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2
16、赵高
赵高是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奸诈人物,“指鹿为马”就是和赵高有关的成语。司马迁在《史记》里,并没有单独为赵高列传。后人只能从《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李斯列传》等篇章中零散的看到一些和赵高相关的事情。
赵,是战国时期赵国王族的姓氏,赵高的父系是赵国王室的一支,在争斗不止的战国时代,赵高的祖上可能是从赵国到秦国来做人质的,后来就一直留在秦国,他的子孙后代就流落在咸阳的市井当中,成为了秦人。此后,这些赵国的贵族和普通的庶民已经没有区别。赵高的母亲一直生活在秦国为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官府手工作坊里,赵高和他的兄弟们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在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因为赵高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所以就被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秦王的车舆。除此之外,秦王还让他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判案断狱的方法。这个职位虽然不高,却让他成了秦王的近臣。赵高做中车府令,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秦始皇去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丞相李斯、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等陪同。在这次出行中,赵高掌管着府玺。在回来的路上,当他们走到沙丘时,秦始皇得了重病,他知道自己要不行了,就让赵高给公子扶苏写信,叫扶苏把军队上的事交给蒙恬,回来主持自己的葬礼。可是赵高并没有把这个旨意送出去,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在丞相李斯和胡亥之间游说。最后在赵高的导演之下,演出了一场宫廷政变。他们假托秦始皇的遗命,立胡亥为太子;又另外炮制一份诏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自裁。扶苏自杀了,可蒙恬没有自杀,回到咸阳后,他被关了起来。
胡亥登基以后,封赵高做了郎中令。胡亥是一个没有能力、只知道沉溺于吃喝玩乐之中的人,赵高成了胡亥的亲信。于是赵高就借着胡亥之手,展开了排除异己的行动。首先是蒙恬、蒙毅两兄弟,然后是秦始皇的儿女们,接着朝中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都一一被赵高打压。赵高的胃口越来越大,他看上了丞相的职位,于是针对丞相李斯的行动展开了。赵高先使胡亥对李斯不满,然后诬陷李斯父子要谋反。李斯百口莫辩,被腰斩。
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羽翼已经丰满的赵高渐渐地不把胡亥放在眼里了,他想乘机登上皇位。他杀掉了早就被孤立起来的胡亥。可是当赵高来到大殿之上,想宣布自己登基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个大臣支持他。无可奈何的赵高只好立扶苏的公子子婴为帝。然而,帝国已经不存在了,子婴登基时的称号是秦王。
子婴早已经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他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就和自己的贴身太监韩谈商定了一个斩除赵高的计划。等到登基的时间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可子婴推说有病,怎么也不愿意去。没办法赵高只好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太监韩谈一刀就把他砍死了。
赵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他处心积虑地沿着血腥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高位。可是这条路上有太多的阴谋、权术和恐怖,他在走上去的同时也失去了回来的路,就在高位上,他跌向粉身碎骨的深渊。赵高死了,大秦帝国往日的雄风也不可能再恢复。
17、萧何
萧何是秦末沛县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当过沛县的功曹,负责县里一些事务。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都有研究。萧何的性格也很随和,他当时结交的朋友有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由于他们的年龄十分相近,性情也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各地豪杰云集响应,从此天下大乱。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在萧何的帮助下,刘邦占领了沛县,他们在县衙大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称刘邦为“沛公”。从这以后,萧何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打进了秦国的都城咸阳。将士们见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居然忘乎所以,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受不了诱惑,开始飘飘然起来。可是萧何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急忙派士兵包围了秦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以后查用。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萧何的这种做法足见他的深谋远虑。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以后,就在巴、蜀、汉中之地休兵养士,广招人才,等待时机再和项羽争个高低。就在这段时间,韩信来到了刘邦的队伍中。虽然有萧何的多次推荐,韩信并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心灰意冷的韩信逃跑了。萧何听说了之后大吃一惊,他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公务,策马追赶韩信。萧何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还没追着韩信。正想下马休息一下,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萧何顿时抖擞精神,快马加鞭,赶了上来。萧何劝了韩信很久,但韩信还是不为所动。这时候滕公夏侯婴也策马赶到了。在两个人苦苦相求之下,韩信回去了。在萧何的再三力荐之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正是韩信,在楚汉战争之中立下了决定性的功劳。
