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潮涌铺天盖地浊浪滔天』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之后,他对另一位大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尔后,辞官不做,携绝色美女泛舟湖上,过起了“隐居”生活。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隐居,在经商。后来资产钜万,人称“陶朱公”。“陶朱公”成了太湖流域富商的代名词。
『太湖,东、西洞庭山佛刹道观点缀其间』
太湖东山,即古胥母山。西山,即古包山。东、西洞庭山,现分别为苏州吴县东山镇和西山镇,两镇面积分别为80和90平方公里。这两个地方,长久以来连设县的资格都没有。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太湖区域内,明清以来却形成了一个极著名的商人资本集团——洞庭商帮。
洞庭商帮又叫“洞庭帮”,这几乎成了“苏商”的主体——这个不以苏州也不以吴县为名,而只是以洞庭山为名的商帮,历史久矣。明冯梦龙把这商帮的情况,最先写进了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为商为贾,江湖叫做“钻天洞庭”。意思是说,洞庭商人做营销生意时,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削尖了脑袋钻天。“苏松常镇嘉湖杭,供输甲天下”。明初,这七府的田地约占全国的5%,而税粮却占20%。当地百姓上纳重赋,下赡家庭,只好广植经济作物,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天生就是商人。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进出口贸易剧增。洞庭人迅速向上海金融中心进军,凭着一身胆气,开办了银行业、买办业、钱庄和丝绸、棉纱等实业公司,建立起我国最早的民族企业。江苏商人稳中求胜的商业方针值得称颂。时至今日,江苏的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南方的首富村“华西村”,也在这里。
(演播室。学者谈南方人): 林语堂老先生是这样描述南方人的:他们习惯于静逸,喜欢诗歌;头脑发达,身体退化;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是蹩脚的士兵,但却是出色的商人……
『雪浪花撞击在岩石上』
福建人的祖先来自全国各地,这些迁入的人称作“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国最有毅力和冒险精神的人群。
早在唐代,福建就兴起了海上贸易。后来,明政府实行“海禁”,福建就有了走私。又由武装走私发展成亦商亦盗的海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这种海商集团的头目之一。漳、泉二州是海商、海盗最为集中的地方,汪洋大盗,杀人越货,民不聊生。一些人被逼无奈去了台湾和东南亚。
改革开放以后,1500万泉州籍华侨为家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广阔的国际市场。南洋华人领袖陈嘉庚,捐全部家产,支持国内的抗日战争,创建了厦门大学和集美航海学校。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昔日的爱国华侨已经离世而去,但他那颗拳拳爱国报国之心却留给了我们……
在泉州,年轻的一代人有一句话:不能当老板不算好猛男。这种价值取向在晋江口三角洲最为流行。石狮就有一大批20几岁的年轻企业家,他们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把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乎为零的新闽南,崛起在福建,崛起在东方!
他们有着光辉灿烂的明天。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居大陆海岸线中段,与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毗邻,是我国沿海岛屿最多的省份。
杭州是我国古城之一,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湖风景区湖光山色,多名胜古迹。
苏州商人沈万三,祖籍湖州南浔镇,苏州富商,曾出资修拓观前街,助朱元璋修筑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富可敌国,后因贿赂明朝军队被流放云南。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什么东西放在盆内,就会变成珍宝。
明清时期,浙江境内先后崛起了两大商邦:一个是浙西的龙游商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宁波商邦。这两大商邦都在中国商场上叱咤过风云,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大手笔。
“五金大王”叶澄衷,早年在黄浦江摇舢板,随船贩卖烟酒食品,后积资渐多,便在虹口百老汇开设了顺记五金洋杂货店,这是华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五金商号。后来,他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在金融业也有大量投资。
“染料大王”周宗良是德国颜料在中国的总经销人。
“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宁波商人刘鸿生,先后创办了火柴、水泥、毛纺、煤炭、银行、保险等十几家企业,组织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集团。
定海人周祥生是驰名的“出租汽车大王”。
宁波商人黄楚九创办的“大世界”,后由黄金荣接办。浙江商人商业头脑发达,一家外国公司的老板说他们“比犹太人还犹太人”。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商业集团,安徽、山西、江西都曾红极一时。但“无可奈何花落去”,尘嚣之后仅在商界留下几许空谷回音。只有浙江商人,从过去到现在,“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他们靠的是什么?
