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圆圈式结构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圆圈式结构分析
【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被人们誉为哈代最经典最出色的悲剧小说,其中交织着爱恨情仇,引诱、背叛及谋杀。本文着重分析其情节的圆圈式结构,从而揭示哈代复杂的世界观。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情节;圆圈式结构;哈代
中图分类号:I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56-01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诗人、小说家,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成为他许多作品里“韦塞克斯”的原型。哈代的兴趣很广,他对建筑的热爱,对音乐的追求,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文学的热情均体现在他各部作品中。
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个被侮辱的乡村姑娘的悲惨遭遇,苔丝是一个想凭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追求个人起码幸福权利的淳朴姑娘,可是,社会的强权势力连这样的弱女子也没能放过,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小说强烈的反宗教、反封建道德、反资产阶级法律的倾向,在当时尽管遭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一发表,很快就被译成多种文字,这部小说还多次搬上荧屏,给哈代带来了世界声誉。
1 《德伯家的苔丝》的圆圈式结构
结构是文学作品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内在的对应和同构关系,是作品意蕴和作者世界观的重要载体。哈代小说的结构、意蕴与其创作意图和世界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种完美的统一在《苔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苔丝第一次走出马洛村到最后在燧石场被处以极刑,苔丝不停地往返于几个地方,揭示了过去与现在的一体性。苔丝最后还是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说明她“陷入循环反复中”[1] 。作者根据苔丝的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变将小说分成了7个部分:1)含苞待放;2)失身之后;3)自清不洗;4)前因后果;5)女人遭罪;6)浪子回头;7)心满意足。每一期都是由一些小圆圈组成,再组成苔丝命运的大圆圈。
1.1 第一个圆圈
第一个圆圈始于五月下旬到第二年的这个时候,苔丝是以一个天真无邪,柔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五朔节的一个成员,她穿着一身代表纯洁与童贞的白衣。她本在马洛村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但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去了亚莱克家认亲。本期盼此次认亲对家里有所帮助,也给自己带来美好的前途,但德伯老大的儿子亚莱克见这个姑娘长得漂亮,心生歹念奸污了她。苔丝失身之后,对亚莱克极其鄙视和厌恶,她带着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至此,在这个圆圈的末尾,苔丝不但没有减轻家里的负担,反而使自己失去贞操,给家庭带来耻辱。
1.2 第二个圆圈
在第二个圆圈中,苔丝重复了她在第一个圆圈中从幻想到现实的模式。圆圈开始时,苔丝充满着寻求新的美好生活的信心,再次离开马洛村,前往塔尔波特斯奶场做工。在那苔丝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认识了家世富有但选择来这里学习养牛的安吉尔,且最终与他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想要把自己的“罪过”原原本本地告诉安吉尔。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她讲完自己与亚莱克的往事之后,看似思想开通的安吉尔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在新婚后不久抛弃了她。苔丝追求甜蜜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愿望破灭。没有了丈夫的爱、并深受精神打击的她不得不到隧石场做苦力。在那,由于亚莱克的一再纠缠和自己的艰难处境,她再次沦为亚莱克的情妇。在第二个圆圈的末尾,苔丝又一次回到了她原来的境地--没有家庭,没有爱情,更糟糕的是还背上了比以前更强烈的罪恶感。
1.3 第三个圆圈
最后两期构成了第三个圆圈,安吉尔从巴西返回与苔丝重聚。苔丝杀死亚莱克后,他们双双逃往丛林,且在那度过了作为夫妻最幸福的时光:安吉尔认识到自己以前对苔丝的不公后,决定回国与苔丝重归于好。而苔丝家中发生变故,亚莱克的乘虚而入让她顿时从麻木浑噩的状态中惊醒。绝望中,她杀死了亚莱克,在消除了以前的罪恶感后,她尽情享受着与安吉尔爱情的甜蜜。但好景不长,苔丝被捕并被处以极刑。苔丝又一次回到了她原来的处境,甚至比原来更惨--失去了爱情、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生命。苔丝生命历程中的三个圆圈又构成一个大圆圈,在这个大圆圈中,苔丝从一无所有开始,以一无所有结束。
2 《德伯家的苔丝》圆圈式结构的意义
这种圆圈式结构揭示了,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论苔丝怎么想逃脱命运的魔掌,最后她总是以一无所有的状态回到了原点,甚至过着比先前更糟糕的生活。苔丝总带着期待带着希望离开,但最后无一例外地以失魂落魄的形象回归,甚至以死亡作为终结。哈代通过苔丝这个弱女子的故事推销着他的宿命论,无论你多么拼命多么努力想挣脱命运的枷锁,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永远不可能逃出宿命的安排。
在更深的层次上,《苔丝》中的圆圈式结构承载着更深刻的含义。“圆圈”是西方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原型之一,反映了原始初民对宇宙和人生的卓越见识。同时,“圆圈”又是圣经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作为西方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圣经将人类从亚当、夏娃背叛上帝到最后获得上帝救赎的过程纳人一个圆圈型的叙述结构中,从而把圆圈的丰富内涵展现得更明晰。
考虑到哈代的基督教背景以及他对圣经和各种原型的熟知,我们有理由认为,《苔丝》中的圆圈型结构模式具有了圆圈应有的内涵,即对它的使用反映了哈代对世界的深刻认识。近代科学,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令人震惊地向许多维多利亚中后期的知识分子展示了“一个充满暴力、毁灭、以及为了生存而残酷竞争的新世界”,“一个由随意和偶然构成的、道德失去了作用的世界”[1] 。对于哈代来说,在这样的世界中人是渺小的、可怜的,就像被陷在圆圈中,几乎没有选择的自由,这也许就是《苔丝》中圆圈型结构模式的意蕴所在。
参考文献:
[1]Hardy T.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M] . London: Penguim Popular Classics, 1994.
[2]徐江清.论《德伯家的苔丝》的两种结构模式[J] . 韶关学院院报,2006(1).
[3]罗杰鹦,魏跃衡.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重复结构.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451/8070341716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西游记》3 四大名著儿童版西游记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之一。孙悟空,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

《沉默的羔羊》人物分析 沉默的羔羊心理学分析

《沉默的羔羊》人物分析当一只飞蛾叮咬你的双唇时,你是沉默,还是尖叫?为什么它总像一场噩梦缠绕着你,挥之不去;每当深夜惊醒,在梦魔一点点吞噬你脆弱心灵的时候,耳边总是回荡着黑暗深渊中那一声声凄惨、绝望的羊羔的尖叫。看到这里,我不

中国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水浒传》27 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

高俅 (?—1126)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 (即徽宗)。宋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弛,于靖康初病死。在施耐庵《水浒传》中,高俅作为主要反派人物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

声明:《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圆圈式结构分析》为网友全国帅比代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