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个超级神仙叫“陈抟老祖”,整个五代时期,他都一直沉睡不醒。经常仰躺在一头驴背上,让那驴子驮着昏昏沉沉的他东游西逛。
有一次,他突然睁开眼,指着因战祸在路上逃难的人群对众人说:“谁说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众人转头一看,原来只是一个老妇人挑着两个框,框里一前一后窝着俩孩子。
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俩孩子,一个叫赵匡胤,一个叫赵光义。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故事,历朝历代很多文献都有记载,近人丁传靖于1935年出版的《宋代史料辑集》都还收录了进去。
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但这是谁虚构的呢?虚构的目的是什么呢?
显而易见,这是宋太宗赵光义干的,为了给他的篡位寻找充足的证据,这一次,他连神话传说都用上了,真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啊!
效果显然是很明显的,北宋150年的历史成了他赵二的历史。不过,这骗得过我们吗?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
赵普改变以前只忠心太祖的立场,转身投靠太宗,不能说这是赵普的变节。而是他作为奴才的性格使然。当太祖当皇帝的时候,他一心一意侍奉太祖。他知道,只要太祖在位上,凭着自己对太祖的忠诚,太祖会一直罩着他,使他地位无忧。因此,他不怕得罪别人,甚至得罪赵光义。他根本就没把得罪人当回事,只要太祖在,谁都把他无可奈何。
被太祖驱逐是他受到的第一个打击,这个打击大约让他明白了,这把伞也不可能一直罩着自己。就算是宽厚如太祖之人,当涉及到赵氏家族利益同时也是国家利益的时候,太祖也会权衡,把天平倾向于对他家族的统治有利的那一边。再一点,太祖终究是会老的,当他去世以后,这把伞就自然失去了。对于赵普来说,他不可能失去伞,失去了,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寻找新的伞,就成为太祖死后他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咱们看到,太祖死了,曾经一心维护太祖的他却什么话也没说;赵德昭自刎死了,曾经多次建议太祖培养自己儿子做皇帝的他也什么话都没说。这两次沉默,清理了横亘在他和宋太宗之间的那些斑驳的东西,也获得了宋太宗的好感,促成了宋太宗对他的召见。而当宋太宗召见他的时候,他明白,他的机会来了,他立刻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两人配合默契是演出了“金匮之盟”这样一场好戏。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赵普从二线重新回到一线,他被升为司徒、梁国公,接着又第二次出任宰相,走到了他人生的又一座高峰。
宋太宗呢,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心安理得”和“名正言顺”。既然皇位不是自己抢夺过来的,是杜太后让传的,那么,自己就不存在对太祖后裔歉疚的问题。赵德昭要自刎而死,那是他太小心眼了,与自己无关。同时不久,赵德芳也在睡梦中死去,这也与自己没有关系,他是得暴病死的。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病”,赵德芳既然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匡胤睡着睡着就死了,赵德芳睡着睡着死去,也是不奇怪的。
赵德昭、赵德芳被解决了,就剩下一个赵廷美。赵廷美当时是开封府尹、秦王,其地位相当于当初的赵光义。虽然宋太宗告诉大家,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只是赵匡胤该传位给赵光义,没说继续往下传的事,但是这种惯性选择并不是没有。有这种选择,就意味着赵光义不能够顺顺利利地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不久,就有了曾经是晋王幕僚的大臣柴禹锡告发赵廷美“将有阴谋”的事件。也就是“将有”两个字,赵廷美的厄运来了。
对这次告发,宋太宗假装不理。不过赵廷美却怕了,他主动要求列班在赵普之下。赵廷美这样做,目的就是要回避作为“皇储”的说法。只要不像当初宋太宗一样的地位,就不会被宋太宗误解吧。
不,宋太宗绝不会这样就饶过自己的兄弟。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又有人“告发”赵廷美准备犯上作乱。宋太宗仍然做出一副不予调查的样子。但为了保护赵廷美,免遭“奸臣”弹劾,他冠冕堂皇免去赵廷美开封府尹的职务,调到西京洛阳。同时,一帮所谓“交通秦王”的文武大臣纷纷被贬官流放。
这时候,赵普上奏说,卢多逊也“交通秦王”,也应该被处置。卢多逊一直是宋太宗的忠实奴才,当初太宗就是指使他告发赵普,把赵普搞下去的。不过,这时候,宋太宗也开始权衡了,他的天平自然而然倾斜到赵普一边,因为卢多逊这时候对他已经没什么用处了,而赵普则刚帮他撒了个弥天大谎,巩固了他的皇位,不管怎么说,他得还赵普一点人情。于是,卢多逊被下狱,很快,卢多逊就表示“认罪”,被免官,全家流放到崖州。赵普终于打倒了自己一生的政敌,洗刷了被太祖以墨涂脸的耻辱。
赵廷美被撵出京城,但并没有完。出知开封府的李符又“告发”他多有怨言,希望把他流放到更远的地方。结果,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两年后,赵廷美忧愤而死。
自此,能威胁赵光义皇位,或者说威胁赵光义儿子皇位继承的人,终于全部给解决掉了!
