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省常见的地质灾害。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有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按水源类型划分为降雨型、冰川型、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源。
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地层的岩性不同,它们的强度各不相同,发生滑坡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块状岩石,致密坚硬,抗剪强度大,完全由它们组成的斜坡,很少发生滑坡,而有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和各种地表覆盖层存在斜坡,很容易产生滑坡。
采矿不按规范,预留矿柱少,乱采滥挖,造成采空区坍塌,导致山体开裂,继而发生崩塌、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开挖坡脚,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易引起崩塌、滑坡的发生。
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工厂,堆渣堆土等,给斜坡增加荷载,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便失去平衡,发生崩塌、滑坡。
不适当的开垦农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有利于雨水等地表水透入地下、软化岩土,也能诱发崩塌、滑坡。
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区,沟谷也相应具备三种不同形态。沟床纵坡降越大,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比降在10―30%的发生频率最高。因此,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其活动特点是高速、突发、周期复活和链生性、群发性,其破坏方式有淤埋、冲毁、堵河阻水和弯道爬高、坡高危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毁坏土地、房屋、道路、桥梁,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文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全流域综合治理。
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着向下游或上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陈云芬 整理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如何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