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别为大家介绍了艾条灸和艾炷灸。而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今天了解一下间接灸,希望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遇到的施灸方法不迷惑。当然大家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你们想知道的中医知识,我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找到答案。
【间接灸】
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塾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较温和,通常不易起泡。间隔灸分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
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于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
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10壮。
生姜
隔蒜灸
隔蒜灸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隔蒜片灸是将独头大蒜横切成约0.3cm的薄片,用针扎孔数个,放在患处或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中心施灸,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片,继续灸治;
隔蒜泥灸是将大蒜描成蒜泥状,置患处或施灸穴位上。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艾炷,点燃施灸。此两种隔蒜灸法,每穴每次宜灸足7壮,以灸处泛红为度。
大蒜
隔盐灸
将纯干燥的食盐纳入脐中,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
病人有灼痛感,即更换艾炷。
亦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待病人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至燃完一住,一般可灸3~7壮。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壮数。
盐
隔附子灸
有附子片灸与附子饼灸两种。
附子片灸是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cm的薄片,用针扎数孔,放于拖灸部位施灸(同隔姜灸法);
附子饼灸是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作饼,大小适度,厚0.4cm,中同用针扎孔,置穴位上,再以大艾炷点燃施灸,附子饼干焦后再换新饼,直灸至肌肤内温热、局部肌肤红晕为度。日灸1次。
附子
除此之外
隔葱灸: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腺炎等病。
隔胡椒灸: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及局部麻木不仁。
隔韭菜灸:本法适用于疮疡痛等症。
隔黄土灸:本法对湿疹、白癣及其他因湿毒而致的皮肤病有效。
隔甘遂灸:适用于小便不通等症。
隔皂角灸:适用于蜂螯、蚊叮、虫咬等。
隔陈皮灸:适用于胃脘胀满、饮食不振、呕吐、呃逆等症。
隔蓖麻仁灸:如灸百会穴治疗脱肛、胃下垂;灸印堂、下关、颊车、阳白治疗面瘫。
隔鸡子灸: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证。
结束语:艾灸方法知识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就在于西医治“标”,而中医则是治“本”。西医价格较贵操作复杂,而中医则是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咱们不一定非要分出个高低来,什么样的病就找什么样的医生治疗就可以了。不过中医最主要的一点是可以养生。这点西医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