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逐孙悟空
悟空虽然同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是否就已不再认同自己是“妖”的身份了呢?我们说刚上路时还没有。在第十七回,孙悟空见到黑熊精,做自我介绍时,还说“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认为自己不但是妖,还是“第一妖”,觉得光荣极了。如果他总是以这样一种身份自居,而不做出改变,就会与他在西行路上一路降妖伏魔的做法自相矛盾了。
其实,悟空此时还以妖怪身份自居,涉及他对取经是怎么一回事的考虑。按照普通的想法,保唐僧取经,不过是一路负责唐僧的安全与起居而已,要对付的是一些上门找事的妖邪与强盗。他只需做好保卫和护送工作就行了,并没有很多其他考虑。如果这样,自己是不是妖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显然是低估了取经这件事的难度,更脱离了如来、观音安排这次活动的目的。
取经的路途中,酝酿着唐僧与悟空的矛盾。到三打白骨精一回,二人关系出现了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唐僧是肉眼凡胎,识不出妖怪的变化。如果孙悟空也识不出妖怪的变化也就罢了。偏偏悟空有火眼金睛,能识破妖怪的真面目。此时,孙悟空对妖怪的做法是举棒就打,明知道唐僧会不高兴,他却觉得可以先打死妖怪,然后再向师父做解释。
就这件事本身而论,悟空的做法并没什么错,但唐僧还是很坚决地要赶他走。悟空想留下来的态度也很诚恳,他不愿走有两个基本的理由:一是唐僧救过他的命,他还没有报恩;二是头上戴着个紧箍,回去了心里不舒服。你让我走也可以,得先把那箍儿给除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点不是十分光明正大的想法,他说:
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第二十七回)
说唐僧是过河拆桥,用得着的时候就好说话,现在有了八戒、沙僧保护,觉得我不太用得着了,就看着我不舒服,要赶我走。悟空这样的说法除了惹唐僧不高兴外,没有别的效果。
唐僧看他还在磨磨唧唧,很不高兴,于是给他写了一纸贬书,断绝了师徒关系。或许唐僧真觉得手下有了八戒、沙僧,他们应该足以保自己上西天了吧,因此,说话的底气很足,甚至说出“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的话来。看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这总是不会错的。
要说这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性情真是与以前不同了。走就走吧,还非要拜师父一拜,当初离开菩提祖师都没有这样。唐僧还不愿受他的拜,说出来的话也气死人,说什么“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孙悟空是你不让我拜,我还偏要拜,于是使了个身外法,从脑后拔了三根毫毛,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唐僧左右躲不脱,只好受了一拜。
按礼数这已经很够意思了吧,孙悟空还不走,又对沙僧叮嘱了一番:师弟啊,你是个好人,对八戒的话要留心提防,路上有什么事情也要仔细。如果有妖精捉住了师父,就说我老孙是他的大徒弟,西天路上的这些小妖怪,听了我的名字就不敢伤害师父了。沙僧没有说话,唐僧又来了,“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这么着把孙悟空给赶走了。
其实,唐僧是不了解孙悟空,如果他熟悉以前的孙悟空,一定会对孙悟空的行为感到惊讶,因为这与以前的悟空反差太大了,他会对孙悟空说,够了,这哪里还是以前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这么婆婆妈妈的不爽快,像个什么样子。孙悟空这一走,还很伤心。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第二十七回)
好一副多愁善感的样子。这次悟空也不找东海龙王了,直接回花果山,我们也可以顺便盘点一下花果山此时的局势。
◆悟空身份认同的剧烈转变
悟空回到花果山,看到的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花果山是否还是“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群猴其乐融融,一副世外桃源、海外仙山的美好景象呢?我们只能说不是。
此时花果山的局面,只能用凄惨二字来形容。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草也死了、树也烧焦了、岩石也坍塌了,完全是不适合人兽居住的景象。原来当时二郎神捉拿齐天大圣时,率领梅山七弟兄,把整个花果山放火烧坏了。看到这种情形,悟空“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他刚从师父那里受气回来,再看到这种局面,心情之不爽是显而易见的。
这时,从花果山中跳出七八个小猴迎接大圣回山,把他们度日如年的情况做了汇报。悟空看到猴子这么少,就问“我当时共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往哪里去了?”值得注意的是,悟空不是说有四万七千只猴,而是把猴子也都说成“妖”了。他这个说法上的变化是有原因的。经过了天上走一遭,再加上给唐僧做徒弟的这一段经历,从概念上他弄清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年自己实际上是妖,下面带领的也是一群小妖。与他在西行路上要降伏的对象属于一个性质。这点既然已经明白了,就索性说开了,也不用藏着掖着不好意思。
