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与素质是教育的内容也是目标,三者不是一回事。知识包括专业领域、交叉学科乃至人文领域里的理论、技术、方法、标准、规程乃至经验,需要通过教师教授、学生学习而获得。对于知识这个内容要素,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建立专业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一种“使能”的行为,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能力有多种,即使同一种能力也分不同的水平,更要命的是能力这个要素,既无法通过教师单方的教授而得到,更不能通过单一的考试来检验,这是对当今以教师教授为主、以考试来衡量人才水平的教育体制的最大讽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把教学定位为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个人的发展和能力的长进。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环节对与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同的,很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模式难于培养能力强的人才的根本原因在于,教与学缺乏互动,学生不愿主动思考而习惯于听,这就好比一辈子守着钢琴家听他演奏,你也许可以成为具有很好音乐鉴赏力的人(懂理论),但自己只要不动手练就什么也弹不成一样(动手差)。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 张红延, "面向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设计方法",计算机教育(学术版)2010年总第119期。)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知,学生熟悉的做作业、听讲等教学环节培养的是低级能力,从识记、运用到发现是一个人能力飞跃的过程,这种过程必须通过个人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螺旋式提升能力。同样的道理,一个老师如果把知识讲得过于透、你无需再查找资料去发现其中未知的内容,这无助于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的只能是复述型、没有创新意识的普才,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阐述知识的本质和技术发展脉络,最重要的是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导演,不需要教师亲自去演戏,而在教师的导引下由学生自己去演,只有这样锻炼的是学生自己的能力,。这类似于外语口语课,望着外语教师满堂英语的讲述而下面的同学缄闭其口,我不知道到底是谁需要练口语?同样的道理,如果同学们自己不愿主动思考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一切静听老师去讲解去分析,这到底在锻炼谁的能力?这个道理如同上面谈到的弹钢琴,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已经习惯了输入,不愿在挑战教师权威的互动中得到自己能力真正的锻炼,这就难怪在国外,连小学生们都懂得争先恐后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怕露怯,甚至异端邪说,大胆到异想天开的程度,而汗颜的是我们中国的学生甚至到了博士还规规矩矩地听老师讲课,没有创新的思维更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他们看来,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上课讲得清楚,不用复习就会做题,课上的内容全都在书上;而老师的课除了讲书上都有的或者资料上都明摆着的东西,再就是考书上都有的,学生们除了考试时到老师那套套题,再就是死背硬记地为考试、为那点不足以说明水平的分数而奔忙,再就是考完了忘记,其他也就所剩无几了。这种应试教育扼杀了学习和探究问题过程中的快乐和激情,这种令人诟病的教育模式从古代科举制延续到今,甚至到了大学教师也要通过考试来评定职称,真是可笑致极。千百年沿袭的教育模式扼杀了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因为那种背书式的教学模式仅适应科举式教学,学生不用有创造力,只要会背能记就可以换取功名进而获得利禄。这种教育制度下教师是教科书的传话筒,是真的教书匠,书上写明的内容他不厌其烦地讲,学生是考试的奴隶。其实只要你懂中文或英文,会看书,那些书中写明的东西自己去看好了,还用教师过一遍手干什么,可遗憾的是我们教育制度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连自己看书的习惯都没有建立,更别说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了,一切都等着老师念书给他(她)听,让老师嚼碎了喂给他(她)吃,可以不动脑筋地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甚至如果老师稍微发挥一点儿所念的书走了样,就会遭到恶评。那么,教科书是干什么用的,有了书要老师干什么,教师课堂上最该讲什么,这不仅学生们不明,连教师自己也未必清楚,学生们更未必知道课堂上最该听到什么,甚至教师讲一些书上没有的,让学生们多看看课外参考资料,学生们还会怨声载道,这不能不说中国教育的悲哀!
从教学水平和能力来看,教育学界把教师分为三个等级(如下图):
最低水准的教师是教科书的消费者,只是书的内容的转述或复述;其次,是能够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将内容有效组织并讲授,包括各种教学环节的灵活运用;最高层次是懂得这门课最核心的思想,能够讲书字面上没有的背后的东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结构、发展脉络、本质与特点,注重讲解知识灵魂的东西,这些是学生们通过看书认识不到或没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难以认识到的东西。至于内容,只要书中有的且写的清楚的学生们可以自己看,看不懂就交流,答案要自己学着找,要学会在团队的氛围下靠集体的智慧去找,等着标准答案的行为既幼稚又可笑,现实的境况是,别说答案(更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就是问题在哪里都不知道,需要你去发现问题并给出答案,这是真正的能力,是职场最需要的真才实学。会做题那是你具备复述和识记的低等能力,会考试那是你具备复述、识记、重现的次等能力,而发现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甚至是创新应用和发现知识的高级能力是很难通过考试这个呆板的方式检验其水平的。
人才分三个等级:
技工---让你做,你就做,不知为何要这样做,你仅仅是个实现者。
工程师---问题摆着那,目标与需求也清晰,需要你拿出有效的系统实现方案实现构想的产品/系统或者是其中的部件,你是个设计者,普通工程师。。
高级人才---根据症状,能够通过分析找到原因并发现问题,进而给出有效解决方案,你是高级别的工程师,如果能够从中找出规律提出杜绝问题再出现的方法或理论,你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你是一个研究者。
何谓能力?按照林崇德、沈德立《智力的培养》一书的说法:智力与能力同属于个性的范畴,即它们都是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偏于认识,他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是保证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能力偏于活动,它着重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它是保证顺利地进行实际活动得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能力中有智力,智力中有能力。智力和能力的总称叫智能。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所以,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首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辨析、系统观等,即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和系统而科学地描述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案的科学方法,对于搞软件的人来讲,还要建立计算思维,即由具象到抽象并以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方式刻画解决方案的能力。
能力有结构,每一个人一生都在通过学习和实践历练自己的能力(能力结构如下图),每一个学生都要好好思考,我将怎样历练来建立自己合理的能力结构,把自己锻炼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我怎样教学而不是单纯讲课才能帮助同学们建立高品质人才应有的能力结构。
其实教育目标的三要素中,素质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有了高素质,不熟悉的领域很快就能驾驭,不懂的知识很快就会掌握,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这是素质的魅力。当若干年后,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已忘却到九霄云外的时候,能留给自己的永远的财富是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学家将素质定义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习惯、意识与精神。当知识通过上诉教学环节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变为了一种能力,当能力成为一个人自然而稳定的心理反应和品质 ,我们说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能力转变成为一个内在的、也是永恒的品质—素质。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修养不仅仅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真正的成功者首先是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当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专业素质、宽以待人的德行和积极、阳光、百折不挠的情商和斗志,这样的人何以担心他(她)的未来呢?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74373480&owner=3275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