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语句
[教学过程]
一、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简洁、凝炼,或单纯、简略。扩展后的语句应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句式整齐,符合要求。
二、解答扩展语句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确定扩展主体,不了解扩展主体,容易导致非主体内容宣宾夺主,偏离扩展主题及要求。
2、明确试题所提供的情景要求,进行具体展现和合理扩展。同时,主体内容的扩展也要符合情景的要求。
例如: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本题的解题要求是
(1)符合规定的情景,体现出二者的差别。
(2)以起跑线为重点。
参考答案是:
[情景一]今天,他又踏上400米决赛的起跑线,去年的今天在同一赛场的一幕浮现在他的眼前:就在起跑的刹那间,位于他右边一道的同学突然摔倒,他毫不犹豫地停下来,扶起摔倒的同学。有实力撷取金牌的他却与金牌失之交臂,他没有遗憾,在他心中,美好的品格比金牌发出更灿烂的光彩。
[情景二]1998年中日少年友好夏令营后,有人向社会发出沉痛的呼吁:“救救我们的孩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那次夏令营,国人还记忆犹新:我们的孩子娇气,缺乏毅力,缺少合作精神,缺乏环保意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孩子不久能担负起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让他们在起跑线上站立起来。
3、增加描写性内容,强化细节性特征(可借用修辞手法)。充分借用各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描写可以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具体、真切,从形象上丰富原文内容。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得到更为细致的描绘,有助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例如:将“燕子飞翔”分别扩展为一句话和一段话。
①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在低空飞翔着。 (拟人描写)
②天空像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那是生命的搏斗、是自由的呐喊、是苦难的抗争。(拟人、比喻的描写,排比的议论抒情)
4、突出情境和氛围的展现。展现具体的环境,描写具体的符合情境的氛围,可以很好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
例如:利用下列三个短语,运用描写扩展成一个内容丰富生动的句子,使之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山丘上、缓缓移动、羊群。
思考时要抓住两点:
(1)“小山丘上”的静景是什么样的。
(2)“羊群”“缓缓移动”,而动景又是什么样。考生还可以调动一切描写方法,从色彩、形状、动态、声音、感受等方面着手描写。
答案举例:(1)在那长满青草,翠色欲流,线条那样柔美的小山丘上缓缓移动着的羊群,像给厚大的绿毛毯镶上了一朵朵白云般的大花。(2)那小山丘长满青草,翠色欲流,线条柔美,在它上面缓缓移动着的羊群,远远看法,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
扩展后的语句应体现完整而明确的思想,使原语句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更丰富。并符合题目要求。
①内容要前后衔接自然,连贯有序。扩展后的语句应很好地与原文保持基本意思的一致,做到话题的一致。叙述角度合理,并使语句间层次严密。若偏离了原话题或基本观点,都是不合要求的。
②情感色彩一致,语境统一。扩展语句比原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情达意更具体、真切,但必须注意情感色彩的统一,否则就会背离原句主旨。另外,有些原句表意单纯,或只有一个主干句,情感色彩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扩展语句中的情感要自然和谐,做到文意顺畅,情理通达。在这里,讲究语境的协调很重要。
③语言形式符合要求。要做到扩展合理,语言连贯、得体是重要的一环。语言连贯方能文意贯通,语言得体,才会情调氛围一致。有时,题目还会对语言形式有具体的要求,要结合这些要求进行扩展。
三、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
(一)创造发挥式的扩展
1、无条件限制的扩展:
即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给一个结构简单、内容单薄的句子,让考生加上修饰成分以丰富句子,属于一般层次较自由的创造与发挥,相对难度较低。
例:扩展下面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翠鸟飞走了。
扩展句: 。
参考答案:荷茎上的那只(具体)翠鸟突然贴着水面像箭一样地往远处(生动、形象)飞走了。
2、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扩展。
①以某一中心句为开头加以扩展:要求紧扣中心句加以发挥,所扩展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句加以阐述。同时还要注意中心句中含有某种逻辑关系,扩展时要予以体现。
例:以“生活犹如水一样”为起始句写一段话(不少于70字):
参考答案:
生活犹如水一样,如果安于潭中的宁静,就永远也流不进海洋,但如果放任自流,就不能勇往直前。只有既不安于宁静,又不放任自流,才能奔腾不息流入海洋。
简析:寻找生活与水的共同特性,以水的某些特点来阐释生活中的道理。扩展时要紧紧围绕所提供的中心句“生活犹如水一样”。
②以某事物为陈述对象加以扩展:要求紧扣对象而扩展,尤其注意前后分句陈述对象的一致及满足其它附加条件。
例: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写两句话,组成衔接紧密的句子。
扩展:爱心 ;爱心 。
参考答案: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饱尝饥寒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首荡漾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简析:扩展时不能对这一事物进行定义式的解释,而应运用某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进行生动形象的阐释,并指出其作用及意义。
③运用某种修辞手法扩展:要求具有较强的联想、想象、创造、发挥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例: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
却丰富细腻; , ; , 。
参考答案: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读。