当刘邦挥师东进的时候,萧何一直是他强大的后盾。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同时萧何还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有关事项每次萧何报呈给刘邦,刘邦都会同意,允许照办。即使来不及报告,萧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执行,等汉王回来再作报告。刘邦几次战役皆有士兵弃军逃跑,当时 萧何如果稍有二心,就可以置刘邦于死地。可萧何每次都征发关中兵,补足汉军的缺额,刘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很多次都能转危为安。
刘邦称帝之后,萧何担任丞相。他一直坐镇国家,爱护百姓。可是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受到了刘邦的猜疑。为了能让刘邦释怀,萧何只能自毁名节。公元前193年,年迈的萧何,终于卧病不起,在最后一次向朝廷推荐贤臣之后,安然地离去。 18、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来形容他并不过分。作为刘邦得力的开国谋臣,张良并不是一个体魁雄伟、英气非凡的人物,可是他的智慧却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了的。除了正史,张良还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传说故事。
张良字子房,出身于韩国的贵族世家,他的祖父开地在韩国做了三朝的宰相。他的父亲张平是在韩国做了两朝的宰相。到了张良的时代,韩国已经从衰落走向了灭亡。张良的心里有着一种亡国亡家之恨。青年时代的张良,就是怀着这种复韩的雄心,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力士,做了一个大铁椎,在博浪沙袭击了秦始皇出巡时的用车,可是击中的却是副车。被悬榜通缉的张良,不得不埋名隐姓,他逃到了下邳,在那里静静的等候。就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带有传奇性的事件。
一天,张良走到沂水圯的桥头,遇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袍的老人,这个老人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吃了一惊,但还是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让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呆的看着老人走远,只见那老人走出了一段路后又折了回来,又返回到了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 五天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恭敬地跪在地上答应了。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可是老人比他来得还早。老人看见张良来到,就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天后再来!”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这一次他终于比老人来得早。张良以至诚和隐忍感动了老人。老人送给张良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说完老人扬长而去。等到天亮,张良捧书一看,竟是《太公兵法》。经过多年的学习,张良成为了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的谋士。
在秦末的农民起义开始以后,张良投奔一个叫景驹的农民军领袖。在路上,他正好遇上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两人一见如故,张良果断地决定跟从刘邦。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张良帮着刘邦打进了咸阳,并让刘邦采用了安民的政策。而在项羽摆下的鸿门宴上,张良审时度势,保住了刘邦的性命和实力。当刘邦在巴蜀之地做汉王的时候,张良建议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使刘邦的实力大大地增强了。在垓下张良使刘邦抓住了要害,让韩信和彭越不但为刘邦解了围,还迫使项羽在乌江边自刎。刘邦最大的对手被消灭了。
在刘邦建立了大汉江山后,开始对功臣大加杀戮。张良看到了情势的变化,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于是自己请求退隐。他摒弃了人间的俗事,专心修道养性。作为一位能够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张良晚年的激流勇退为他的一生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19、陈平
陈平是汉初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也可以叫做阴阳家。
陈平是河南阳武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一直和哥哥住在一起。那时他的家里十分贫困,可陈平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就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陈平辞别了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在魏王那里,他的计策没被采纳,自己反被谗言诋毁,遭到魏王猜忌。陈平只得去投奔项羽。在项羽手下,他先被封为信武君,后来因为战功被拜为都尉。
公元前205年,项羽恼恨殷王司马昴降汉,表示要尽斩昔日参加平定殷王反叛的陈平等将士。陈平也逐渐看清了项羽的弱点,知道项羽很难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任,就离开项羽,投奔到当时势单力孤的汉王刘邦麾下。陈平到汉营之后,和刘邦谈论天下大事,十分投契。刘邦立即按照陈平在项羽麾下的官职拜为都尉,还让他留在身边作参乘,并监护三军。不久,刘邦又力排众议,毅然拜陈平为护军中尉,担负起监督诸将的责任。
从这以后,陈平为刘邦出了很多的计谋,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帝国、解决各种危机。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里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他的外援和粮草通道被断绝。刘邦向项羽求和,可是项羽不同意,刘邦十分忧虑。陈平献了条计谋,他让刘邦从仓库里拨出4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要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项羽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在陈平的离间计下,范增不久就去世了。接着,陈平让刘邦假降,然后让将军纪信化装成刘邦的样子和2000个美女一起进城。在这个期间,刘邦趁乱逃了出去。就这样,陈平瞒天过海地解了刘邦的荥阳之困。
灭了项羽之后,陈平又协助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刘邦依靠陈平的计策,轻而易举擒住了韩信,消除了心腹大患。公元前200年,在和匈奴作战时,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危在旦夕。陈平发现匈奴的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十分宠爱,就送了很多礼物给阏氏。通过阏氏的输通,解除了围困。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的年纪还很小,吕后擅权。陈平害怕受到谗言的中伤,坚决请求留在宫中宿卫,他被授以有职无权的郎中令的官职,主要任务是辅助教导惠帝刘盈。陈平担任郎中令后,对朝中刘氏家族与吕氏外戚之间的斗争佯作视而不见,只是全力辅导惠帝。为了解除吕后的疑虑,陈平开始纵情酒色。吕后死后,陈平联合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反吕势力,诛杀了吕后的余党,拥立文帝,从而维护了汉初的统一局面。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陈平确实是一代名相,他胸怀大志,纵横捭阖,有着很强的能力。但如果从人性角度来说,他贪婪奸滑,诡计多端,借刀杀人,毫无人性,是后辈君子所不齿的。 20、周勃