.....在一般人眼里,温州人除了个子小,有一股江南人的灵秀气之外,就是默不作声地干活,做生意。只要有钱赚,他们不在乎体力和脑力的付出。
(采访民营企业家同期声)……
也许在历史上,温州商人被宁波商人巨大的身影遮盖得太久了,终于独立出来打天下了,激动之余却又忘记了市场法则,造假。假货,曾一度充斥了温州市场。但温州人不愧为温州人,他们已经在纠正自己的过失……
温州人靠小商品迈向了现代化,迈向了外向型经济,几十万购销大军把他们的商品摆满了各地市场。他们“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靠质量和信誉赢得了美国陆军部的订货。
温州模式的核心是一个“商”字…
『跑马厅,豫园』
上海是个著名的“移民”城市。
上海在清代还只是一个小渔村,1843年开埠以来,各地百姓怀着各自的理想和目的,相继踏上了这片土地。1870年,上海民族工商业兴起,华侨兴办了四大百货公司、南洋烟草公司。
后来,外国人也“移”了进来。1874年,一位英国穷犹太人从印度来到上海,边在洋行看门,边做些烟土生意。后来,他把几年积蓄的钱财冒险投资在荒芜的南京路西段。十年之后,当年以每亩20两银子屯来的地皮暴涨了两万倍,一夜之间这位流浪汉变成了远东第一富翁——他的名字叫欧司爱·哈同。
(孙中山与哈同)
上海与北京一样,也是精英荟萃之地,不同的是:荟萃北京的是政治精英,荟萃上海的是商业精英——所有到上海的人的目的,只是两个字:发财!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拥有众多产业。荣德生是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其嫡系传人荣智健,现在是中国国务院直属的中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海人在穿着和用物上注重式样和品质,注重品牌,模仿名人和富家。20世纪起,以工商界为主体的豪门富族、上流社会逐渐形成,许多工商界巨子的子女留学欧美,他们的生活方式、言行举止,为趋慕新潮的年轻人所崇尚。上海各商家比较关注平民的购买能力和心理,他们较少“侃爷”,侃得让顾客生疑、生畏,也绝无土里土气的“乡佬”,土得让人不相信他出售的高档货会名副其实。上海人最谙“微笑服务”的内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把浦东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上海经济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
『广州白云山风景』
广东省位于岭南以南,古为南粤辖地,故简称“粤”,省名因广南东路简化而来。
广东商邦的形成大概在明清晚期,主要是海商。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闽、浙、江三个海关,广州的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交易场所和工业城镇的兴起。
广东人摈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佛山冼树藩“弱冠考吏中选,弃吏而贾”。南海劳联芳“三代以农传家”,到他当家时“变农为贾”。崇祯年户部尚书李恃问“退休”后经商。商业成为广东人的时尚职业,浓厚的商业氛围熏陶出一个庞大的商人阶层。
广东的政治家、广东的商人都以通权达变著名,他们对商业利润有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他们不拘泥于成规,而是审时再定。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深圳、珠海、重点侨乡,大量外资侨资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引入,使他们很快进入“商人”角色,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广东人说,广东的发展是靠用活用足中央政策,“见了绿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着走”,除了不能干的什么都可以干。竞争状态下的广东人,连走路都是快节奏的。
他们没有太多的历史,但他们拥有光辉的未来!
太平洋,这片浩瀚神秘的蔚蓝色,一百年来曾不断地给我们这个大陆送来耻辱和苦难。今天,它那波诡云谲的洋面上,仿佛涌动着强烈吸引我们的巨大能量。沉默了几百年的沿海地区——这条中国人的黄金海岸,带着久被压抑的激情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