为什么说“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与赵普合编的一出谎言呢?
理由很简单,一是如果确有此事,意味着赵普早就明白赵光义是铁定的未来皇位继承人。他既然明白这一点,他还不断得罪他,提醒太祖小心他,这不是和未来的皇帝结怨吧?作为机会主义者的赵普,他怎么会干这样的蠢事?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早早地结好赵光义,为太祖去世后赵光义继位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二是如果确有其事,宋太宗继位的时候,赵普就该把这件事抛出来呀!宋太宗继位的时候有多难呀,有多少人在背后说他的闲话呀!如果那时候他抛出来,简直就是给在水里扑腾的太宗丢过去一块大木板。这样的话,宋太宗该多感激他呀!为什么他要等到六年后才把这事说出来呢?须知太宗当时损失多大呀,又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又封赵廷美为开封府尹、秦王,两人都位列宰相之上,还把赵廷美打扮成皇位继承人的样子。要是当初有这个盟约,还用得着做这些事吗?提上去容易弄下来难,为了把他两人搞掉,太宗费了多大的劲啊!
宋太宗死后,北宋陆陆续续有一些野史,比如《建隆遗事》《涑水记闻》《嘉佑杂志》等,记载了“金匮之盟”的另一个版本。说“金匮之盟”确实是有的,不过不是“独传约”,是“三传约”。说当初杜太后是这样说的,为了让赵宋有持续的长君,她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让赵光义传位给赵廷美,再让赵廷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很多人试图论证这种传说的正确性。赵匡胤做皇帝的时候,让赵光义做开封府尹,封晋王,赵廷美为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自己的儿子德昭只是个贵州防御史。后来太宗即位后,让赵廷美做开封府尹,封秦王,赵德昭为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赵德芳为兴元尹。这个继位的顺序和杜太后所说的传位顺序简直完全吻合。
但是这个说法有天然的硬伤,须知太宗继位封赵廷美等人的时候,他还并不知道有个“金匮之盟”呀,何以要这样分封?
又有人说,赵普在太宗刚登位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就把“三传约”的“金匮之盟”抛出来,是因为他如果一抛出来,意味着宋太宗的皇位最终要传给赵廷美,宋太宗肯定不高兴。等到他发现宋太宗已经在整治太祖的儿子及弟弟赵廷美的时候,才拿去给宋太宗看,并威胁他说,陛下,我这里可是有两个版本,“三传约”和“独传约”的呀,该怎么公布,您看着办吧!于是两人达成妥协,把经过改造的“独传约”公布了出来。太宗妥协的条件,就是赵普如愿以偿再次入相,并且最后得到太宗默许,打击了自己一生的政敌卢多逊。
这个推论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三传约”本身就很可笑。杜太后的目的是为了立长君,避免重蹈后周的覆辙。但是,赵匡胤只比他的儿子赵德昭大二十四岁,赵匡胤身体一直又很好,等他活到六七十岁去世的时候,赵德昭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还是幼君呢?再说了,如果赵匡胤先传给自己弟弟,转一圈回来再到自己儿子身上,自己儿子很可能也已经七老八十了,还怎么做皇帝?其实,从赵普的性格来看,他也不是一个敢威胁皇帝的人。果然他威胁了,赵光义暂时妥协了,让他当了宰相,依照赵光义的德性,能让赵普活长吗?在处理这些事情上,赵光义完全可以做得不声不响,孟昶、李煜、赵德芳都是例子呀。而且,他难道不担心赵普会把秘密公之于众么?只要赵普死了,这个秘密就成为永远的秘密了。可是,为什么没有赵普猝死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如果“三传约”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些野史中?后来,历史学家李焘甚至还把它放进自己的历史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里。
大约这里是一个倒因为果的过程。太宗上台后,他做的几件事,不得不让人们猜想。一是赵匡胤终其一生没有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反而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相当重视。二是赵光义上台后,对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等人的分封,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赵匡胤时候的分封,从而去猜测这种顺序中间藏着的玄机。三是赵光义对赵德昭、赵德芳及赵廷美的迫害,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光义是为了打破某种注定的链条。
其实,从前面的分析咱们已经很明白,想要立长君,保证赵宋王朝的想法不是杜太后,倒是宋太祖的主意。而最后之所以引起人们巨大猜想的,却都是不自信的宋太宗所做的那些欲盖弥彰的行动诱发出发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传谣最后变成了事实,连历史学家也不得不相信,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知道这是宋太宗的成功,还是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