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揭晓的第8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名单上,西尔莎·罗南凭借《布鲁克林》击败《卡罗尔》里的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夺得最佳女主角。
这是继该片为饰演女主角的西尔莎 罗南赢得了2015年好莱坞电影奖的新人奖之后的再度加冕。
![王者荣耀凯特女王 她就是凭借这部电影击败凯特女王的!](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461/4717060405474517212047.jpg)
说起西尔莎罗南,大家一定记得《赎罪》里的那个性格怪异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少女布里奥妮。
罗南把这个情窦初开、多疑的小女孩布兰妮塑造的饱满又生动,让观众不得不因其同时产生复杂情绪。演技更是得到合作的凯拉·奈特利的高度称赞。
罗南也因此获得那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从此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电影之路。而之后的每一个形象,罗南都给人惊喜。
比如《可爱的骨头》里面那个14岁的小女孩苏西。
虽然这部改变自艾丽斯西伯德的畅销小说的电影被批冗长又混乱,不过唯美的镜头以及美丽的苏西还是让西尔莎·罗南大放异彩。
而去年的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个坚毅、勇敢的蛋糕小妹阿加莎,则让罗南备受好评。
罗南将这个又伶俐聪明又不失少女甜美的阿加莎演绎的活灵活现。这一幕简直太像油画了,美不胜收。
而在《布鲁克林》中,这位21岁的女演员,第一次展现出感性的一面,显示了其表演才能的新深度。
那么这部看上去似乎是为她量身打造的舞台《布鲁克林》,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将大城市的异乡年轻人的生存现状推到了话题巅峰。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里,大批来到纽约布鲁克林的爱尔兰移民们就已早早领略过这番异乡人的滋味。
《布鲁克林》就是这样一部通过性格内向,甚至有些羞怯的女孩儿艾丽斯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抉择体现纽约大时代背景下的移民心境的电影。
西尔莎罗南在本片中饰演的女孩儿艾丽斯在家乡饱受冷落,不得不去纽约开拓自己全新的人生。
在片中罗南所表现出来的飘泊不定、从不适应到适应到抉择、对大城市的向往与对故乡的留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离开家乡的不舍
初到纽约的不安与怯懦
异乡四下无人的孤独与寂寞。
与同住的纽约人的格格不入。
与男友相识后的笃定和安心。
一个人返回家乡的落寞与孤独。
听到噩耗的伤心无助
西尔莎·罗南再次展现出了超越同辈人的成熟演技,可以说是她构起整部电影。
导演也和观众一样爱她浅蓝色的眼睛,在特意拉长的特写凝视下,真的会被情绪带走。
西尔莎·罗南从小在爱尔兰的一个小镇长大,这一次本色出演, 从一个小镇走出来的女孩儿,到一个时髦健谈的纽约姑娘,她的表演可谓是拿捏自如。
她在采访中说,自己不断地去揣摩,那个一张船票,人们会“消失”的年代,只有信件的往来,那样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
而在本片中艾丽斯遭遇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有感情上的难以抉择。她遇到的两位男士,都是令人无法拒绝的优秀。
一个是意大利小伙儿:托尼,由艾莫里·科恩饰演。
他的出现,令孤身一人在布鲁克林的艾丽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与布鲁克林这个城市有了联系。
回到家乡后,遇到的吉姆,由多姆纳尔·格里森饰演。他是众人眼中的高富帅,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梦中情人。
多姆纳尔·格里森在采访中曾多次提到,西尔莎·罗南的表演非常细腻完整,令人痴迷。
本身也是爱尔兰人的多姆纳尔·格里森与西尔莎·罗南站在一起,只能说,阳光好刺眼~~~
其实无论艾丽斯最后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她都不会再是从前的自己。从不安失落的离家者,变成独立坚强的城市人。脱下的是不安与自卑,换上的是自信与魅力。
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都将无一例外的经历心灵的蜕变,就像影片最后艾丽斯身后的布鲁克林大桥一样,这里是她人生的下一站。
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留守还是创造,没有对错,只有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