简析:认真分析原句,句式尽量保持一致,内容要紧密相联;同时一定要满足所要求的修辞手法。例如本题必须扩展两句方能构成排比句。
④设置特定情景而后要求扩展:要求充分展开合理想象,并使所扩展的内容准确体现规定的情景。
例:根据下面特定的情景扩展一段描写性语段,要求具体、优美。
A、森林里换了一番秋景。
B、松鼠正准备过冬。
扩写时要扣住两点:要写出秋天森林的变化及其景色特点;要体现出松鼠忙碌的特征。
扩展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树的叶子变成了金黄色,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各种山果子搬进洞里,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⑤要求突出某种人物个性特征的扩展
例:将“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热情”二字。
扩展句:
参考答案:
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我一进他家的门,他就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沙发跟前,抚着我的肩膀让我坐下,又给我点烟,接着又沏上茶,倒到茶碗里,端给我。
简析:抓住扩展主体“热情”,联想生活中热情的场面进行扩展。运用连续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⑥理解某诗词句的意境并加以扩展。
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诗词句的意境,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联想、发挥,写出有文采的能体现诗词美的意境的语段。
例: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扩展为60字左右的语段。
扩展句:
参考答案: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江边的花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红,简直像一团团火焰,一江春水格外碧绿,让人觉得犹如生命在流动,这江南的春啊,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简析:深刻理解并把握了原诗的意境和意蕴,采用直译的方法阐解诗句,构成扩展句的骨架,再辅以富有表现力的修饰成分。另外,最后可加上自己感受性的语言,以延展升华诗句的意蕴。
(二)改造组合式的扩展
1、对所提供的特定情景、句子、短语进行改造,重新组合,使句子得到完美体现。
要求对所提供的内容加以分析,理清所提供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所给情境调整好各句间的关系。
例: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将“车队在公路上呼啸而过”这句话丰富起来。
情景:
公路:一边是大海,一边是稻田。
大海:白浪滔天。稻田:碧波万顷。
车队:几十辆“奥迪”。
改造组装后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由几十辆“奥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车队,从一边是白浪滔天的大海,另一边是碧波万顷的稻田的公路上呼啸而过。
2、图文梳理式扩展:要求在理解消化图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组合,用语言表达出图表的内容。
例:根据调查发现中国公众对法官在八个方面的认同的比例为:
高学历
经验丰富
知识广博
有专门知识
威严
亲切
头脑快
为人和气
12.31%
54.73%
39.98%
32.19%
31.29%
35.88%
47.91%
17.12%
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法官的形象要求:
参考答案: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法官的形象要求头脑快、亲切,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胜过要求为人和气、威严,有专门知识和高学历。
简析:理解消化图表的关键是要弄清作者制作图表的意图。本题作者把八个方面分为四组,意图是两两相比较来显示被调查者的认同倾向,如果我们把这八个方面以百分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就误解了作者的意图。这类扩展实际就是要求把图表的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逻辑推理式的扩展
所谓逻辑推理式扩展就是根据一定的语境进行逻辑推理,导出相关语句,从而使该段话为文从句顺、结构严谨的一种扩展形式。要求语感强、逻辑思维严密;把握全文主旨,抓住关键句,根据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扩展。
1、提供前文写后文。
例:按照作者论说的纹理,合理推断并概括出段落的最后一句话。
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科学批判不过是科学讨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包含着怀疑、猜想、辨析、反驳等多方面的含义。科学批判即使抛弃了原来的错误观点和模糊思想,也不否定其在科学和理论进步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正好反映了人类认识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因而 。
参考答案:
因而,科学的批判首先是,而且只能是对事的批判,而不是对人的批判。
简析:抓住本段主旨:通过论述推理出科学批判的特点。同时,必须抓住文首的关键句“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它点明表述科学批判的特点时要结合比较对人的批判,若单纯表述科学批判的特点,就违背了作者的思维走向,导致扩展失败。
2、提供后文写前文。
例如: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简要、恰当的理由,填写后的句子应完整、言之有理
,“减负”是必要的积极的举措。
参考答案: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严重影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减负”是必要的积极的举措。
简析:认真分析后文,明确所扩语句必须说明“减负”为什么是必要的积极的举措,明确前后文在逻辑上必须构成因果关系。
3、提供中间写出前后文。
例:细看下面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文字,完成(1)、(2)两题:
(1)请根据文章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前面的空处添加一句能够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
(2)请在后面空处补写一个排比句,使之与前文思路紧密相联。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手中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