原来的那些猴子到哪儿去了呢?原来这四万七千只猴子,大闹天宫时死了一大半;后来这里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吃的东西也不够,又跑了一半;剩下的又被猎人抓走了一半,只剩下一千出头了。而且猎人抓走猴子后,对它们十分残忍,“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等等。悟空心里本来就撮火,听到这种情况更是大怒。这时,来了大队猎户。悟空吹起一阵狂风,用山上碎石把这千余人马不加分别地全部给打死了。
此时孙悟空皈依佛门,跟随唐僧往西天取经,在路上已走了两三年了,但杀起人来还是一点不含糊。杀完猎户后:
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第二十八回)
从他鼓掌大笑看,心情似乎很好。然后他又做了一面彩旗,写上“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挂在洞外。“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题和尚二字”。又去找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栽上花草树木,使花果山恢复原来的样子。看他的架势,似乎有重走老路的想法。悟空这么做,是因为在唐僧那边暂时看不到前途了,按悟空的说法是“他说我行凶作恶,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赶回来,写立贬书为照,永不听用了。”那我还能怎么着啊。
此时花果山的革命形势已远不如以前,一方面没有了独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另一方面,由于在取经路上与妖魔为敌,以前的一帮结拜兄弟也不见了踪影。加上头上戴了个紧箍,被别人拿住了罩门,悟空这次也没有了继续革命的想法,不过是过一阵逍遥自在的日子吧。也是,反正造反也不可能成功(有了紧箍咒,您说能成功吗),何必再让人抓住把柄,说他有反心?
与悟空相比,唐僧的情况就很糟糕了。虽然唐僧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妖魔不会因为他是“好人”而放过他。更可悲的是,黄袍怪竟然把他变成了老虎,还被宝象国朝中武将“一拥上前,使各项兵器乱砍”一通,如果不是丁甲、揭谛、功曹、护教诸神暗中保护,“就是二十个僧人,也打为肉酱”。之后,老虎被用铁绳锁了,关在铁笼子里。被妖怪打了倒是正常,唐僧竟被满朝文武当成妖怪,痛打一番。唐僧由此也得到一个教训:原来人与妖的分别并不简单,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光是苦口婆心地说自己是好人也是不管用的。
在取经队伍面临瓦解之际,白龙马说服八戒,让他请悟空回来。在八戒面前,悟空一开始表现得对回去不感兴趣。他领着八戒欣赏花果山的风景,品尝土特产,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他真不想回去了吗?当然不是。八戒一来,他就已料到唐僧有难,而且是八戒、沙僧无法解决的困难,这一次是非他不可了。但人是讲脸面的呀,当初被唐僧赶回来的时候,做死做活地不要我,八戒、沙僧在旁边一声未吭,现在哪能说回去就回去了,这也太不把自己当人了吧。回去自然是要回去的,但也不能说去就去。
八戒还有点急智,使一个激将法,把猴王气的大怒,说出如下一段话来:
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第三十一回)
这段话很值得分析,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是,猪八戒使出激将法后,悟空就决定前去降服妖怪、保唐僧取经。但看这段话,悟空的意思很清楚,他之所以要去降服妖怪,不是因为妖怪捉了唐僧,而是因为妖怪骂了他,这是对他不尊敬。他还说,捉住妖怪以后,还是要回花果山来的。捉妖是捉妖,保唐僧是保唐僧,这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他这话真真假假,可以做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他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找回面子,说漂亮话而已;另一种理解是:他这话里也有部分真实的意思,也就是说降服妖怪后,是不是要留下来,还要看唐僧的反应,看唐僧跟以前相比有没有变化。后一种理解听起来似乎更有道理,不过,我倒更倾向于前一种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后面接着发生的两件事。
由于这一部分在《西游记》全书中特别重要,所以我们慢慢道来。
孙悟空决意要去降妖,花果山的猴子慌忙拦住,希望他留在花果山,孙悟空说那可不行,为什么不行,他讲了两条理由:
小的们,你说哪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第三十一回)
第一条理由是,我与唐僧有师徒的名分,尽人皆知,师父有难,我怎能不去。第二条理由则纯属骗人,说师父当时就没有赶他回来,只是让他回去看看,散散心。他这么说,有那么一点为长者讳、为尊者讳的意思,是在帮师父隐瞒情况,言语中并没有怪师父的地方。此外,他一直自认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决非草泽间的普通人物,可以任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说师父并没有赶他回来,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