公元前176年,一位曾位列三公、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以谋反罪被捕下狱。万般无奈之下他用千金贿赂狱吏,得到“以公主为证”五个活命大字。将军这才如梦方醒,赶紧让自己的媳妇,汉文帝的女儿、大汉的公主,去找太后说情。最后案情查清,将军被无罪释放。他重见天日时不禁发出了“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的感叹。
这位靠一个小狱吏指引才得已洗刷冤屈的大将军名叫周勃,是刘邦的老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周勃少时家境贫寒,靠编织养蚕用的薄曲和演奏丧乐为生,后来当了一名小军官。
公元前209年,刘邦起兵反秦。周勃以侍卫官的身份跟随刘邦攻打胡陵、丰邑,又在砀郡击败秦军。在攻取下邑时,周勃率先登城,被刘邦赐予五大夫的爵位。周勃率部跟着刘邦与秦军交战,他的军队表现非常出色,他本人更是身先士卒,表现神勇,被任命为虎贲令(相当于现在的警卫队队长)。周勃一路跟随刘邦击败王离、赵贲等部,进军咸阳。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主咸阳,秦朝灭亡,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周勃也被刘邦封为威武侯,入汉中后被拜为将军,跟随韩信平定三秦。楚汉战争爆发后,周勃先是驻守镇峣关(今陕西商州西北)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主战场,与项羽正面对峙。公元前202年,周勃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完县东南)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今皖北、苏北一带),共拿下二十二个县。当燕王臧荼反叛时,周勃又随高祖平定叛乱,立下首功。
公元前201年,周勃被授予世袭爵位,在绛县享有八千一百八十户食邑,号称绛侯。随后又在平定汉初各诸侯王的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周勃先是跟随刘邦平定韩王信反叛,被升为太尉,掌管全国军政大权。后又率军讨伐叛将陈豨,平定了雁门郡的十七个县和云中郡的十二个县。最后歼灭陈豨军队,斩杀了陈豨,俘虏了多名大小官员,平定了代郡的九个县。公元前194年,燕王卢绾造反,周勃代替樊哙出征平叛。周勃这次独自指挥大军,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活捉了卢绾的大将、丞相各一人,大获全胜。
刘邦死后,周勃辅佐汉惠帝,继任太尉,但兵权却被吕后剥夺,甚至连军营大门都进不去。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吕氏准备发动叛乱。八月,齐王刘襄带兵率先讨伐吕氏,周勃趁机连同陈平,施计巧夺吕禄军权,顺利掌控了北军。随后他派人斩杀吕产,掌控南军。再逐步诛杀吕氏诸人,肃清吕氏势力,成就诛吕安刘大计。同年,周勃与众大臣合议,拥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任右丞相,食邑增至一万户。
周勃厚重少文,为人耿直纯朴,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又不拘小节,对政事也不大精通,在任丞相期间遇到许多诸如“汗流浃背”之类的尴尬。后来经人指点,为免自己功高震主而获罪,周勃主动向文帝请辞回到封地。公元前178年,左丞相陈平病逝,周勃又被文帝召回,复任丞相。十个月后,汉文帝要所有的列侯回自己的封地,周勃为作表率,再次辞相回到绛县。前后加起来,周勃做丞相的时间还不足一年。公元前169年,周勃逝世,爵位由长子周胜之继承。周胜之因杀人被处死后,爵位便由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亚夫来继承。 21、周亚夫
周亚夫,是周勃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沾了父亲周勃的光,他刚刚入仕,便做了河内太守。而周勃的绛侯之位则由长子周胜之继承。周亚夫知道“自己没有继承父亲侯位的机会”,老老实实做着分内的事情。突然一天,一个以看相著称的老太太自告奋勇来到他的府第,说他“命相尊贵,不能封侯,也是将相。”三年后,周胜之杀人犯法,文帝念周勃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没有剥夺周家爵位,周亚夫继承了爵位,预言兑现了。可是,这个老太太当年还说了一个预言:“在你的嘴角,有一条竖直的线纹,有这种面相的人可能会饿死。”
公元前158年,一向蠢蠢欲动的匈奴再次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文帝紧急布置边疆防守并加派军队保卫长安。汉朝文景两帝时,朝野上下风行黄老哲学,主张“无为而治”,匈奴进犯,也不组织大规模反击。当时,长安附近驻军有三处。第一处是宗正和刘礼领导的灞上驻军,第二处是由祝兹侯和徐厉领导的棘门驻军,而第三处正是由河内太守周亚夫领导的细柳驻军。
某日,文帝亲自到军营里慰问士兵,名为鼓舞士气,实则是要看看三路军队的精神面貌。参观团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太监前去通报,说天子来访。军门守兵却冷冷说道:“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太监无奈,只能返回讨了文帝的符节,接着通报。通报之后,守营士兵才放行,同时还警告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死死地拽着缰绳,不敢让马走得太快。文帝来到军中大帐前,只见周亚夫一身戎装,手持兵器向自己行拱手礼:“甲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一听,感动得扶着车子向将士们行军礼。
参观完毕,文帝一个劲地向群臣感慨:“灞上和棘门的军队,对偷袭的敌人来说如同儿戏一般,只有细柳的军队才可以仰仗啊!只有周亚夫才是真将军啊!”一个月后,匈奴军退去。周亚夫升为专门负责京师警卫的中尉,掌管了京城的兵权。
文帝在病重弥留之际,对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关键时刻周亚夫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景帝听了文帝的话,很快便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
景帝继位刚刚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个诸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周亚夫领兵平叛。梁王被叛军轮番攻击,连连向身为军事首领的周亚夫求救,周亚夫此时表面不发救兵,实则正派军绕道去截取叛军的粮草。梁王再次求救,景帝也命令周亚夫增援,又遭拒。事实证明,周亚夫的行事是正确的。经过三个月的周旋,叛军终因缺粮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割下了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取得胜利。