。
参考答案:
(1)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简析:认真阅读后文三个分句,你就会发现,它们都涉及到“得与失”的问题,再结合《生活的艺术》这一标题加以思考,就能得出统领并概括后文的起始句。
(2)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新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你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简析:抓关键句“换一个角度来看”,表明扩展句依然要陈述三个分句每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要从相反的角度来表达。
4、利用反义词、层递式等知识进行扩写
例:以“理想”为陈述对象,填写下列空句
饥饿的年代, ;温饱的年代, ;
动乱的年代, ;安定的年代, 。
参考答案:理想是温饱;理想是文明;理想是安定;理想是繁荣。
四、表达方式方面的要求:
表达方式方面的要求,是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
例如:扩展“燕子飞翔”。
1、用记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介绍事物的概况,无细节描写。)
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在低空飞翔着。
2、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天空像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3、用议论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都热得难挨,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4、用说明方式扩展。(其特点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情况。)
潮湿闷热的夏季,暴风雨到来之前,有翅目昆虫多在低空活动,这时是燕子觅食的最好时机,因而燕子也多在低空飞翔。
5、用抒情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包含有较强烈的感情。)
那白色的肚皮,昭示着燕子的高洁;那长长的翅膀,显示着燕子搏击的力量,让我们忧郁的灵魂也随着欢快的燕子飞翔吧。
五、解题技法
(一)步骤
①认真阅读题面,仔细辨清题目要求。
②仔细审查所给语句,搞清楚该句所蕴含的主旨
③要根据要求和扩展方向,理出一条合理的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拟一个合乎要求的扩展语段
(二)具体方法
1、扩展法。这种方法的扩展主要适用于语法型扩展或创造发挥型扩展。它主要是对句子的主干进行修饰、限制、说明,从而使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丰富起来;或者将一个单句变成一个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例1、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所给语句:梅花开放了。
[分析]这个句子只有主语和谓语,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留有的空间很大;可添加定语、状语。要想补充这些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了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修饰限制。
参考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裸露在荒山野岭刺骨寒风中的)梅花[迎着风雪][带看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例2、将“那边来了一个人”进行扩展,不少于30个字。
参考答案:“在雾气蒙蒙的早晨(时间),我站在山坡上(地点),忽然发现从那边走来了一个下身穿着青色裤子(衣着)身材魁梧的一个中年(形体年龄)人。”
2、举例法。此法可用事实和名言名句对原句(可作中心句)进行举例。
例3、以“出风头”作主体,扩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出风头”并非贬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旧事物的改造,需要“出风头”;对新事物的出现,也要“出风头”,没有“出风头”的精神,遇事怕这怕那,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3、总分法。此法可用原句作为总句,然后从不同的方面对原句作阐述或描写。
例4、为下列句子的画线处补出必需的语句,使之更为具体。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
此题可抓住“情趣”对夏天和冬天进行扩展。
参考答案: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分析:此段文字的成功之处就是使用了许多修辞方法(对比、夸张、对偶、比喻),加强了表达效果。除此之外,还使用了整齐的句式和大量富有色彩的形容词。
4、因果法。此法要分析原句与扩写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5、用“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形式写两句话。
参考答案:“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新绿。”
5、定义法。此法主要用于对定义的说明阐述。
例6、对下列句子中的“特殊”作具体说明: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
参考答案:“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是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现,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6、抒情议论、画龙点睛法。这种方法的扩展主要适用于情境型扩展或逻辑推理型扩展。它主要是通过抒情手段或议论语言对所设情境或语境从本质上进行揭示,对重点意蕴进行探究,直接展示心灵世界。
例7、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句抒情议论性的话作结束语。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_________
[分析]此题在考查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当然这个仿写重在形式;而扩写的重点则是内容方面——在孩子的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从而让人感怀:童年难忘、美好。
