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诚意 格物致知 国学心印——致知的老路  (《多识易传》选摘)

 

本文摘自拙作《多识易传》(有删改)

 

致知的老路

——中国人的思维取向

 

 

(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并形成各民族独

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给与了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她不但是先贤贡献给我

们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文化形态,更是民族智慧的精神策源地。

 

(二)

一个民族的思维取向决定了文化的去向和社会发展的大致路径。

 

“天人合一”不但是易学的思想,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思想。

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庄子。

荀子也认为“天”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及至汉代,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董仲舒将天人合一思想汇总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思想所倡导追求的是天人有序而和谐,人生有序而和谐。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对天人关系的进一步阐释。这个“道”要效法自然而来,这是天人合一的终极契合。

这种“和而不同”效法,处处都存在。比如,“人法地”,地球上接近70%是水,而人体的分子组成结构也是这样。

 

(三)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学说被董仲舒建立以后,长期影响着社会;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到现在,是与这种深刻地认识是分不开的。

“齐景公时,荧惑守虚,过年也不去。齐景公问晏子天要惩罚谁,晏子说惩罚齐国。齐景公不高兴,也有怀疑:‘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晏子说:‘虚,齐野也。’虚宿是齐国的分野。后来,齐景公按晏子的说法行动,坚持了三个月,荧惑就离开了虚宿。”(《晏子春秋》卷一)

“天人三策”就是汉武帝问策于董仲舒时,董仲舒的三种对策(对策的由来):天人关系,改正朔(改正一月之首,朔为月首),易服色。强调要顺天而行,替天行道。

其中,“易服色”所指的是:秦朝五行占水,接下来的汉朝就把自己作为土的象征,土可以克水,水来土掩。而且它们颜色也不一样,秦朝上朝以黑色为尊贵,汉朝则以黄色为尊贵。这个体系从汉朝一直到后来很长的时间解释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给现实提供一个框架或说明。今天看来这种说明很粗糙,也不科学,可是在当时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够解答问题,成为一个体系。

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史记》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就是来自于天人相应。这种思想在《史记》中有很多的记载。例如:司马迁说“天尚不全”,汉代盖房子,屋顶故意少铺三块瓦(《史记·龟策列传》)。

此外,苏东坡也是“‘易’贯满盈”,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还有近代深受易学思想影响的曾国藩,将他的书斋命名为“求阙斋”。他认为天尚有虚亏,地不满东南,天地都这样,人怎么能全呢?缺,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他说,花一旦盛开马上就谢了,月一旦圆了,马上就要亏缺。因此,他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看半开,教我们凡事留有余地。宽严相济,一半清醒一半醉。

这不能说是不求上进的想法,而是从宇宙间悟出一个大道理,这就是两极对立,和谐共处。我们讲的天人合一,就是说人的生存状态应该与天地运行的状态保持一致。因此,一个人在轰轰烈烈的做大事业的同时,以收敛之心做人,一定会在做人做事上有一番新的境界出现。

 

(四)

《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排序,最后两个是“既济”卦和“未济”卦。这两个卦,前者是已经达致目的的意思,后者是尚未全部达致目的的意思(接近于实现目标结果)。通常来讲,六十四卦的排序,说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其中不乏种种波折,而到最后,人们亦常常会将最完美的结局放在最后。但是,《易经》中并没有这么去排序,而是将“未济”卦放在了最后,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取向,“天尚不全”,人更要与之相应。

这世界上,既没有能决裂开的纯物质和纯精神,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既济”看起来目的已经达到,但同时也是走向物极必反的开始;“未济”虽然表面上来看是没有成功,但实际上却是已经接近目标了,蕴含有“光而不耀”和“养精蓄锐”的深蕴。

 

如果仅仅从表面字义上就能达致判定一成不变的结果,就违背了《易经》变化、辨证的原则,若执迷于这种固定看法而不变的话,那么,思维就颇有些近期网络流行名词“脑残”的味道。
  

(五)

辛弃疾说“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沁园春》),强调的也是这个意思: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过头了,就走向了反面。

就像砒霜一样,适量的使用,可以治病;过量了,也就变成毒药了。

 

在六十四卦当中,“谦”卦是唯一一个六爻爻辞皆吉的。“谦”卦的上下卦都是土,是不动之象,代表着如如不动、知足常乐的内心。这棵不为外界种种欲望所动的平常心恒久保持,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灾祸。换句话来说,万事万物如果都是以平常心来对待的话,则“物无美恶”;因为,好与坏都取决于你内心价值和精神取向的评价。

可见,“既济”也好,“未济”也好,“谦”也好,包括其它的每个卦,所谓的吉与不吉,都是人内心的执着取向,若进而认知其为一种定律,那么,则成为了一定程度上的迷信。

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是不够的,必须有心中的光。”心死,就失去了光;心死,就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和生命的激情。

    “平常心是道”(普愿和尚),只要你的内心如金刚一般如如不动,则必定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六)

中国的学问是实证之学!

她始终紧扣着人伦日用,始终散发着人间烟火气息,特别是始终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她负载于每一个时刻,每一个景象,每一件物,每一个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历史的交集,也是空间的汇合,并充满了沿袭和传承。

随时光荏苒,一些叩问心灵的智慧在人的心海中会不断的根植成篱!

 

正心诚意 格物致知 国学心印——致知的老路  (《多识易传》选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351/371760854469.html

更多阅读

《大学》格物致知 大学 致知在格物

篇三 《大学》格物致知《大学》的“格物致知”理念传承数千年,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品读:格物

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格物穷理 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机而动,很容易,安静下来,听从内心的喜悦行事即可,所谓智慧,非由思考而来,从意识的深处涌出。诶,此心妄动,随性而动。。。把心安静下来,你不但可以听到内心的灵感,还可以体验到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已成千古之谜?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杨学思有个修道的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失落的文明——局外人看儒家的格物》探讨格物致知。原文引用如下:出处: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

声明:《正心诚意 格物致知 国学心印——致知的老路  (《多识易传》选摘)》为网友红尘看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