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原文是"japanese lantern“,直译成“日本灯笼”,但确实是科技小制作里常见的“走马灯”,难道是西方人最早从日本看到的走马灯,就直接把它称作“日本灯笼”?真相不得而知,不过这里的介绍的制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下图就是这种自制的走马灯,用大的饮料瓶做的灯罩。走马灯的详细原理参见“我爱制作网www.52zhizuo.com”的相关文章,简单说就是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推动灯罩上方的叶轮,从而推动灯罩旋转的。
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升的大塑料饮料瓶、带灯座的白炽灯、带叶轮的硬纸板、小刀、剪刀
制作过程:
用小刀或者剪刀把饮料瓶中间圆柱形的部分切割下来:
圆形的硬纸板用圆规等分成8份,用小刀切出8个叶轮。在纸板的圆心固定一块旧电池上拆下来的金属片。
这种制作叶轮的方法很简单,而且效率高(上升的热气流全部被罩起来了,只能从叶轮的缝隙里流出),值得我们学习。圆心处可以用其它的金属片代替,也可以用衣服上的金属“按扣”什么的,只要圆心有一个小的“凹坑”,可以容纳转轴就可以了。
叶轮用胶粘在灯罩的一端,白炽灯泡上用铁丝弯成一个支架,正上方有一个转轴:
灯罩罩在白炽灯上,铁丝转轴放在灯罩上的金属凹坑里,这样灯罩可以轻松自由地旋转。打开电灯开关,白炽灯发出光芒的同时,也产生热量。热空气上升,通过上方叶轮的缝隙,推动叶轮旋转,灯罩也跟着旋转起来。
这个制作的关键,是转轴和灯罩上的凹坑要配合完美,而且摩擦阻力要小。因为走马灯靠热气推动,推动力本身就很小,如果转动阻力比较大的话,就很难启动了。所以灯罩上的凹坑和电灯上方的转轴都要用金属制成,而且越圆润光滑越好。
在灯罩上贴上动物图案,旋转起来很有意思。估计最早的走马灯灯罩上,以骑马的图案为主,不然为什么叫做“走马灯”而不叫其它名称呢?
现在一般家庭白炽灯用的少了,但是在杂货店还能买到类似的灯座和灯泡。灯罩还可以用桶装方便面的纸桶,制作更简单,直接在上面切出叶轮就成了。但是走马灯的本意,不光说它可以旋转,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照明,所以使用透明材质的灯罩还是更胜一筹。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13-2-3 14:48:26 生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