其他三处的明显矮小,城门上顶居然伸手可及。设计者似乎极不情愿地在城门外也造了一个小小的瓮城,看上去仅4米见方。瓮城的外门更矮,只及胸部,又被石头封死,只留一条石缝。

  可以想象,当初赵范、赵义压根就没打算让人从南门出入。因为,“往南”是赵氏皇族后裔的一大忌讳。自从靖康之变被金军从汴州赶到江南,南宋皇帝就没有过舒心的日子,他们被元军一再追杀、一再南逃。

  祖上的屈辱令他们刻骨铭心。用石块把南门封死,或许寓意着赵氏皇族的后代,心向着中原,向着西北,向着昔日繁华的汴京!

  与南门相映成趣的是北门。高大的城门全部石构,门框平顶,原有石刻匾额“硕高居胜”行书四字。门楼虽已毁,但略呈六角形的瓮城比南门瓮城大得多,且墙体厚达0.8米,墙上夯筑三合土城垛,内侧留有人行道。

  这一切都从实战需要出发,不象南门形同虚设。瓮城内有两通石碑,其一是赵范撰文的《硕高筑堡碑记》。城门内侧建有武庙、“父子大夫坊”与城门呼应。

  历史上的汴京设有外城、内城、大内三重,赵范父子刻意摹仿汴京城的布局也设置了外城、内城、完璧楼三重建筑。

  完璧楼是赵家堡的核心建筑。它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米,三层通高飞13.6米。底层以条石纵横交错砌筑,二、三两层以三合土夯筑。这是一幢闽西南的方形土楼与北方四合院相结合的建筑。完璧楼正门上嵌有青石匾,阴刻“完璧楼”三个行书字。

  当地人介绍,这三个字里隐含着宋皇室后裔微妙复杂的感情:梦想、怨恨和无奈!

  这“完”字指宋元朝代的变迁一一上宋下元共出一字;“壁”字本来是上下结构,有意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又把玉字省去一点,让王字隐藏在启字下面表示赵若和当年隐居、讳姓;而把辛字拉长表示度过艰难辛苦的日子;“楼”字则把右上部分草书成宋字,又与女字联成一个“安”字,表示着宋裔子孙生生不息。

  完璧楼从外面看,是个巨大的方形堡垒。四面没有宽敞的大窗,只有楔形小窗供观察外面动静和射箭用。从中间一门进入天井,天井地面深凹下去1.2米,用条石平铺。西北角有石阶可下。

  走下石阶才发现石阶旁隐着一个暗道口,洞里可容人弓身前行。原来这暗道平时可供排水,战乱时可让人潜出内城。正门朝西,石构双层,用0.12米厚的大榕树板制作的双层门至今完好。两层门间留有孔隙,以备敌人用火攻时,可通过孔隙注水灭火。

  把民居建筑与园林艺术巧妙结合,是赵家堡的一大特色。在官厅前与西北面的城墙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池塘,叫做莲花池。中间有条小堤把水面隔成两块。

  在内池里有座匠心独具的石桥:这桥若全用平桥则过于呆板;若只用拱桥则跨度太大,在一个池塘里突起一座过于高大的拱桥也不协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边是20米长的平直的条石桥梁,两旁用石板作护栏,接着又与一座小小的拱桥相连,拱桥则以石柱作护栏。

  如此一平一拱倒映水中,巧妙变化,生动有趣。当地人把这内外池塘分别叫做潘池和杨池。潘,奸臣潘仁美;杨,忠良杨家将!

  令人寻味的是,当年汴京经历了几次黄河泛滥,宋代建筑多被埋在七米深的黄土之下了,明洪武年间曾在原大内的遗址上重新建起高阁,迎龙碑于阁中,称龙亭。龙亭前的大路将一个小湖辟为两半,湖水一清一浊,俗称杨湖潘湖。

  这当然不只是巧合。

  在赵家堡的佛庙边有座聚佛宝塔,塔高9.95米,正好是汴京宋代铁塔高度的十分之一,而且造型也与铁塔一样又高又瘦。赵家堡从来没有水灾之患却造了一座禹庙,并摹刻了岣嵝碑立于庙侧。而明代汴京也有禹庙,也有岣嵝碑。至于那小小的拱桥,造桥人生怕世人不能把它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拱形桥联想到一起,还特意刻上“汴派桥”三个大字来提醒人们!

  在民居建筑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官厅。这不仅由于它的宏伟,正座面宽19米,深达67.4米,前后共有“五落”,不仅由于门前立着几组高大的旗杆基座,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那高得几乎难以跨越的门槛时,看到那门上如意云状的“门当”时,看到门前那对青石门鼓居然刻着游龙飞凤时,再联想当年汴京外城、内城、大内和赵家堡外城、内城、完璧楼的特殊布局,我们仿佛看到了皇室后裔所特有的对祖先伟业的骄矜、对宫廷生活的渴慕,对江山易主的悲痛与无奈……

(供稿人:应志刚)

形容大山的成语 背负大山是成语吗 背负国仇家恨,大山里来了一群神秘人物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2851/308663482257.html

更多阅读

与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 形容大雨的成语

形容大雨的成语倾盆大雨、大雨如注暑雨祁寒----夏大雨,冬大寒。《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形容绿色植物的词语 形容植物的成语

形容植物的成语1、漂蓬断梗: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植物断茎。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2、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3、碧绿青翠:十分绿,形容翠绿的,用于写树木。青翠:鲜绿、翠绿的颜色。4、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

形容秩序混乱的成语 形容混乱的成语

形容混乱的成语1、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2、粉饰太平:粉饰:涂饰表面。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3、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4、拨乱反治: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5、齐梁世界

形容非常多的成语 形容很多的成语

形容很多的成语1、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3、层见叠出: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4、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5、聚讼纷纭

形容多才多艺男子诗句 形容多才多艺的成语

形容多才多艺的成语1、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2、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3、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

声明:《形容大山的成语 背负大山是成语吗 背负国仇家恨,大山里来了一群神秘人物》为网友嗟我怀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