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的路边时常见到随意停靠的橙色自行车——mobike。今日跟同事交流,才得知这是今年下半年比较火的互联网共享单车,中文名叫摩拜单车。
在百度搜索里检索了一下,摩拜单车现在确实很火,推向社会后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叫好的新闻说这个项目解决了城市里上班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便民的好事。质疑声则看到了单车笨重难骑“走路5分钟,汽车半小时”、违停占道等问题。
笔者随便看了几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第一印象,对这摩拜单车的运营模式也颇为不看好。
虽然摩拜单车及时吸取市场反馈意见,推出了轻便单车,价钱也由半小时1块钱降到半小时5角钱,但违停和管理跟不上的问题短期内仍将是其推广的重要掣肘。尤其是当舆论将其与公民道德绑在一起,相信政府部门也会陆续出台一些措施干预了。
大跃进现象也是摩拜单车要尤其注意的事情。
共享单车被资本看中,自然成为风口的猪,无论是摩拜单车、ofo还是小蓝等均顺利进行了多轮融资,共有数十亿资金进入这个热门领域。甚至有消息称深圳还将有摩拜汽车,让不少人懊恼不该买车。笔者认为,推摩拜汽车的可能性较小,估计是网友散步的不实信息。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共享单车,在深圳贴身肉搏的有摩拜单车、ofo和小蓝。在同一个自行车停放较为密集的地方,总能见到橙黄蓝三种颜色。三者中,摩拜单车最多,或许有人认为摩拜的市场占有率最高,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但笔者不以为然,相反认为摩拜单车融资最多,步子迈得最大,大有大跃进的态势。动辄给一座城市配额10万辆自行车,着实有些吓人,甚至让人质疑一座城市需要这么多单车吗?事实上,并不是投放的单车越多,就意味着在某市场上越成功。对比全国共享单车市场,摩拜单车量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最密集。甚至一度在网络上爆发网友间的地域攻击的怪现象。
只要某地发生摩拜单车乱放、被扔进河里、车被藏起来……其他地方的网友就大骂这个地区人的素质低。其实这无关素质,只与用车人和不用车人的心态有关。当人们夸深圳单车没乱放时,笔者却发现乱放和毁坏单车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走在路上被乱放单车挡道,笔者也自然而然地生了厌恶之情。车跟人本来无冤无仇,车和人争道后,矛盾就爆发了。脾气火爆一点的人如果被车挂到了,可能随手使出洪荒之力,把车拧起来摔得远远的,于是河里有车、沟里有车……

上两张图是深圳龙岗联创工业园附近一公交站旁的市政公共自行车和摩拜单车停车情况对比。市政公共自行车显然在管理上更有优势,用户也更为爱惜车辆。而摩拜单车就像流浪街头的小瘪三,没人疼爱。
还是说说摩拜单车大跃进问题,如果摩拜单车真的把10万辆自行车落到实处,我想这种乱象只会加剧。而在争取政府资源支持方面,我想也不会理想到哪里去,毕竟市政自己的单车规划的停车位都这么个规模,摩拜不可能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获得大片的合法停车位。再者如果摩拜单车下一步加强管理,我想也就会失去其便利性,最终失去用户。
此外,就我身边体验过摩拜单车的人的反馈,他们体验摩拜单车主要出于好奇。我想很多现在使用摩拜单车的人,大多也是图个新鲜。过了这股新鲜劲,我想满大街的摩拜单车将在风吹日晒中逐渐被冷落,成为闲置资源。
10万辆摩拜单车最终的使用率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爱骑车的人都有自己的专车,而不爱骑车的人,始终不会在车水马龙的路上行车,在人员密集的人行道骑车也是颇费耐心的。
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虽然打出了“提升城市逼格”的牌,成为提升城市逼格的一个噱头。但其最终可能面临滴滴曾遇到的问题,滴滴和政府出租车系统的矛盾的化解,也将成为共享单车必须思考的问题。共享单车如要获得车位,势必跟公共自行车系统冲突,最终共享单车会不会要背上公共自行车这个包袱,换取停车位呢?有待观察!
(文章始发于百度百家号:隔壁老杨。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553476664325845)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