他对猴子们说,“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这就与他刚才对八戒说的降妖是降妖、取经是取经,一码归一码,捉住妖怪后我还要回来的话,完全对不上了。毕竟,他在取经队伍内的境况又不同了。现在情况很清楚,取经队伍少不了他,加上八戒又专程来请他,为他找回了面子,师父经过这次劫难,对他的看法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再回头去保唐僧,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由此也可看出,他对八戒说的话,面子上的考虑居多。
最奇怪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那大圣才和八戒携手驾云,离了洞,过了东洋大海。至西岸,住云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什么身子?”行者道:“你哪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第三十一回)
你看,师父命悬妖手,情况十分紧急,连八戒都急得不行,悟空却不忙,在经过东海时,非要下去洗个澡。不过他这次没有拿八戒开涮的意思,而是说出了一番大道理:原来他回来这几天,竟然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他身上有什么妖精气?他不还是以前那个孙悟空吗。回来后过的日子,与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在花果山过得日子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啊。那时手下还有两个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并结拜了六个弟兄,每天云来雾去地不亦乐乎,怎么不觉得身上有妖精气?如果说有妖精气的话,其实到现在为止,孙悟空身上一直都有,不过他以前一直没有意识到,没有把它当回事罢了。现在则有了很强烈的与妖精划清界限的意识,因此想去洗个澡,洗掉身上的妖精气。
“妖精气”在海里洗不洗得掉呢?当然洗不掉了。毕竟气是个很玄妙的东西,是一种关于精神气质的东西,不是衣服脏了,洗洗就干净了那么简单。孙悟空说师父是个“爱干净的”,这意思难道是说师父的观念很超前,像现代人一样很讲卫生,在荒郊野外也不放松要求;而且不仅自己讲卫生,还要求身边的人讲卫生?当然不是。这里的“爱干净”,对应的是唐僧赶走悟空时说的话,“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原来唐僧觉得悟空不是个好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竟耻于与悟空这样的坏人为伍,这可就与你的本事大小无关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悟空也了解了唐僧的价值观,这次到东洋大海中洗澡,其实更多的是做给自己看的,表达了要彻底改变自己,跟以前的自己决裂的决心。他也希望师父以后不要再嫌弃他了。这次洗澡,明确地传达出悟空不想再回花果山为王的意思。看来他杀完猎户时的“鼓掌大笑”,不过是强颜欢笑罢了。他这一弄,倒把八戒看得很感动,觉得自己以前真是错看了猴哥了。
自此,在孙悟空身上发生了一个最重大的变化,此后几十回中的经历,是孙悟空的转变最终得以完成的过程。
这一回,唐僧吃了亏,被变成老虎,好人当成了歹人,教训极其深刻,对悟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他从老虎变回人时,认出孙悟空,一把搀住,表达了这段时间的想念之情,说:“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师徒之间的心理差距明显缩小了。
有不少研究西游记的论者说,孙悟空本人体现了一种反叛的、伸展个性的精神,他没有丝毫崇拜权威的意识,放言无忌,嘲弄一切,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他曾诅咒观音“该她一世无夫”。还举孙悟空回花果山后打死许多猎户为例,说孙悟空皈依佛教之后,并无改悔之意。这些说法中所包括的证据就事实本身都是真实的,不过要用它们来支持其观点,却不大行得通。这个说法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孙悟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悟空对观音菩萨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说是有强烈的反差也不为过。我们不能用孙悟空某一时某一地对观音如何,就断定孙悟空如何如何,而需要具体考察这话是孙悟空在其心理变化的哪个阶段说的。
孙悟空与观音的第一次接触,是在观音寻访取经人的时候,当时,悟空对观音很有礼貌,前面已经说过,这里讨论其后悟空与观音关系的变迁。
◆起初并不太尊重观音
虽然当初为了从五行山下脱身出来,悟空对菩萨说话非常客气,很有礼数。不过,他对观音并无多少敬意,悟空表面上的尊敬,更多地是为了争取一个出山的机会。不久,悟空被骗戴上紧箍,了解到背后的主使人是观音后,悟空对观音的看法就颇为不好了。他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对观音十分不满,只是怕观音也给他念紧箍咒,所以没敢打上南海去。(第十四回)
在蛇盘山鹰愁涧,悟空与观音就取经问题进行了一番辩论和讨价还价:行者(对观音大叫):你怎么生着法儿害我!
