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敲击水杯琴怎样给声音编码?“智慧片”如何组合才能搭出足球模型?你没听错,这些问题都将在罗老师的数学实验课堂中得到解答。而当这样有趣、有料、有味的实验撞上数学课堂后,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根本停不下来!为什么罗老师推崇的数学实验课充满了如此魔力?今日星教师将带你一探究竟。
大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碰撞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比如搭一个“金字塔”会用到哪些形状的智慧片?每种形状又分别需要几片?也有的同学反过来想,我们小组有几种形状的智慧片?分别有几块?这些智慧片能搭哪些物品?魔方、金字塔还是足球?
我们的数学实验课程才刚刚启程,我觉得很有味道。像这样的“数学实验”课,我们每周上一节。好奇心驱动的数学实验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亲历数学的发现与研究,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志趣,逐步形成高层次思维能力。
延伸阅读
数学实验可以是实践操作、纸笔演算,也可以是思想实验,即数学活动完全通过表象来进行。我们所设计的数学实验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含思想实验。主要有三个特点:
(1)可视性
本课程中数学实验全部都是需要实践操作的,活动是可视的,包括设计、操作记录、制作模型等。当然,在活动中也包含预测、观察、讨论、质疑、推理等思维过程。本课程中的数学实验,操作与思维总是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促进。
(2)尝试性
数学实验有的是验证性的,有的是探索性的。无论是验证性还是探索性的数学实验,都以 学生的不断尝试为基础。对于验证性实验来说,数学知识虽然已经知道但要掌握还需个体自我构建。因此,验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再创造过程。对于探索性实验来说,更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对比推理等过程中充满着尝试与调整。数学实验不需要教师过多地指导,而是让学生更多地自我建构、自我教育。
(3)创造性
数学实验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但不是以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完成,总体上是一个合情推理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方案设计、工具选制、实验步骤、实验分析等过程都需要假设猜想类比、尝试、归纳、不断地改进。每一次假设、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改进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都在促进着学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五个模块,分别是“数量与运算”、“模式与关系”、“图形与测量”、“拓扑与变换”和“统计与概率”。一年级课程内容例举如下:
模块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模块1:
数量与运算
色卡:测量颜色的尺
1.体会量的相对性。
2.体会量的离散性和连续性。
制作:舒尔特方格
1.在二维空间中认数。
2.发展空间记忆。
模块2:
模式与关系
水杯琴:给声音编码
1.体会数的产生,体会量的变化与数的相应关系。
2.体会量的变化方向性,同向累加量,逆向减少量。
3.体会”1“作为标准的重要性。
数字跷跷板:寻找等式
1.从平衡中理解等式意义。
2.代数思维的萌发。
模块3:
图形与测量
百变橡皮泥:立体模型
1.体会立体与平面关系,知道立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等。
2.根据平面想象立体,能根据要求找出对应面。
七巧板:形状拼组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及图形的组合。
2.能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或者根据拼组后的图形还原。
模块4:
拓扑与变换
火柴棒:摆图形围图形
1.认识图形之间的变换。
智慧片:搭建立体
1.认识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2.认识多面体。
模块5:
统计与概率
跳绳:运动与健康
1.能用图、文字等方式表示数量。
2.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