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学中医这条路上,总有很多的诱惑。什么诱惑呢?譬如无数前辈都苦口婆心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经典啊,同学们也都表示认同,“嗯是啊!”但是学着学着,我们就又把经典放一边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诱惑太多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学经典需要静心、沉静下来才能学进去。但这个时代教会我们是要求更快的方法,你不这样“快捷”似乎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掉。
再一个就是我们没有具备学经典的思维大脑。
我想这就是经学的“大学”和“小学”的区别。古人儒家治学都是从四书五经,从经书入手。在这个时代“经”意味着腐朽、落后、慢、无意义。
学生,学什么四书五经?有用吗?还不如五年高考、特级教师点拨,.中学教材全解这些书来的有意义。
于学中医而言,学神马黄帝内经,古文艰涩生奥,根本不懂说什么。还不如学个验方、学个特色疗法来的轻巧快捷。所以,每当我们下定决心试图学经典时,这些诱人技巧方法又把我们拉走了。
我也何尝不是如此。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都觉得读经典难呢?一定是不得法。
从小被西方科学逻辑教育,乃至我们长大后也习惯用西方的逻辑思维去思考,对于古人的东西思考不了就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也就难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学呢?
我们习惯了去问为什么?去追问,去试图解释。而不是去感受,去体会。
古人的诗词,你什么都不用想,就那样无目的去读、去体会,自然就可以进入古人当时的景区,进入当时的心情,啊呀,好美呀!。
但是我们从小学开始,我们语文被教育,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词是什么内涵?又如何点睛之笔等等。
就如同西医解刨尸体一般,毫无美感,毫无趣味。
于中医经典又何尝不是如此,伤寒论上百家注解,越研究,注解越多,伤寒论的本意却越模糊了。
我们何尝不用古人的学习方法去学,我想那样会更有乐趣许多。
怎么学?
首先把自己放空,心无杂念。只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而不是用自己的逻辑去强加解释。用一种无为的方法,我没有带着考试一般的压力负担,就静静的去感受古人他到底说啥。
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样的状态去感受,去体会经典文字。
而不是为了***目的,为了把条文背诵记住,为了学到绝世医术。
一旦有了丝毫的功利心,也就有了负担。像JT说的,你要用你的副交感去学习,越学越爽。一旦有目的,有功利心,用你的交感去学,越学越痛苦。学着痛苦,心也就更容易被蒙蔽,离那个“道”也就更远了。
佛家说的,把自己放空,以心做镜,去反观,这样才能更容易看到世界的本相。
我们学中医经典为何不以这样一种状态去学呢?
例如黄帝内经条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天来了,全世界都是“欣欣向荣”一幅生机勃勃气象,万物都伸了一个懒腰,从冬天的沉睡中醒过来…..
我们身处大自然中,去感受这样的春天之气。我们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在大口大口的呼吸这清新的空气。我们想在青青的草地上放风筝,自由的奔跑,我们想置身自然,走到户外去游玩……
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嘛?
内经条文这样跟我们描绘天地的春气之象。我们只需静静静的去感悟去体会,就能感受这样的春天之气。
那假如一个病人来了,你就静静的去感受他的气,春夏秋冬,他现在的状态处于什么状态阶段。不用多想,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根本不用太多的“用心”去分析你这个症状是。。。那个症状又代表什么。
一下从经典条文就可以直入临床。
古人的“经学”是可以用来开悟的,读经可以涨智慧。儒释道三家无不由经文入道,由经增慧。
我们现在被教育都去学知识了,这世界的知识太多太多了,几辈子都学不完。即便我们学了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我们的智慧却不见涨。
这就是经学的“大学”之道和“小学”的差别吧。大道至简,无为的去学。
黄帝内经难吗?伤寒论很难吗?难。当然有它难懂之处。但是,我想用这样感悟体会的方法去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即便有难懂之处,说不定在某一个瞬间、下一个转角一下又豁然开朗了。
以前我也习惯了用西方逻辑去学经典,用左脑的逻辑去学经典解读经典。
中医的经典太难!是我们的打开方式不对!
我将用这样的方式打开:
今天起,我打算换一个方式,用右脑的方式,用感悟、体会的方式去走进中医的经典。
以后对于经典条文,会少很多的解释了,更多的是自己的体会、更多的要去感悟。
开取二羊的中医2.0时代。
-------------------------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分享转载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