观音:你这个愚昧的家伙,我救了你,你不感谢我,还好意思跟我闹。
行者:我怎么谢你?你把我放出来就行了,为什么哄我戴上紧箍,让那老和尚念咒?
观音(笑着说):这都是因为你不听话啊,戴上它,你才能真正入佛门呢。
行者:这件事就算了,这条孽龙被你放在这里成精,是怎么回事?
观音收伏白龙后。
观音:我回海上去也。
悟空(扯住菩萨不放):西天我不去了。路这么难走,要保这个肉眼凡胎,什么时候能到啊。说不定在路上把小命都丢了,还成什么功果。(这是悟空在讨价还价)。
观音(看来不下点本钱,这猴子要撂挑子还真不好办啊):你没信心怎能成正果,你可不要偷懒。这样吧,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实在有应付不了的局面,我亲自来帮你。另外,我再给你三根救命毫毛,关键时刻用得着。悟空得了这些许诺和好处,才谢了菩萨。说不定菩萨回去的路上还在想:这个猴头并不是那么难以应付嘛,稍微给点好处,思想工作还是做得通的。看来做思想工作,不是光讲大道理,有时还得有点具体措施才行。
这件事并不能使悟空对观音服气,想想也是,稍微要挟了两句,菩萨就许下了这些好处,说不定观音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只不过是能调动的权力资源较多罢了。
离开蛇盘山,下一站是观音院。在这里,悟空想出一个对付黑熊精的主意,就是让观音变成黑熊的道友凌虚子,自己变成凌虚子献给黑熊的一粒仙丹。这主意本来不错,菩萨也采纳了。不过,悟空出主意时说的话让人不爱听,他说:“菩萨若要依得我时,我好替你作个计较,……菩萨要不依我时,菩萨往西,我悟空往东,佛衣只当相送,唐三藏只当落空。”(第十七回)也就是说,如果您采纳我这个主意,那么一切都好说,可以轻而易举捉住妖怪。如果您不采纳我的主意,那么就对不起,拜拜了您哪。袈裟就只当是送给妖精了,唐僧取不取经也不关我的事了,大伙一拍两散。
你看他这话,对菩萨哪里有丝毫的敬意,领导您必须按我的办法来,如果是这样就算了,要不然我就不干了。有这么跟领导说话的吗?这到底谁是领导啊。如果搁在唐僧,肯定不吃他这一套,就等着念紧箍咒吧。观音倒没说什么,只是笑道:“这猴熟嘴!”真个就照悟空的办法做了。其实,这显示出的正是观音的自信,这个自信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上的。悟空会慢慢认识到观音的神通。观音并不急于现在就显给他看,否则那不成了与悟空较劲,卖弄本事了,观音才不会做这么没档次的事情。
◆对观音的认识发生变化
在降伏黑熊精的过程中,观音有意无意地向悟空显露出一项本事。悟空奈何不了黑熊精,找观音帮忙时,观音说,这事说起来是你不对。你先卖弄宝贝,把袈裟拿给小人看了;观音院的和尚放火烧你们时,你又故意弄风,使火势加大,还把我的留云下院给烧了;你现在“反来我处放刁”。菩萨讲了这么多,悟空从中发现了一点新信息,就是观音“晓得过去未来之事”,看来想骗菩萨是不行了,他慌忙向菩萨礼拜,说:“菩萨,乞恕弟子之罪,果是这般这等。”实际情况跟您说得一点不差,是我刚才没有说实话。观音在出发前,顺便又敲打了悟空几句,说:“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菩萨这不是在长他人的志气吗,她不过是说,你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不起眼的黑熊精跟你的本事都差不多,一会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悟空一开始对观音的心态,还是以感谢为主,毕竟观音把取经队伍内这少数几个正式编制给了他一个,也没有找他要任何好处,这个知遇之恩是逃不掉的。但要说他对观音的尊敬之心,应该没有多少,因为悟空敬的是真本事,他并没觉着观音有多大的本事。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对观音的神通有了新的认识。