公元前152年,周亚夫升为丞相。汉景帝为了鼓励更多的少数民族归顺汉朝,便有意封降汉的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为侯,却没想到遭到周亚夫的极力反对。景帝大发雷霆,骂周亚夫迂腐没用。当初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周大将军只能失落地称病辞职,告老还乡。
没想到刚辞职不久,便又起事端。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事已高,就偷偷置办了500副甲盾,等父亲去世时做陪葬品用。结果因工钱问题和佣工闹翻了,佣工一气之下向政府打了小报告。甲盾属国家禁品,只能是政府拥有,私人买卖等于谋反。景帝将此案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廷尉审理时,极尽挖苦讽刺之道,羞辱周亚夫“都一把老骨头了,还想着到了地下谋反”,周亚夫受此屈辱,备受折磨。于是,正应了那个算命的老太太的话“你的嘴角边缘有一条竖直的线纹,有这种面相的人可能会饿死”——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身亡。 22、贾谊
二千多年前,贾谊在古长沙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两篇千古名作;二是留下了一口传说中由他亲手凿的井,井口上小下大,形状像一个壶,人称太傅井,至今仍然有不少文人前去怀古。
贾谊公元前201年出生,今河南洛阳人。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青少年时期,就写过《道德论》、《道术》等论著。公元前183年,18岁的贾谊就因为能诵《诗经》、《尚书》和撰著文章而闻名于河南郡。河南郡守吴公对他非常器重,并于两年后将贾谊举荐给汉文帝。汉文帝很欣赏贾谊的才华,令他做了博士。博士在汉朝时是皇帝的“百度”,皇帝有什么问题都会向博士们咨询,可见是学问渊博之人才能胜任的职位。
贾谊是个优秀的文人,但却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当时,他提出遣散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被汉文帝采纳,不过很多功臣都不愿意离开京城,丞相周勃功劳最大,汉文帝就免了他的职位,打发他到自己的封地去了,这样一来,其他功臣也相继离开京城。由于是贾谊提出的这项举措,这些功臣们自然对他怀恨在心。
汉文帝认为贾谊是一个很有见识、年轻有为的人,提出让贾谊担任更高的公卿职位,委以重任,但遭到以周勃为首的功臣显贵们反对。文帝有个宠臣邓通,没什么本事就会拍马屁,贾谊瞧不起他,常常出言讽刺。邓通也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外有大臣攻击,内有邓通进谗,使得文帝逐渐疏远贾谊。
公元前177年,二十四岁的贾谊被贬出京师,到长沙国去当长沙王的太傅。长沙国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当时交通不发达,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想起了屈原也是遭谗言被贬,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崇敬,也为了抒发自己悲愤和失望的心情,贾谊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
同年,丞相周勃被人诬告谋反,在牢里受尽酷刑凌辱。贾谊在长沙得知此事,为周勃愤愤不平,就给文帝上疏,提到了“刑不上大夫”的言论。在他看来,君臣一体,如果大臣不得到必要的尊敬,稍有过失便加之责罚,这种做法不免有损于君王的尊严。文帝颇以为然,从此以后,凡是大臣有罪,都让他自杀,而不逮捕入狱受刑罚。
贾谊在长沙第三年的一个黄昏,有一只鵩鸟飞进了他的住房里。鵩鸟就是猫头鹰,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鸟。贾谊谪居长沙,本来心情就忧郁,自以为寿命不长,如今猫头鹰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就写了一篇《鵩鸟赋》,对世界万物的变化和人间世事的泡桑作了一番感叹。
公元前173年,贾谊被召回长安。文帝对鬼神有很多疑问,就问贾谊。贾谊是怎么回答的,史料没有记载。但是文帝觉得贾谊的回答很有意思,感叹道:“我好久没有见到贾生了,自以为学问赶上了他,现在听了他的谈话,还是不及他啊!”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识贾谊之才。
贾谊仍然没有得到文帝的重用,只是把他分派到梁怀王那里去当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内疚自责,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公元前168年,贾谊郁郁而终,年仅33岁。毛主席有一首《七绝贾谊》的诗,其中有句“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对贾谊表示惋惜。
在贾谊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他写的《过秦论》和《治安策》,成为历代人君、人臣的施政参考书。他虽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他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建议,文帝还是比较重视,大略是实行了的,这是那些身居高位而庸庸碌碌的公卿们所不能比拟的。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对历史的贡献,是不会被磨灭的。
23、袁盎
袁盎不避亲疏,正直无私。但又因为他提议让汉景帝杀了忠臣晁错,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小人。
袁盎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00年,字丝,西汉楚国人。袁盎当官的路走得不太顺利。汉高祖刘邦创业的时候他没赶上,吕太后时期,他在吕禄的门下当过舍人,没有多大的地位,吕氏被灭族以后,他一度失去了工作。文帝上台以后,他担任中郎官,亦即在宫廷内当侍卫,服侍皇帝的日常生活。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却是皇帝身边很亲近的人。
袁盎正直无私,而且宅心仁厚。周勃灭掉吕氏,是拥护文帝登基的大功臣,又是大权在握的丞相,文帝每次见了他,态度都十分恭敬,周勃变得越来越骄傲。袁盎便对文帝说,陛下不应该对周勃过于谦恭,陛下越谦恭,绛侯越得意,就失去了君臣的礼数。
文 帝听了以后,觉得有道理,以后见了周勃,态度越来越严肃。周勃不明白皇帝的心意,心里有些害怕。后来知道是袁盎说的话,相当生气。后来有人告周勃谋反,周勃被关到监狱里,他的宗族都没人敢为他说话。袁盎挺身而出,为周勃辩解,周勃后来被释放,袁盎出了很大的力,两人因此成了好友。
在袁盎的政治生涯中,有一个对手不得不提,那就是晁错。他们两个素来不和,互相仇视,晁错在的地方,袁盎总是躲开;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从不去。汉景帝即位时,晁错升为御史大夫,派官吏查核袁盎接收吴王财物的事,要按罪行的轻重给予惩罚。皇帝下诏令将袁盎贬为平民。吴楚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晁错说:“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金钱,专门为他隐瞒,说他不会反叛。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当知道叛乱的阴谋。”有人将这件事告知了袁盎,袁盎就请求见皇上,并声称吴王谋反打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只有杀掉晁错吴军才可能停止。于是皇上下令腰斩晁错于东市。其实,是晁错先提出杀掉袁盎的,袁盎只不过是在自卫罢了,这能算是小人行径吗?
