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自古以来,我们往往强调读书需要吃尽苦头,似乎不如此,就很难产生学问。在历史的长河中,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考取功名,博得个封妻荫子,图得个光宗耀祖。否则,怎么会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窝。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
说白了,读书,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理想的读书人,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是没有好的房子去住,更没有那个姑娘愿意嫁,也没有丰富的食物作为保障。读一读《儒林外史》,没有中举人的范进,竟然连杀猪的胡屠户都不如,实在没有办法,一家老小饿得特别厉害,只能把家里多年的老母鸡给卖了,以便延续生命。我们过去形容读书人为臭老九,酸秀才,可以说,读书人,没有混出个人样的,往往只能骑着一匹瘦瘦的马,迎着夕阳,看着枯藤以及老树,有家不能回,有国无法爱。
其实,那些靠读书而过上上等生活的人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能沦落到民间,郁郁而终,混得好的,要么去做账房先生,要么成为政客的幕僚,要么做一名私塾先生,能饿不死那就是老天爷的赐福了。
就像买彩票一样,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成为幸运者,诱惑更多的人投身其中,无法自拔,读书也是如此,尽管苦海无边,大伙还是一如既往的追求,一旦失去了机会,只能牢骚满腹,恍恍惚惚渡过自己的一生。
在这些文人骚客之中,陶渊明、李白、李贽、徐文长等无疑是一些另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读书的真正境界,那就是不慕名利,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置身大自然,享受幸福的读书人生。
读书一旦超越了功名私利,那就变成了一种快乐。在读书中,我们不再苛求记住了什么知识,也不再计较什么东西可以为自己的前途服务,更不会揣摩什么知识有用?这样闲适的读书往往会把烦躁的心静下来,用更加公正的方式去评判书里面的事实,不会犯一些低级的主观主义错误。
作为老师,我们会发现,本来一篇非常富有诗意的文章,一旦进入出卷人的视野,变成了一道道考题,孩子们就不会那么轻松地走进文本,更多的是戴着镣铐在跳舞,那凝滞的眼神是任何一个人所难以忘记的。孩子们很少感觉一篇文章的美,更多地焦点放在题目做得对与错方面,这也是老师、家长、学生特别关注的东西,毕竟,做对了题目,我们就会少花一些冤枉钱,争取考上一些理想的学校。
这样的痛苦的阅读习惯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读书生活。古代形容那些死记硬背者为书呆子或者四脚书橱,如今,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讲起话来,动不动就是某某书上的或者某某名家讲的,很少听到自己的声音,不是自己在驾驭书里的思想,而是书里的思想反过来禁锢自己的思维。
我们常常困惑于自己没办法把书里的东西记得一清二楚,现在想想,这是多么的可笑。读书不在于记住多少东西,而是在乎自己的一种感觉。有时,就是前面读了后面忘,也没有关系,毕竟,读书追求的就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在感觉中享受思维的快乐。
我喜欢读书,但不喜欢去刻意的记一些东西,这无疑是一种痛苦。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地使用,因为我们的试卷不容许有一点偏差,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那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每次捧起书,几乎是从书橱里任意抽出一本,自己都能够读来有滋有味,难怪古人说得好,开卷有益。一旦有了一点点体会,就把它记下来,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就会向深度与广度发展。有许多知识,只有在思考的时候想起来,那才是自己思想生活的一部分,否则,满脑子在记一些没有任何联系的知识,那不痛苦才怪呢?
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真正的读书人而言,这种快意的感觉是无法跟别人讲述的。(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