在五庄观,悟空毁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他奈何镇元子不得,镇元大仙也不想为这事与悟空纠缠不休,只要悟空救活果树了事。孙悟空一开始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结果转了一通,见了蓬莱仙境的福、禄、寿三星,方丈山东华帝君,以及瀛洲岛九老,这些神仙按说身份也不低了,听了这事都直皱眉头,觉得太难办,他们对悟空闯祸的能力也惊叹不已。三星一开始还惊讶道:“你莫不是把他人参果偷吃了”觉得偷吃人参果就已是天大的祸事了,不成想,他竟把别人的灵根都断了。
悟空无法,只好转到南海求观音菩萨。悟空说:“……弟子因此志心朝礼,特拜告菩萨,伏望慈悯,俯赐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现在有求于人,对观音非常客气。菩萨的回答顿时让他生出希望:“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悟空不直接去找观音,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可能是觉得这事犯不着劳动观音;更可能是对观音的神通还有所怀疑。因此,当观音说她净瓶里的甘露水就能救活人参果树时,悟空怕不保险,还要问一句“可曾经验过么?”菩萨说,已经试验过了,没有问题,悟空这才放心。观音答应为他救活人参果树,悟空心情大好,对观音的尊敬程度进一步提高,到五庄观时:
却说那观里大仙与三老正然清话,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第二十六回)观音菩萨到了,悟空还先下来,让其他神仙出来迎接,礼数明显比以前周详了。
◆对观音死心塌地
(1)叮嘱八戒在菩萨面前要讲礼貌
悟空心中暗骂观音“一世无夫”,是在第三十五回,听说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观音安排下来的时候。没有多久,悟空就对观音彻底服气了。
这天,唐僧师徒来到“六百里钻头号山”,唐僧被盘踞在这里的红孩儿捉去了。孙悟空想用自己当年与牛魔王结拜兄弟之情打动红孩儿,让他放了唐僧。可红孩儿根本不买账,还说他满口胡说八道。这也难怪,五百年没有来往不算,关键是现在孙悟空都不觉得自己是妖怪了。何况唐僧已经到手,眼看就要吃到唐僧肉了,哪能说放就放了。
不放师父就罢了,看老孙收了你。可红孩儿本事十分了得。悟空差点在他手上送了性命,他对八戒、沙僧说:“这妖精神通不小,须是比老孙手段大些的,才降得他哩。天神不济,地煞不能,若要拿此妖魔,须是去请观音菩萨才好。”看这话,已明确承认自己不如观音的本领大了。但他现在的情形很惨,竟至于“皮肉酸麻,腰膝疼痛,驾不起筋斗云”,无法亲自去请菩萨了。八戒自告奋勇,悟空笑着说,你去也行,我要叮嘱你几句话:
行者笑道:“也罢,你是去得。若见了菩萨,切休仰视,只可低头礼拜。等他问时,你却将地名、妖名说与他,再请救师父之事。他若肯来,定取擒了怪物。”(第四十一回)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要如此郑重其事呢?原来是叮嘱八戒注意礼貌,见了菩萨,千万不要抬头看,低头拜见就行了。也不要乱说话,有什么事,菩萨问起来再说。这可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现在孙悟空不仅自己讲礼貌,还要求身边的人见到菩萨也要讲礼貌。不看上下文的内容,光把叮嘱八戒的话拿出来看,我觉得就算唐僧本人也不过如此了。悟空对观音的本事也十分有信心,认为只要观音肯来,一定能降服红孩儿。
(2)亲自请观音:执弟子之礼
没想到红孩儿变做观音的模样,把八戒给骗了。没办法,悟空只好亲自出马。
悟空来到菩萨所在的南海普陀落伽山后,“端肃正行”,一脸严肃。观音手下的二十四路诸天迎上来说:“大圣,哪里去?”孙悟空先向这二十四路诸天行礼(还给守门的行礼,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说要见菩萨。诸天说,你先在这等一等,我们去通报。虽然事情紧急,孙悟空还是耐心地等待。孙悟空以前想去什么地方,好像都是直接往里闯的,现在怎么这么好说话?
