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设定较少,但也总会有部份是可设定的,常见的会看到:
ISO:ISO代表感光度。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高ISO会使相片质素严重下降。如果设定为自动,一般在夜间或室内时,手机便会自动设定使用高ISO。
全景:顾名思义,用来拍摄大幅的全景相片,一般是由左至右或右至左所拍摄,然后手机会自动将相片拼凑成一张全景图,比在电脑合成更方便。
曝光:这是增加曝光量或减少曝光量的设定。增加曝光量,相片便会较亮,相反会较暗。
HDR:最近有不少手机的相机也加入了此功能,我们可以称为高动态范围摄影。简单来说,使用HDR功能,手机会将单一相片模拟出有大色调范围的景像。例如当您使用手机,向着电灯泡拍照,您会发现灯泡外的位置会变得很黑,而HDR功能便会尽量替您用后制方法把偏暗的位置推光,呈现出来。
使用手机也要摄影眼
了解到手机的设定后,在真正拍摄之前,还是要考虑其他因素的。一张好的相片,并非完全取决于使用何器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背后的脑袋。即使只是抓拍,也同样隐藏着摄影的理论。
在拿起手机拍摄前,先看一下四周的景物,问一下自己,到底想拍什么?决定了后,再拿起手机,先来构图。这里不详述构图的方法了,使用最基本的三分构图法也会比胡乱拍的一般人拍得好了。
构图过后,要按下快门了吗?还没!还要留意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特别是使用手机拍摄要注意的。
1:先看一下画面,画面是否已经有足够水平?(除非特别原因希望扭曲相片)
2:画面中有否杂物出现?可以先清理吗?手机拍摄都要直接观看荧幕,很多时在大白天我们都没能仔细看清楚的。
3:相机的设定(例如光暗)已调好了吗?(如有需要)
4:按下快门的一刹,有手抖吗?
就这样,终于可以拍了!步骤虽然不少,但要拍一张好照片,这是必需付出的。
拍摄完后,可能会觉得相片怎么平平无奇。这时您需要的,是利用一些修图软件。现在手机上已有各种各样的修图应用,一些基本调整的功能,例如光暗、对比、色调、裁切等,你能想到的都有,所以这里也不作介绍。

使用修图软件,先看一下是否需要裁图,是否需要旋转等,然后主要调一下光暗和色调,其他的就看您希望如何了。顺便一说,最近都很流行一些内置了大量特效/滤镜的App。很多人使用这些应用拍照,然后随意挑一款很有feel的滤镜,然后再发到朋友圈里不断被赞好。我想说的是,特效是需要时服用的,过多的特效,只会令相片失真。加上特效便等于相片有feel吗?这点我绝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