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围绕着价值标准旋转,个性越来越不明显、制度和管理越来越细、老板语录越来越少的华为脱颖而出
“精神对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任正非认可拿破仑的这句格言,历来看重精神的作用。在诸多资源的排列组合中,他特别强调塑魂工程。还创风气之先,厘定了《华为基本法》。可是,当《华为基本法》在中国日益取得声誉的时候,任正非则早已经决定抛弃这个成型的东西。这个转变的过程颇为耐人寻味。
“土狼时代”通常指华为集中在国内拼搏跨国公司的时段。《华为基本法》,实际上是人民大学的一批教授,根据任正非的思维因果用统一的语言集中作的一次梳理。基本法的价值尺度,基本上是任正非个人思维因果和价值取向的固化或格式化。世界围绕着价值标准旋转。任正非期待通过厘定《华为基本法》,把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罗盘置于每一个人的心里,从而使老板与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始发点,达成一定的心理契约。
许多时候就是这样,在想象之中的时候,无限的美好,因为只有那些积极的层面进入你的视野。而一旦特定的东西成型,在现实中同样多的理由和因素就会鲜活起来,否定这种东西。《华为基本法》一旦明确无误地摆在了那里,任正非迅即意识到它们的软弱和无用。没法在流程中体现的、没做出评价和进行奖励的价值尺度,注定是短命的和软弱的。
管理西化,是华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得不过的一道门槛。你可以有很好的广告、很前卫的展示,很好的个人交流,但是国际厂商更重视你的内功。2005年,华为终于挤进英国BT 21世纪网络供货商短名单,看上去好像比试的是技术和产品的性价比,而实际上考量的是质量保证体系。
刚开始华为人接触英国电信(BT)时经常遭到冷遇,因为英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交换机。那时华为甚至连参加招标的机会都没有。后来,华为人终于知道了BT的规矩要参加投标必须先经过他们的认证,他们的招标对象都是自己掌握的短名单里的成员。2002年开始,华为请英国BT对其管理认证做了2年,到2004年才把华为列入他们可以角逐的短名单中。他们来华为考核时,技术并非首先要考虑的,而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环境等才是最重要的,要保障华为对客户交付的可预测性和可复制性。这一段经历,让任正非深刻领会到,企业组织的可复制能力与可预测性,体现在一系列流程和内外环境的模式化力量,已经成为现代规模管理的基础,华为必须跨越这个门槛。
华为在引进西方管理的过程中,走过了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而且不是一般性的借鉴。1998年花大价钱请IBM来给他做了几年。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成长基因,被IBM用集成管理的模式移植到最后端的研发,并通过流程加以固化,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任正非果断拍板,对华为的全部流程实行再造。华为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方式,喊出“要穿美国鞋,就必须削足适履”的口号,表达了他的意志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