观音传话让进去,悟空于是“敛衣皈命,捉定步,径入里边”走之前先还整整衣服,见到菩萨“倒身下拜”。说话也是以下对上的口吻,是“上告菩萨”。悟空说了红孩儿假扮观音之事,观音听了,心头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吓得悟空“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好像他犯了什么错似的。他以为菩萨是在发脾气,其实菩萨另有他意。
一会,一只乌龟从海里把净瓶驮了上来。观音让悟空把净瓶拿上来,可悟空“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竟然拿不动,于是上前跪下说,这瓶子弟子拿不动。按悟空的想法,现在之所以拿不动是因为自己受伤了。其实,观音是有意卖弄本事,挫一挫悟空的骄气。观音说:“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哪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以前是个空瓶子,你自然拿得动了,现在里面装了一海的水,你什么时候能拿动这么重的东西?看我就不同了。只见观音“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这是多么巨大的实力差距,孙悟空看了,心里只有佩服的份①。
①其实,观音也不一定就有那么大的力气。驾驭法宝,可能有个什么口诀之类的。要不然,山神的本领也不大,怎么能把山也移动了呢?看来观音的表演中也有水分。
出了观音的洞口,前面就是南海。观音说,悟空过海去吧,悟空说,还是请菩萨先走。观音说,还是你先走吧。两人这么让来让去是什么意思呢,悟空怎么不听菩萨的话了呢?只见悟空磕头说:“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原来是这么回事,觉得架筋斗云的姿势不雅,撅着屁股不好看,生怕对菩萨不礼貌。唉,学本领的时候,光顾了实用,忽略了武功的风度问题,当时哪能想到这么多啊。在这种情况下,菩萨用一叶莲花瓣,一口气把悟空吹过了南海。悟空笑道:
“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第四十二回)
从这一段悟空的表现看,通报、下拜、上告、侍立、跪下说话、合掌说话、口称弟子、不敢在观音前面施展筋斗云等等,对观音是恭敬得不能再恭敬了,完全是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他当年对菩提祖师也没这样。悟空的态度显然不是装出来的,他并不是在拍菩萨的马屁,而是真实想法的流露,所以整个过程都很自然,并不做作。这一次,悟空对观音是彻底服气了,不过,菩萨显出的手段也确实非同一般啊。
收伏红孩儿后,悟空对观音十分尊敬,没有因为降服妖怪后的喜悦而乱了分寸。当菩萨对悟空说“你如今快早去洞中,救你师父去来!”时:
行者转身叩头道:“有劳菩萨远涉,弟子当送一程。”菩萨道:“你不消送,恐怕误了你师父性命。”行者闻言,欢喜叩别。(第四十三回)
悟空要送菩萨一程,菩萨说不用送了,他们就此分别。告别时,悟空竟然是“叩别”,对观音尊敬得无以复加,这与电视剧中孙悟空给我们的印象实在是相去太远了。
(3)鱼篮观音
第四十九回,唐僧师徒在通天河受阻,悟空请观音前来捉拿妖怪灵感大王。灵感大王本是观音养在莲花池中的一条金鱼,因为每日“浮头听经”,修成了手段,后来随着海潮泛涨,走入通天河,在此成精。观音亲自出面把它收伏,收伏此怪后发生了一件事:
行者道:“菩萨,既然如此,且待片时,我等叫陈家庄众信人等,看看菩萨的金面。一则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菩萨道:“也罢,你快去叫来。”那八戒与沙僧,一齐飞跑至庄前,高呼道:“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 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这才是鱼篮观音现身。(第四十九回)。
这段话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悟空等人的做法似乎很正常。实际上,正因为悟空在这里的表现太正常了,所以就不正常了,因为悟空可不是普通人。按照悟空以前的性格,不作势要举棒打死妖怪就不错了,至少也该上去问一个管束不严、失察的罪名。可他倒好,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不问任何人的责任,惦记的却是传扬观音菩萨的名声。这观音真是做了一笔好买卖,本来是管理松懈、工作疏忽放走了金鱼,现在却在此留下了鱼篮观音的光辉形象。我们只能感叹陈家庄众人的好脾气,这些年被灵感大王吃去了不少童男童女,竟然转眼就全忘了,只知道对观音顶礼膜拜。