晁错死后,袁盎出使吴地触怒吴王差点被杀死,是袁盎从前的秘书救了他。这位秘书曾经私通袁盎的丫鬟,袁盎知道后非但没有怪罪,还将丫鬟赐给他完婚。现在这位秘书见袁盎身处险境,用美酒将看守的士兵灌醉,趁机放走了袁盎。
袁盎既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也是一个敢说话的直谏之臣。有一次文帝郊游,袁盎把文帝宠妃慎夫人的座席向后拉了一下,使之不能与窦皇后同列。慎夫人大怒不肯就坐,在文帝面前数说袁盎的坏话。袁盎对文帝说:“陛下难道忘了吕后人彘的事吗?”文帝想起吕雉在刘邦死后,把戚夫人砍去四肢扔在厕所里当成人彘的事不仅吓出一身冷汗,赶忙告诉慎夫人。慎夫人十分感激袁盎,赏了他五十斤金,从此再也不敢与窦皇后平起平坐。
袁盎死于非命的原因是他太关心国家大事,坚决反对立梁王为储,结果招致横祸。当时窦太后多次提出来要立梁王为储,就是说一旦汉景帝死了,就让他弟弟刘武来接班。但是,从当时的制度来讲,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所以袁盎反对。而袁盎这个时候是犯不着来反对的,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退休了。但袁盎他觉得自己应该忠心耿耿,应该为国家考虑。故此,袁盎惹起梁王刘武的仇恨,被他派刺客给杀了。
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就是受命来杀袁盎的刺客到处打听袁盎的为人,得知袁盎是个君子后不忍下手。这个刺客最后找到袁盎说:“我是梁王派来杀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还会有人来杀你的,你还是躲起来吧”。袁盎没有躲,结果于大约公元前150年被刺身亡。
司马迁认为袁盎是一个“仁心为质,引义慷慨”的人,但“好声矜贤,竟以名败”,可叹可叹。
24、晁错
晁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00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年轻时师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学思想。晁错除了学习法学之外,文学功底也很深厚,因此在太常寺任职(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掌管祭祀、教育、礼节等事务。
晁错在政坛春风得意是在跟一个叫济南伏生的人学了《尚书》之后。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到了汉文帝时期,只有一个叫济南伏生的人懂《尚书》,于是晁错就被派去学习深造。他原来学的是法学,现在又学儒家学说《尚书》,学问大长,融贯儒法。回到朝廷以后,得到文帝欣赏,任命他做了太子舍人,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算是一个中层官员。
晁错担任的太子家令一职,是太子身边的重要官位,太子刘启也很欣赏晁错。晁错在太子家里有“智囊”的美称,因为他的思想活跃,辅佐太子的同时,经常发表一些文章,比如《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贵粟疏》和《举贤良对策》等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也是很出色的政论文。
晁错一大缺点是他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等到太子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北京的市长。晁错越发得意,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晁错的内史府在太上庙(刘邦父亲的庙)旁边,晁错觉得行走不便,就在太上庙的围墙上又开了两个门。申屠嘉以太上皇头上动土,大不敬之罪准备弹劾他。最后汉景帝说: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
公元前155年,晁错上书景帝提出了著名的《削藩策》。削藩对于中央来说十分有利,问题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人,必然会承受报复。晁错提出削藩政策后,他父亲跑到京城来劝他:“你这是在疏远刘氏的关系,毕竟人家是同姓的骨肉,照这样搞法天下会太平,可我们晁家要危险了。”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晁爸爸无奈,回去就服毒自杀了,临死还留下句“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我先了断”的话。听到削藩的法令以后,吴、楚等七国就谋反了,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汉景帝听说牺牲一个晁错能换来天下太平,只得照办。
诛杀晁错完全是一种突然袭击: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骗晁错说让他上朝议事。晁错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忽然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可怜的晁错别说请律师了,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腰斩了。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54年。
晁错的悲剧在于他的性格和单纯的政治思想。《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就是说他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这样的性格造成了晁错被群臣孤立。另外,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提到,面对大军压境,晁错提出让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线,你自己躲在家里面,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当皇帝?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苏东坡说:即使没有袁盎的挑拨,晁错也是死路一条。
25、张汤
司马迁对张汤没什么好感,撰写《史记》之时将他归类到《酷吏列传》中。在司马迁看来,张汤此人为人伪诈,卖弄权术,是一个卑鄙的小人。但司马迁并没有完全否定张汤,“国家赖其便”,也就是说国家靠着张汤获益了。
张汤是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出生年月不详。他父亲曾任长安县的县丞,掌管一县的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各项工作。张汤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从幼时就熟悉法律条文,很有天赋。
在张汤幼年之时,有次父亲外出,命他看家。回来后发现饭橱中藏的肉都被老鼠偷吃了,就很生气地责备了张汤。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在屋中设立了一个“公堂”,又草拟了一篇讨鼠檄文,义正辞严地对老鼠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审判。他责备老鼠偷吃他人食物,罪大恶极,应当判处死刑,立毙堂下。然后,在房门口把老鼠“正法”了。父亲见他虽然很幼稚,但通晓刑名,办案不亚于老的狱吏,心中暗暗称奇。从此他便让张汤学习法律,抄写案牍。张汤也不负父望,果然成为了一名执法大臣。
后来,汉武帝得知陈皇后在宫中用巫蛊术谋害武帝宠妃卫子夫,勃然大怒,令时任御史的张汤严查涉案人员。张汤得到皇帝御旨,当然不遗余力,按照朝廷禁止“媚道”和“巫蛊者处死”的律令,将宫女、太监等牵连者三百余人一并处死。案子审理完毕,张汤马上得到了武帝的认可,同时升了官,担任太中大夫,负责制法。
