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歪果仁眼中,中国春节渗透着浓郁的文化风情,节日期间不仅热闹非凡,众多春节特色对他们来说也格外新鲜有趣!然而就算翻烂维基百科,踏遍唐人街,他们也无法把春节特色一一道出。
关于中国春节特色,小伙伴们赶快Get一下吧!
年画起源于中国汉代,隶属于中国画,它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清光绪年间,人们将它正式命名为“年画”。
民间的传统年画大都用木板水印制作,它不仅样式新颖,而且蕴含着贺岁迎新、吉祥如意的喜庆之意。装饰在家中,别有一番浓浓的年味!
年画的线条简约清晰、色彩鲜明。内容则涵盖了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对于歪果仁来说,想要讨得一副精美的年画,还需前往我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名扬全国。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中国人过年的一个标志。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在自己家门口贴上对联,以表示新的一年拉开序幕。
春联在民间也有许多别名,如“春贴”、“门对”等。书写时要对仗工整,文字要简洁精巧,寓意多描绘新的一年美好景象,抒发人们的美好愿望。
最初,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则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张贴春联时要竖贴,上联要贴在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念的。
作为中国人的一项春节传统习俗,过年祭祖、拜神、进香都是有讲究的。
这种习俗其实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密不可分。过去老祖宗们斩荆披蕀,跋山涉水,开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饱经风吹雨打,雷轰电击之余,内心里油然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万物者各有各的神祇。
而后宗教思想盛兴,这种观念也变的更加具体、实际,因而后人们就有了祭祖、拜神、进香的仪式。
前往庙中拜神还需进香。俗云:“入庙拜神、入屋叫人”,入庙拜神要供香是对神灵的一种尊重及礼貌,也是一种与神灵打招呼的方式。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在此时许愿求签,携带一些供品如水果、糖果、点心之类的供品,然后插香、鞠躬,向神灵祈求家人平安、子女聪慧、喜得姻缘等等。
古时候人们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的下凡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福寿永春,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
压岁钱其实又称“压祟钱”,最早出现在汉代。它并非是市面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
如今,长辈给小孩们压岁钱,也是代表长辈对晚辈成长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们健康、幸福成长。
在北方,春节初一流行吃饺子。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则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初一的饺子与平时吃的饺子不一样,一般大人们都会在饺子中包上12个小硬币(闰月年要包13个),谁要吃到包有钱币的饺子,就预示谁在新的一年里有福。小孩子吃到包着钱币的饺子,长辈们更是高兴,寓意子女平安、幸福成长。
按照中国习俗,新春之际孩子们要穿新衣戴新帽,许多亲戚朋友也会送各式的服装给孩子,以表新年的美好祝福。
年三十夜,人们挨家挨户地走亲访友,登门拜年。拜年时,人们要行拱手礼,男子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则相反,但只压手不抱拳。行拱手礼之时,也要说祝福词,如新年万事如意、身体安康、财源广通、阖家幸福等。
除了以上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小伙伴们别忘了,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春节特色!
“带着满满的行李、满满的爱回家!”
背着大包小包,其实才是中国特有的新年!
就像下面漫画中的人物一样,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行李再多,也想把满满的心意全都带回家!
点击“阅读全文”玩“爱的行李箱”看惊喜,载满爱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