参考答案: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例8、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揭示内涵。
沉默的雨,无声胜有声;逗人的雨,真教人喜悦,可以不穿雨衣,在户外踯躅漫步,让似蜜似酒的雨,滋润着心灵。(句子中横线处为答案)
7、情景扩展法。这种方法的扩展主要适用于修辞型扩展或情境型扩展。它主要是运用修辞手段,借助修辞格,对某事物或某方面进行描绘渲染,突出某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使人产生联想和想像,从而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事物。
例9、把“春草嫩绿夏草青”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巧用修辞法。
[分析]这个句子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什么事物,一个是事物的特点。这里边事物的特点是重点,是描绘渲染的重心,因而需要对“嫩绿”和“青”进行修辞处理。
参考答案:春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脚下的夏草是绿油油的一片,向远方延伸,仿佛一幅碧绿的画卷,舒展在游人的前方。
8、巧用修辞法
是根据原句,巧用修辞方法,使语言更趋完美的一种方法。
例:把“春草嫩绿夏草青”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扩展:春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脚下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地,向远方延伸,仿佛一幅碧绿的画卷,舒展在游人的前方。
【模拟试题】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夏天 大雨过后 河水
情景二:冬天 中午阳光下 河水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狂风中 马路边 树
情景二:阳光下 小河边 树
3、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感情”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第一次独自远行 车站上 我 感情
情景二:在课堂上 老师突然点名表扬 我 感情
4、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暮春时节 小雨霏霏 我 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 烈日当空 路上行人 伞
5、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下面的语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鸣),雨(水)即可。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
6、扩展下面的文字,内容要能上下衔接,字数在50字左右。
春天和青春是生命中两片最美的风景, ,双重的意蕴,一样的主旨,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7、以“白光”“海水”“海鸥”为主体,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写三个句子,使句子的表意更具体、更形象。
浓黑的夜幕逐渐淡薄起来,天边露出一片白光, , , ,自由地飞到海的远方。
8、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扩展后语句的主旨更明确,并尽可能与原句构成有对偶色彩的整句。
原句: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不断。
9、将下面的短句扩展为不少于30字的长句,扩展后的语句要包括时令、范围、形状、色泽四个要素,语序安排合理。
葡萄熟了。
10、顺着下面几句话的思路,讲究一点幽默,续写两三句话,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语段。
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系。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试题答案】
1、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
情景二:晴朗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2、情景一:狂风中马路边的那棵大树,被吹得折弯了腰,它低着头,似乎在乞求狂风的宽恕。
情景二:灿烂的阳光下,小河边的那排树,笔直地站着,像一个个哨兵,默默地守护着小河。
3、情景一:第一次独自远行,置身于陌生的车站,我的感情如涌动的潮汐,翻滚不停;如猛烈的骤雨,下个不停;如漫天的飞雪,飘个不停。
情景二:课堂上,老师突然点名表扬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我,我的感情如骤起的波澜,是高兴,是惭愧,还是内疚?道不清,说不明。
4、情景一:暮春时节,小雨霏霏,我的那把油纸伞,为我遮着风雨,它如同我的朋友,伴我走过风雨人生路。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撑着的一顶顶小花伞,远看像一束束色彩绚丽的鲜花,像一朵朵惹人喜爱的蘑菇,它给人带来爽心的凉意,带来一份好心情。
5、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雷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夏日的傍晚,炎热渐渐退去,习习的凉风吹拂着胸前的衣襟,为场院里、大树下乘凉的人们拂去了一天的疲倦。
6、春天铺展在我们身边,处处充满生机;青春涌动在我们体内,时时激励人们。要像迎接春天一样去迎接青春,要像珍惜春天一样珍惜青春。
7、那白光慢慢地扩大起来,漫无边际的海水在眼前展开,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的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
8、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为食物竞争,为生存空间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不断:有的为名利而竞争,有的为真理而竞争。
9、立秋时节,满园的葡萄熟了,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架上,像翡翠,像琥珀,像珍珠,真让人馋涎欲滴。
10、(例一)这“吃”是“遭遇”“承受”,由身体而至精神;吃请、吃回扣,则身体精神兼而有之。中国的语言形象,也够厉害,当吃不当吃,还真要想一想。(例二)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例三)“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秀色可餐”,人美、景美,赏心悦目,以“餐”代之,清丽可人,要是译成外语,岂不吓坏了我们的少男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