张汤极富谋略和权术,善于察言观色。张汤所定罪的人,都是汉武帝想要定罪,狱政官、总务官深为痛恨,想要置之死地的人。张汤所释放或减刑的人,都是刘彻想要释放的,狱政官、总务官想要宽容的人。他这样的做法,自然赢得汉武帝和群臣的欣赏和欢喜。
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长期威胁着王国的安全,汉武帝想出兵讨伐。不过,打击匈奴需要钱,张汤提出许多经济政策,比如制造银币、发行五铢钱,以及由国家垄断利润丰厚的食盐和钢铁生意,发布了许多打压排挤大商人的法令等等。这段时期,张汤每每上朝奏事,谈及国家的财用,汉武帝听得都会忘了吃饭。此时的李蔡、庄青翟反而只是空占着左右丞相的位置,天下大事皆决于张汤。张汤生病时,汉武帝甚至亲自前去看望。
但张汤只做了七年御史大夫,后来就失势了。这时,被他整治过的人开始对他实施报复。赵王刘彭祖依靠造铁发财,张汤提倡的造铁国营方案得罪了他,他一直盯着张汤,告发张汤与下属鲁谒居关系过于亲密。这时,张汤的另一个政敌丞相庄青翟也出手了,他指使自己的三位长史,诬蔑张汤与朋友田信一起囤积居奇,利用职权牟利。汉武帝听了以后很生气,派人去训斥张汤。
张汤很委屈,但又无处申诉,于公元前115年自杀了。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得自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武帝很为张汤之死惋惜,因此对张汤的儿子张安世多加照顾。张安世后来被封为“富平侯”,一直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张汤虽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张汤也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大臣,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身份于一身。
26、董仲舒
“三纲五常”是儒学的基本道德规范,影响了整个封建统治时期。三纲、五常这两个词,就是由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来的。
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今河北枣强人。传说董仲舒出生的时候,董父找孔圣人的后代赐名。当时孔圣人的重曾孙正看竹简,听明白董家人的来意,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了几分钟,用刻笔在竹简上刻了“仲舒”二字,递与他们。“董仲舒”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董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将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传习五经的硕儒共有八人,而董仲舒最擅长的是五经中的《春秋》公羊学。董仲舒引经论事,甚至用《春秋》断狱,将经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对《春秋》公羊学在汉朝的影响卓有贡献。因此在景帝年间被任命为汉廷博士。
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三次应诏对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采纳,开领了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提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信条。
公元前130年(元光四年),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依据阴阳灾异理论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但没有上奏。他在奏稿中指责在辽东立高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后来主父偃在一次拜见董仲舒的时候,发现了这篇奏稿,便乘机偷走交给了武帝。武帝召集儒生讨论,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他老师写的,以为是很愚蠢之作,汉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关进监狱,按律当斩,但汉武帝鉴于董仲舒是著名的经学大师,特下诏赦免了他,从此董仲舒不再言灾异。
后来,董仲舒被任命为中大夫,但没几年又被公孙弘设计逐出朝廷。公孙弘与董仲舒是同学,但公孙弘嫉妒董仲舒的学问比他好,后公孙弘入仕,位至卿相,他善于玩弄权术,被董仲舒斥为谄佞之人,致使他更加忌恨董仲舒。适逢武帝欲派人任胶西王相,胶西王刘端是汉武帝的异母兄,特别恣意放纵,去他那里任相的不少人都被杀害,公孙弘便推荐董仲舒,企图借刀杀人。好在董仲舒名声很大,刘端“素闻其贤”,也还能善意地对待他。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董仲舒辞职回家专心写书。为深化其天人理论的内涵,顺应大一统的要求,董仲舒又提出“君权神授”的观念,汉武帝大为感兴趣。朝廷如果有什么议论不决的事情,武帝使命令使者去董家问董仲舒的意见,可见其受尊重程度。
董仲舒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他一生除担任了两次诸侯王的丞相之外,没任过其他官职。虽是无足轻重的闲官,但级别却相当高,属高级官员之列。
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董仲舒去世,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从此后也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骑马者,乘轿者,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因此,董仲舒墓又被称为下马陵。
董仲舒如此受器重但没有被委以重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为人廉直”。居官时,“数上书谏争”,对社会问题揭露深刻,其政见多与时相左,因此政治上不得志。董仲舒对自己的处境颇有感慨,他作《士不遇赋》,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27、霍光
霍光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名将幼弟、托孤忠臣、权倾朝野,到最后他是安然而逝了,但他的家族却落了个灭门的下场。
霍光,字子孟,出生年代不详,卒于公元前68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的父亲霍中孺在平阳侯曹襄家里做小吏,和侍女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霍中孺回家另娶了个老婆,慢慢与卫少儿断了联系。后来,卫少儿的妹妹成为汉武帝的皇后,霍中孺的私生子霍去病因此受到武帝的宠幸,攻打匈奴的时候,他便认了亲生父亲,把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异母弟霍光带到了长安。
在霍去病的担保下,霍光在宫中任侍卫官。霍去病病死以后,汉武帝让霍光担任自己的奉车都尉,出行时是保镖,回到宫里就担任侍卫。霍光办事小心谨慎,担当侍卫二十多年,从没出过错。据说霍光每次出宫,走多少步路,每次落脚在哪个位置,都始终如一。他因此备受汉武帝的器重,职位也一再升迁。
汉武帝末年,围绕继位问题的一场明争暗斗已经逐步展开。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杀,汉武帝为了避免他死后政局发生变乱,将幼子弗陵立为太子,是为后来的汉昭帝。汉武帝还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不久,便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图画赐予霍光,嘱托霍光像当年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一样辅佐刘弗陵。
