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自信心 什么样的家长养出什么养的孩子,对照一下,你是哪一种?

By Lizzy Stewart, NYTimes, 8.4.2012

文/ Luna

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情绪、学习、行为等问题都会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他们急迫地想找到能够立刻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医生发现:孩子的成长经历,从出生开始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就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常常来自于父母自身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他们把某种情绪或情感投射在了孩子身上,不经意间对他们的心理成长造成了一些阻碍。

既然如此,回溯自身的成长经历,寻找原生家庭中的模式和规律,应该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偏差,更自在地做父母(其实也就是做自己)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是哪种教养风格。

你在哪种教养风格中看到了自己?

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通过自然观察、父母访谈等方法对100多个学龄前的孩子进行了研究,提出可以根据教养风格把大多数的父母分成三类。80年代,E.E.Maccoby和 J.A.Martin 在Baumrind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类教养风格。之后,大量致力于研究教养风格对孩子成长影响的学者用数据证明了这个分类的科学性。这个分类基于父母在两个重要养育层面的得分高低:

1. 回应(Parental Responsiveness),父母对孩子各种需求的响应程度,尤指情感上的接纳和照顾。

2.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父母对孩子言行举止、情绪控制、社会成就等方面的要求程度。

家长培养孩子自信心 什么样的家长养出什么养的孩子,对照一下,你是哪一种?

我们根据两个维度的得分,把父母分成四类:专制型、权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讲每一类是什么样的。

1.专制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 也称压抑型),表现为对孩子高要求、低回应

高要求首先体现在对孩子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在家里制定规则、建立界限是很有必要的,但专制型的父母的特点是,他们通常不会告诉孩子这些规定背后的原因,只一味强调遵守和服从。他们的口头禅是:“这个家里我说了算。”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学会的并不是规则,而是看人脸色。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面对权威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许就和他们长大的环境有一些关系。

By Anthony Browne, Gorilla

除了对孩子言行举止有严格的限制,专制型父母还可能对孩子的形象、学业、精力分配、社交能力等方面有不切实际的高要求。比如给5、6岁的孩子报七八个兴趣班,全周无休;再比如要求孩子成绩必须保持前三名,必须拿三好学生,等等。

这些要求和限制会让孩子在本该嬉戏玩乐的年纪,就为“赢在起跑线”、将来取得高成就而努力。同时,他们也不允许孩子在任何事情上失败或出错,一旦失败就会进行极严厉的责罚。这种心态无疑会传递给孩子,所以我们身边这样“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孩子”其实很多,他们从小表现得比同龄人优秀,但一旦遇到挫折却更容易一蹶不振。

另一方面,对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专制型父母通常采用的是不关心、不接纳的态度。比如,以“男儿有泪不轻弹”或者“女孩就要有女孩样”为名,在男孩表达恐惧或悲伤、女孩表达愤怒的时候对他们批评责罚。

这样,孩子不得不学着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努力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他们喜欢的样子(勇敢坚强/乖巧温柔),而不是真实的样子。这样的压抑并不会让负面情绪消失,他们只是把负面情绪内化了,或者可能用其他外化的方式表达。而长期压抑的孩子,成年后反而可能更加易怒、情绪不稳定。

From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总地来说,在专制型父母的养育下长大的孩子,通常会比较早熟,懂得体察别人的情绪,遵守规矩,尊重权威;但因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常年得不到回应,他们的自尊水平、幸福感、和人亲密的能力会相对较低;又因为专制型父母致力于树立自己在家里的绝对威严,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可能会比较疏离,或者在青春期后比同龄人更加叛逆。

2.溺爱型(Permissive Parenting, 也称骄纵型),表现为对孩子低要求、高回应

和专制型恰好相反,溺爱型的父母很少管教孩子,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期望非常低,把孩子想象成瓷娃娃、玻璃心。根据Baumrind的说法,溺爱型父母“对孩子非常宽容,不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尽力避免冲突”。

因为低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但又对孩子的需求高度回应,溺爱型父母会“时刻准备着”,帮助孩子清除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比如,每天帮助甚至包办孩子的作业;孩子去任何地方都要接送陪伴,生怕路上出一点问题;经常打电话给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送贵重礼物,请老师额外照顾;对孩子交的朋友严格把关,一一过目……

无论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以抚养低龄儿童的方式教养他们。溺爱型父母像割草机一样,随时赶在孩子前面清除杂草,不让孩子独立面对任何困难,承担任何责任。这样教养下的孩子很容易成为“熊孩子”,言行冲动,有攻击性,自我中心,独立感、控制感较低,在学校也会遇到更多的人际问题。

By Larry Ruppert

溺爱型父母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在对孩子要求过低的同时,对外界的要求过高。比如对学校和老师有过高的期待,认为他们理应特别重视自己的孩子。当由于孩子自身原因造成失败(考试低分、竞赛落榜、没拿到三好学生等等)时,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学校不重视、竞赛机制不公平、其他人作弊等因素造成的。

