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空气质量恶化的严峻形势,河南省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郑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坚持每月召开现场观摩会,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自7月24日召开千人大会以来,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深化措施、加大投入、严格奖惩,以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工业企业等污染源治理为重点,动员全市上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党政同责,完善机制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调整充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并下设责任追究、舆论宣传、扬尘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商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7个专项工作组,由郑州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工作组组长。
制定了《全民行动坚决遏制大气污染的意见》,并对原“1+22”工作方案进行了再细化、再完善。制定了督导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对郑州市领导分包、分级督导及责任追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
二、学习先进,引进智力
为增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科学性,积极学习先进地区治理经验,8月6日,郑州市组织党政考察团赴石家庄,学先进、找差距,结合郑州市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治措施,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化、细化、常态化。结合郑州市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能源供应、人口数量等方面实际情况,在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动作的基础上,依托科学的手段不断深化治理。8月13日,举办“郑州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研讨会”,邀请中国环科院鲍晓峰副总工程师等4位著名专家,为机动车污染防治出谋划策。
8月16日,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等9位国内知名专家,成立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家咨询组,对大气环境状况进行把脉问诊,分析研判,提出指导意见,推动科学防治、精细防治、精准防治。
三、抓住重点,精准治理
围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突出治理重点,完善方案、强化措施。深化扬尘治理,抓好四项落实:拆迁时必须洒水、裸露土必须遮盖、渣土车必须清洗、垃圾车必须封盖,做到“六个100%”。累计投入治理经费7.7亿元,绿化24平方公里,防尘网覆盖94平方公里,硬化12平方公里;改建停车场90个,增加停车位2.1万个,郑州市2147个工地综合达标率达到90%以上。深化燃煤污染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量,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加快燃煤锅炉的拆改,结合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拆改,对保留的燃煤锅炉列出整治计划,限期安装高效除尘设施,年内完成市区23台锅炉拆改任务。加强工业企业治理,对重点涉气企业实行驻场监察,确保24小时达标排放,截至目前,派驻人员4140人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15起,处罚1700万元,移交公安机关19起,追究刑事责任4人,拘留7人。深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在车方面,年底前完成12.1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的淘汰。
目前,已淘汰7.29万辆,查处闯限行黄标车2.73万辆次。在油方面,重点着力提升油的品质。11座储油库完成油气回收6座,678个加油站完成636个,615辆油罐车全部完成;在路方面,推进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等工程。推进“井字+环线”快速路工程,开工建设农业路快速通道、南三环北三环东延高架等工程,年内未来路、经三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和陇海快速路等工程竣工通车。
四、营造舆论,严格奖惩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在河南省会新闻媒体主要位置、重点时段和品牌栏目开辟专题专栏,运用“红黑榜”、微信举报等多种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集中报道;抽调200余名记者深入一线,对渣土车管理、道路清扫、工地扬尘、燃煤污染、工业企业排放、机动车污染等突出问题集中曝光、跟踪问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市民积极参与,形成了媒体助政新高潮。出台了《郑州市扬尘污染防治考核暂行办法》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制度》,对县(市、区)、管委会和市直委局量化指标,每半月进行一次考核排名,每组排名第一的分别奖励100万元,倒数第一的分别财政扣款100万元,连续倒数第一的采取约谈主要领导、实施区域限批。
通过近期的努力,郑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空气质量趋于好转,优良天数逐步增多,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一季度优良天数仅有10天,二季度为29天,7月份达到22天,8月前15天中11天为优良。
延伸阅读:保障食品安全法制很重要“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10月1日实施保证人们健康泽库监管食品安全不含糊保证人们健康二季度食安监督抽检结果公布 食品质量比较好三亚市领导检查节日安全生产工作北京消防发布油烟道火灾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