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的背景 永徽之治的表现

永徽之治背景

永徽之治是对唐高宗李治治理时下所出现的唐朝盛世的称呼,那么永徽之治背景是什么呢?

唐高宗李治画像

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的背景 永徽之治的表现

画像永徽之治是在贞观之治之后出现的唐朝的盛世。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应新罗的求助,唐太宗发兵与新罗兵力形成联军,一同攻打侵犯新罗的高句丽与百济联军。唐灭高句丽之战自唐太宗的时候便开始了。

在这场战争中,唐朝一直派兵援助新罗攻打高句丽,然而却一直久攻不下,再加上马上入深秋,唐太宗最终班师回朝但是这并不是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在两年之后,唐朝再次发兵高句丽并命人大造舰船,但是这一次的出征因为唐太宗的逝世而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这一场战争使得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受到了影响,开始出现危机。在李治即位之后的第四年,阶级矛盾再一次地尖锐起来,在江浙一带更是爆发了农民起义。就在爆发农民起义的同一年,朝中房遗爱等人密谋试图谋反,在东窗事发之后,无一人生还。至此,李治的皇位得到了巩固。

而在李治刚刚即位的那几年,正值与高句丽和平相处时期,加上李治的勤勉执政和重用李世民时期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旧臣,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沿用太宗时期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边陲安定,百姓阜安,颇有贞观之治的遗风,于是,便将李治治理之下的盛世称为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表现

永徽之治出现在贞观之治之后,因为颇有贞观之治的遗风而史称永徽之治。那么永徽之治表现是什么呢?

唐高宗李治雕像

在唐太宗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即位。在李治登基之后,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重用唐太宗的旧臣,沿用唐太宗时期所指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在李治的治理之下,唐朝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的人口也从唐太宗时期的三百六十万户增长到了永徽三年的三百八十万户。

他重新建立了科举制度,统治期间多次通过科举制来起用官员,渐渐地,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唐朝中的最高一级的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相当一部分的官员都是以科举制走上仕途的,但也只是一小部分,在李治的统治时期,大部分的官员依然是世袭亦或是从胥吏升任。

在军事上,李治即位之后,虽然先前的几年一直与高句丽和百济之间相安无事,但是在655年的时候,李治出兵与新罗一同攻击高句丽与百济的援军,并与663年破百济,668年灭亡高句丽,为后世子孙除去了一大隐患。657年,在唐朝大将苏定方的攻击之下,西突厥灭亡。

就这样,在李治的统治之下,唐朝灭亡了西突厥,使得边境没有了历朝以来西突厥来犯的隐患;沿用了唐太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生活安定,天下大治,颇有贞观之治的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651/658431752115.html

更多阅读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结果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世宗柴荣

金匮之盟 什么是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金匮之盟发生在遥远的宋朝,当时的宋朝根基不稳,有外族入侵,在赵匡胤死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了当时贵族最关心的话题,金匮之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下面我们来看看。   什么是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靖康之耻的背景

靖康之耻是宋朝大败后,宋朝王室被金国掳去当奴隶、性奴的一场悲惨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靖康之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靖康之耻的背景?   靖康之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的背景:反秦之声蔓延引发秦末大起义

巨鹿之战的背景是在老百姓水深火热中爆发的,各地农民起义时起彼伏,各国贵族也纷纷加入,下面我们来看看巨鹿之战的背景。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的背景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

鸣条之战背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几乎所有朝代的更迭都离不开战争的发生,其中,商朝推翻夏朝后期昏聩的统治时就发生过一次非常关键的战争——鸣条之战。鸣条之战的发生彻底掀开了了商汤推翻当时的夏王桀统治的序幕,而鸣条之战之后,中国

声明:《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的背景 永徽之治的表现》为网友梧桐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