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很多烟民也在一直努力戒烟,但总是屡试屡败。那么戒烟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其实,想要成功戒烟,光靠决心远远不够,还需要正确的方法。
药物
看戒烟门诊,成功率翻番
多数烟民都清楚吸烟有害健康,但强大的烟瘾却让他们难以自拔。因此,想单纯靠毅力来戒烟,复吸率较高,往往很难成功。在戒烟门诊中,很多患者都是多次凭毅力戒烟或尝试一些其他方法失败后,才来寻求专业戒烟药物的帮助。其实,对于这些烟瘾大的人来说,配合药物戒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主要推荐两种戒烟方法,一种是药物戒烟方法,另外一种就是尼古丁替代法。
在我国,《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3类一线临床戒烟用药,这些药物能有效增加戒烟成功率,包括尼古丁替代疗法用药(尼古丁咀嚼胶、尼古丁吸入剂、尼古丁口含片、尼古丁鼻喷剂和尼古丁贴剂)、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临床研究表明,前两种药物可以使戒烟成功率提高1倍以上,第3种可使戒烟成功率提高2倍以上。
在戒烟门诊,戒烟者得到的不只是戒烟药物,更多的是专业医师的科学戒烟指导和临床戒烟经验。戒烟门诊的医生会为每位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戒烟方案,根据不同戒烟人群提供有效的戒烟药物。不过,有了药物并不意味着能100%戒断,戒烟药物与自身行为相配合,才能大大提高戒断成功率。
不要盲信替代品
在网上搜索“戒烟产品”,各式戒烟替代品让人眼花缭乱,包括口香糖、戒烟糖、薄荷、非烟草型香烟等。迷信替代品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我需要吸烟,或是用别的方法填补空虚。”这只会加强你对烟草的需求。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替代品并不能缓解戒断反应,没有任何替代品能取代尼古丁;空虚感是吸烟导致的,无法通过其他来填补。只有意识到你并不需要吸烟,也不需要用任何东西代替吸烟,你才能重获自由。
替代品最大的害处在于,他们会导致最主要的问题——心理依赖,让情况变得更糟。况且,大量吃糖或者嚼口香糖,同样算不上是享受,你只会变得肥胖不堪,最终还是会向烟瘾投降。其实,吸烟是一种毒瘾,不是一种习惯,戒烟主要不是克服生理上的毒瘾,而是摆脱心理上的依赖。你必须尽快杀死身体里的毒瘾,以及潜意识里的“心瘾”。
精神“疗法”除心瘾
戒烟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要想成功戒烟,强大的精神力量十分重要。要想除心瘾,可以尝试采用精神戒烟法,这类方法对于早期烟瘾患者更加有效,推荐以下7个方法。
1.改变吸烟时的习惯,刻意地让自己不舒服,比如换一只手拿烟,改变烟卷叼在嘴里的位置,不要使用打火机,改成火柴。
2.设定吸烟的时间和场所。比如会议中尽量不要吸烟,在家里只在一个固定地方吸烟。
3.写戒烟日记。查看吸烟记录,看你是在什么时候、地点非吸不可,在这个时间段和地方尤其注意。
4.当你想吸烟时,不要立即吸,先忍3分钟。
5.办公室、家里以及身www.(aIhUaU.com上不要装烟卷,为自己创造一个无法自由吸烟的环境。
6.在开始戒烟的前一天,把剩下的烟、打火机以及烟灰缸等吸烟器具全都扔掉。
7.戒烟过程中,会出现烟瘾发作的情况,这类症状大多只是尼古丁排出体外时发生的暂时性症状,也可以看作是恢复健康的证明,从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
中医针灸可尝试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最新报道,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有证据显示针灸和催眠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可帮助烟民戒烟,但并不推荐做为首选。
目前,国内中医戒烟主要指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开具适合戒烟患者服用的汤药或药茶,或清肺化痰、或化瘀通络、或滋阴清热。同时采用针灸、按摩、药物敷贴等方法抑制烟瘾。
不过,现在中医戒烟仍处于研究阶段,疗法的确切效果如何,以及与传统戒烟方法相比,新疗法的效果又如何衡量,还在进一步论证中,值得患者期待和有选择性尝试。
电子烟基本不靠谱
近些年,市场上冒出一批打着100%戒烟旗号的“电子烟”,很多称自己有古代秘方、解毒材料,或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对效果更是描述得神乎其神。
实际上,这类“如烟”产品的安全性缺乏相关证据。英国广播公司5月20日报道指出,电子烟也会产生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美国已经限制大量进口电子烟,英国将电子烟设为违法戒烟产品。
专家指出,电子烟不能算作戒烟产品,在戒烟效果方面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任何作用。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很多电子烟是三无产品,效果没有任何保证,请广大烟民不要轻信。
第一类有害物质: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第二类有害物质: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可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诱发心脏病。
第三类有害物质: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它们破坏支气管和肺黏膜。
第四类有害物质: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第五类有害物质: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第六类有害物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