悟空没有上前问观音一个失察的罪名,表明他与刚踏上取经路途的时候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区别。当发生了灾害与危难时,悟空对于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已经不那么上心了。正是悟空借机让陈家庄众人看一下菩萨金面的主意,马上使坏事变成了好事,使整件事情落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么好的宣传创意,八戒、沙僧就想不出来,看来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观音的鱼篮之像,后来在第五十五回又出现了一次。唐僧师徒碰到蝎子精。悟空正觉得妖怪难以对付,只见一个老妈妈儿,左手提一个青竹篮儿,自南山路上挑菜而来。悟空认出是观音菩萨,叫道,“兄弟们,还不来叩头!那妈妈是菩萨来也。”于是八戒、沙僧纷纷下拜。孙悟空则合掌跪下,叫了一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观音见他们认出自己,便踏祥云,起在半空,现了真像,原来是鱼篮之像。这次悟空又把观音的全称给叫出来了,他这么称呼时的心情,与在五行山下时有很大不同,因为此时,他并不太有求于观音,这个称呼是出于真正的敬意。
在真假美猴王一节,悟空再次被唐僧赶走。这一番,他没有回花果山,也不去东海找龙王,而是架起筋斗云,起在空中,不知往哪去才好,愣了一会,才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想找观音评理。见了菩萨,悟空“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有满腔委屈要向人诉说,可见观音此时在他心目中地位之高。他放眼世界,觉得观音才是唯一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也是可以为他做主的人。
从五行山脱困以后,悟空的主要工作是保唐僧取经。取经行动是一个怎样的事业呢?从表面上看,这事非常简单,就是佛祖为了帮助南赡部洲的人民,决定把佛教经书这一强大的精神武器交到他们手中。孙悟空的使命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取经人的安全。
悟空一开始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但在莲花山降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这两个妖怪的事,促使他对取经行动的目的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这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很难缠的两个妖怪,本事不弱且不说,而且手中的法宝超多,每个法宝都很厉害。悟空与妖王斗智斗勇,好不容易基本靠自己的本事拿住了妖怪,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得不令他深思的事情。原来,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不是一般的妖怪,而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一个是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看银炉的童子。悟空对太上老君很生气,说:“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悟空说得理直气壮,可老君一点也不觉得理亏。原来其中另有文章,这两个童子下凡,与奎木郎、青毛狮子等人的下凡大不相同,这是一次组织上委托神仙化装成妖怪对取经队伍进行考察的行动。
老君把其中的底细向悟空做了更详细的交代,说:“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他一句话就把观音给“卖”了。而且,这事老君开始还不同意,观音借了三次,他才肯给。老君这话,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哪。
悟空听了,自然很不高兴,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第三十五回)
观音的做法也很有意思,一方面,当取经队伍在西行路上遇到困难时,她不吝出手相助;另一方面,她又唯恐取经队伍在路上的困难不够,还人为地制造了很多困难。观音的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呢?并不矛盾。观音帮助取经队伍是真心的,给他们制造障碍也是有意的,不过是服从于不同的目的罢了。观音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要确保取经队伍到达西天;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取经队伍到达西天的过程太顺利,还有利用这个过程考验他们的考虑。进一步说,如来与观音的目标不仅在于考验取经人,还试图通过取经行动来改造这几个人。要想同时实现这几个方面的目的,做领导也不是一般的难啊。