辅佐大臣之间因权力之争产生了矛盾。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趁机与上官桀、桑弘羊勾结起来揭发霍光造反。但时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不予理睬,并安抚霍光,且下令追查上书人的来历。后来汉昭帝还下令如有人上书毁谤霍光者必追究到底。
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为了保证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专宠椒房,霍光不让昭帝接近其他嫔御,甚至让她们都穿穷裤(缝裆裤),多系裤带,以免她们和昭帝幽会。因此,昭帝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子嗣。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霍光的一意作主下,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六月,刘贺即位为帝。然而好景不长,仅仅27天后,霍光宣布要把刘贺废掉,又出兵逮捕刘贺从昌邑带出来的旧臣两百多人,尽数处死。理由是刘贺荒淫无道,他列举刘贺在这27天内干的荒唐事,竟达1127件之多。对于这些指责,现代史家多认为是欲加之罪,真实的原因,在于刘贺不肯授权给霍光。
刘贺立而复废,帝位依然空缺,霍光重新迎立汉武帝的曾孙,当时流落民间的刘病已为帝,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归政于帝,但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
汉宣帝即位后,没有依照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霍光的老婆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背着霍光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买通太医毒死了许皇后。霍光知道这件事后,惊骇之余,下令执法部门停止追究,强行将这件事捂了下来。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霍光去世,宣帝曾亲自前住吊唁。霍光去世后,霍氏一门的骄奢放纵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密谋发动政变,最终在公元前65年(元康元年)被灭族。
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并为了表示尊重,独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28、梁统
梁氏家族历经一百三十余年,先后7人封侯,3个皇后,6个贵人,2个大将军,数世盛衰沉浮,被称之为东汉第一家族。梁统则是为家族奠定这一基础的重要人物,他是东汉朝平定全国的大功臣,正是从他这一代开始,梁氏家族开始步入东汉的上层。
梁统,字仲宁,东汉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东南)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于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他的祖父是当时有名的大富豪,家族在西北地区很有影响力。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梁统开始在朝廷任职,他先被任命为中郎将,后又任酒泉太守。王莽篡汉天下大乱,梁统与窦融、库钧、史苞等人据境自保,大家推举梁统为首领,他举出秦末陈婴因为老母亲在世的理由,强力避免手下让其称王的提议。在那个时代,一旦称王之后就难有退路。最后他和窦融一个担任武威太守,一个担任大将军,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势力。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派遣使者联络河西势力,不久,窦融、梁统也派遣使者前往洛阳,表示愿意归顺东汉政府,光武帝任命窦融为河西牧,梁统为宣德将军。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御驾亲征,至高平第一城,窦融、梁统率领河西五郡及羌、月氏等兵骑数万东进,配合汉军攻打隗嚣势力。两年后,隗嚣势力灭亡,陇古安定,光武帝论功行赏,封梁统为成义侯。四年后,又改封高山侯,拜太中大夫,任九江太守。
梁统性格刚毅又喜好法律,早在任武威太守时,就重用清廉官吏,把地方治理得安定富裕。他调到朝廷担任京官以后,仍然多次上书皇帝,阐明重刑法的必要性。他总结前汉的历史教训后认为:汉高祖至汉宣帝,之所以能实现民富国强,其原因就是法制较为完备。汉哀帝以后,因为朝纲废弛,国法不严,官吏贪污侵民,结果造成国衰民穷。东汉初期全国许多地方仍很混乱,一些地方官和武人仍不同程度割据称雄,鱼肉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他主张乱世施重典,以尽快稳定全国的局势,恢复经济,给人民以休养生息。
但是梁统的主张受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反对者认为“隆刑峻法,非明主急务”。反对派们还联合起来把梁统排挤出朝廷,调到九江郡(今安徽定远西北)任太守,改封陵乡侯。在新任内,梁统仍然坚持实施法治,很见成效,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最后,梁统病死任上。
虽然梁统在民间的名声很好,但汉光武帝并不十分宠信他。东汉初年,法制不完备,对违法乱纪者的惩罚不太严厉,梁统因此提出加大处罚力度的建议,指出宽待犯罪就是纵容犯罪,但是他的言论还是没有得到重视。三公九卿没有办法说他的提议不对,于是便说他的提议并不很急迫,又说法律是长久的事情,不能轻易改动,很简单地否决了梁统的提案。后来梁统又提出了严刑竣法的问题,这次他的奏折写得更精彩,不过送给皇帝以后,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他在政治上不得意,提议的事情大抵没有结果,失意之下,他开始了长远的布局。梁统有四个儿子,他到朝廷任职时,把儿子拉进了中央政府,他的大公子梁松是运气比较好的一个,娶了刘秀的女儿舞阴长公主,因此轻易地做到了虎贲中郎。梁统的次子梁竦,自负其才,很想封侯,瞧不起州郡官职。后来他的女儿做了贵人,生下了和帝。梁氏家族开始由开国功臣向汉朝一向专权的外戚转变。
梁统之时,梁氏家族行事较谨慎;到了他的子孙,尤其是梁冀时,因为专权奢侈,在东汉上演了无数千奇百怪的腐败故事。因汉质帝说了他一句“跋扈将军”,他便谋杀了质帝。后来,梁氏家族被汉桓帝诛灭。
29、王莽
据说,当年汉高祖刘邦起兵造反时,曾在路上遇一蟒蛇,挡住军队的去路,而且蟒蛇还对刘邦说:“你斩我的头,我就乱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乱你的尾。”刘邦二话没说,将大蟒蛇从中间一斩为二。巧合的是,后来的大汉朝也被拦腰截为两段,一为西汉,一为东汉。夹在两汉之间的短命政权,叫做新,他的建立者叫王莽。“莽”与“蟒”谐音,于是后人便揣测,王莽是否就是当年的那条蟒蛇所变?当然,这仅仅是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而已。但王莽这个人,却是真实存在的。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王莽生在一个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姑母王政君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莽的大伯、叔叔、叔伯兄弟都为高官厚禄,唯独他,因为父亲死得早,所以一直未被重用。但王莽很懂得表现自己,他生活俭朴,做事谨慎小心,侍奉母亲也极为孝顺,因此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