当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会把自己孩子看成弱势的一方,要求对方忍让,或者直接把责任推给对方。这种外归因的方式,也会传递给孩子--他可能在成年后依然会习惯性地用责怪他人的方式对待同事、朋友、恋人,缺乏责任感和担当。

From Modern Family, Season 4

3.忽视型(Uninvolved Parenting),表现为对孩子低要求、低回应,被认为是四种教养风格中最不好的一种

这些父母通常会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除此之外和孩子的生活没什么交集,亲子之间也很少交流。

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他们甚至也拒绝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自尊水平会很低,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比同龄人弱,甚至在年幼时就表现出外在行为的严重问题。

在《情感依附》中,作者曾提到:“对孩子来说,严重威胁到生活的创伤包括直接或间接失去父母的经历。除了父母的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严重的药物或酒精依赖,也会导致孩子“丧失”父母。我们发现,那些经历过两种以上创伤的儿童,在30岁之后的生活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你的孩子,如果你离婚了,请努力活着,且避免酒精药物依赖。”

最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关于“隐形爸爸”或者“假性单亲”的故事。

在很多家庭里,爸爸忙于工作,和孩子见面和交谈的时间非常少,甚至对孩子的很多情况一无所知。这样的父亲其实就相当于是忽视型的。妈妈可能会一边埋怨爸爸对家庭关心太少,一边更加努力地独自把孩子照顾好--事实上把爸爸推得更远;而爸爸一边觉得委屈,一边更想要逃避家庭--加速了父亲角色的边缘化。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和赋予男性更多的社会压力有关,不如说是和不合理的家庭结构有关。

再者,也有很多家庭中父母的工作都非常忙碌,早出晚归;或者都在外地工作,孩子是由保姆或者祖辈带大的。这样的话孩子也存在被忽视的感受,因为祖辈或保姆无论如何是无法代替父母的。一些父母会选择用玩具、零食来弥补孩子,但对孩子来说,物质给予和精神陪伴真的无法相提并论。

陪伴这件事,重质不重量,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学习之外的事情,关心一下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做个小游戏,讲个小故事,或者用小纸条、录音、录像来建立你们之间的默契。情感也是家银行,只取不存是不可能的呀。

By Anthony Browne, Gorilla

4.权威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 也称民主型),表现为对孩子高要求、高回应,被普遍认为是四种教养风格当中较好的一种

和专制型一样,权威型父母也会建立规则,指导孩子的言行。但和前者不同的是,他们会更民主,愿意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也会和孩子讲清楚规则背后的道理。当孩子觉得这些规矩是公平合理的,他们就会更愿意遵守;而当他们认同你的观点,指导他们言行的就不再是你,而是他们自己。

权威型父母管理的方式更加富有支持性,而不是惩罚性。总地来说,他们在用一种“温柔的坚持”养育孩子,希望培养出坚定、自律、有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的孩子。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高要求、高回应”是有限度的,绝不是越高越好。当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过于敏感,或者太希望他们“成功”、“幸福”,就有可能让自己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把人生的重心都寄托在他们身上,那么反而可能会过犹不及。这也就是我们在之后的文章里会继续和大家聊的过度教养(Overparenting)。

From Modern Family, Season 4

一些建议

聪明的你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在思考自己亲身经历过哪种教养风格,或者正在采用哪种吧。

其实不必太忧虑,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的父母。我只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自我觉察,然后迈出改变的一小步。比如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平时给孩子回应得太少,那么就从今天起,每天试着花点时间了解他的感情世界;如果你觉得以前对孩子的要求太低,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思考需要给孩子树立什么样的规则,以及你和另一半是否能够以身作则。相信你会在实践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同时把握好度。

另外,在同一个家庭里面,父母两人采用的可能是不同的教养风格,比如妈妈是权威型,爸爸是溺爱型。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太在乎谁对谁错,重要的是把两人教养方式中的独特之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家庭充满流动的活力。

最后,我还想告诉你的是,当我们对事物做“分类”,无论背后的理论依据有多么科学,这个分类都一定有它简单粗暴的一面。养育风格理论是基于相关性研究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只能证明相关性,而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教养风格比较先进的父母大体上会养育出高自尊、高情商、高幸福感的孩子,但当我们面对每一个独特的孩子,总需要根据他的天性气质、认知能力及其他因素去做一些适应和微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相信:最好的养育就是因人而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3251/51764377444.html

更多阅读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几个小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大方、自信,可是很多时候偏偏事与愿违,宝宝在家庭环境中还可以,一旦走到外界环境中,就变得胆小、内向。遇见陌生人,躲在家长的身后;到了游乐场,用很期待的目光在一边看着别的孩子玩;遇到难题,不会设法解决,而是依靠家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二、言传身教更重要   育儿专家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该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

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

家长培养孩子自信心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计数能力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或实物,从模仿计数开始,最初学口头数数。2、运用比数法教孩子计数。将颜色或形状不同的两种教具从左到右,上下对应排成两行,让孩子观察每一种教具的数量,再

声明:《家长培养孩子自信心 什么样的家长养出什么养的孩子,对照一下,你是哪一种?》为网友宣泄世间浮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