除了注重培养自己的好名声之外,王莽还很懂得与自己的叔伯们培养感情。他的大伯王凤生病时,他一连几个月衣带不解伺候在病床前,因而蓬头垢面,憔悴不堪。看到侄子如此孝顺,王凤非常感动。临死的时候他向皇帝推荐王莽,于是王莽得到了官职,开始了仕途生涯。
汉成帝时,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看到王莽的表现,他的叔父王商很欣慰,就请求皇帝把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在他的举荐下,王莽又一次升官——成为光禄大夫兼任侍中,早晚在皇宫担任警卫。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掌握了朝廷大权,王莽更加不遗余力地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公卿侯爵都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衣衫华贵,王莽的妻子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他是王家的仆妇,后来才知道是王莽的妻子。从此,朝野上下无人不知大司马家庭俭朴。
第二年,汉成帝驾崩。汉成帝死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才9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有人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经大臣们一再劝说,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但王莽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 元5年(元始五年)的一天,大臣们给汉平帝上寿。王莽也献上一杯椒酒。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汉平帝得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汉平帝死时没有儿子,王莽提议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2岁的幼童立为皇太子,叫做孺子婴。由王莽摄政。
此时的王莽自称为“假皇帝”,即代理皇帝的意思。这时,有些政治触觉敏锐的文武官员就劝王莽干脆做真皇帝。王莽自己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王莽利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谶语,如“王莽是真命天子”的纸符,“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等等,在群臣中大造声势后,假惺惺一番,顺利地登上皇位。
公元8年(初始元年),王莽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新,都城仍在长安。当上皇帝的王莽,立即开始了所谓的改革。改革内容包括:第一,不准买卖土地;第二,不准买卖奴婢;第三,平定物价,改革币制。这些改革措施不但受到农民的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三年以后,王莽又下了命令,土地、奴婢可以买卖了。改革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急剧爆发,各地起义军蜂起。
终于,公元23年(更始元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在了绿林军的刀下。
30、董卓
董卓一直以残暴、剽悍的形象流传于世,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可谓无恶不作。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很能说明问题:“千里草,何青青;十里卜,不得生。”民谣中的“千里草”、“十里卜”合起来正是董卓的名字,而“何青青”、“不得生”则表达了当时广大老百姓对董卓的极度痛恨。这首民谣是东汉人民对董卓整个人生的基本评价,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董卓对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的消极影响。
董卓,字仲颖,陕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当时临洮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董卓不仅能识文断字,而且还通晓武艺。他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游玩,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广泛结交豪侠义士。因此,在当地很有名气。
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董卓被任命为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他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征战中,由于战绩突出,董卓一路平步青云,一直升至并州刺史、河东刺史。但天有不测风云,之后,他在一次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惨遭失败,获罪革职,又被贬回陇西。
没过几年,机会又来了。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人的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不久,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中平五年(188年),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最终,董卓坐收渔翁之利,率兵入京,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即为汉献帝。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皇帝,董卓不顾朝臣反对,胁迫献帝将都城从洛阳西迁至长安。董卓还无视礼制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筑了与长安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高厚达7丈,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
在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几度膨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2月,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劫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人们的愤怒与反抗,诸路豪杰也纷纷揭竿而起,共同起兵声讨董卓。初平三年(193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与董卓的亲信吕布共同密谋诛杀董卓。最终,董卓在参加文武大臣集会时被吕布所杀,并诛连三族。
董卓被杀后,人们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