反过来想,悟空一开始对取经行动目的的理解可能仅限于上面的第一层意思,即保护唐僧顺利到达西天。悟空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老君的话肯定会促使他思考取经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一个筋斗就可以到达西天,举手之劳就能把经书送到东土,却偏偏要保一个肉眼凡胎的和尚,还要一步步行来。如来他们到底想通过取经行动达到什么目的?特别是,观音他们要考察的到底是谁,是唐僧还是悟空。显然,派再厉害的神仙下来做妖魔,也起不到考察唐僧的效果,反正他总是一开始就被妖怪捉住,然后关在那里,吓唬说要吃他的肉。如果说组织上有考察孙悟空的意思,那又要考察他什么呢?是考较他的本事,还是看他的忠心,还是别的什么?不管怎么说,这一思考对于他此后的行为方式肯定会产生影响,他与妖怪的作战模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果悟空想明白了取经行动是怎么回事,他对于神佛界的游戏规则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我们在取经路上看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人情的泛滥。这与孙悟空以前接触的东西区别很大。孙悟空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当初也做过齐天大圣,在天上呆了差不多有半年,见了不少人物。但前期他只是东游西荡,后期主要在看管蟠桃园。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等方面,对于人情世故、官场规则的认识极为肤浅,以为光有本事就行了。早先他信奉的主要是强者为尊的逻辑,未能认识人情世故及关系网的巨大作用,认为那些东西都是虚的,只是“软实力”,关键时刻还得靠“硬实力”说话。
在取经途中,一方面他意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发现,动用天庭力量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也看到了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徒弟和取经队伍中本事最高的人物,许多复杂的关系都是他直接参与处理,特别是老君的点拨,使他逐渐开了窍。加上他本身天纵聪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西天路上人情泛滥的情况是很惊人的。取经队伍出发不久,就在黄风岭遇到黄风大王。这黄风大王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偷吃了琉璃盏内的清油,畏罪潜逃,被如来发现,交给灵吉菩萨关押。灵吉不负责任,未能严加看守,让黄风大王逃出,在黄风岭作怪。后来在灵吉菩萨的帮助下,收伏了黄风怪。悟空要举棒打死他,却被菩萨拦住道:“大圣,莫伤他命,我还要带他去见如来。”原来黄风怪虽是罪犯,但好歹是个灵山户口,不能随便打死。菩萨又说:“我拿他去见如来,明正其罪,才算这场功绩哩。”把他交给如来,才可以显出孙悟空你的功绩呀,不然,你可能还是有过无功。所以,悟空还要感谢灵吉菩萨的处置。后面的事情就更多了,我们试举几例:
◆与镇元结拜
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受八戒怂恿,偷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后来这事越闹越大,悟空索性把大仙的人参果树给毁了。这事的起因不过是一件小事,本来悟空等人偷吃人参果不对在先,结果又由于悟空的脾气,小事闹成了大事。
镇元大仙与悟空经过一番交锋,最后与悟空达成协议。大仙主动提出:“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悟空笑了: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不过是赔你一棵树嘛,好说好说。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这件事于情于理都是悟空、八戒不对。但镇元子最后不过要他们把树医活。其实镇元大仙也是没有别的选择。要说破坏取经大业,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大仙的这个选择,也是以孙悟空的实力为基础的,镇元大仙虽然不惧孙悟空,可拿他也没有好的办法,紧箍咒可不是人人都会念的。另外,如果真要把树医活,以孙悟空的本事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这考较的不是悟空个人的本事,而是他社会活动能量的大小。
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观音出面救活了人参果树,悟空与镇元结为兄弟。镇元大仙敲下十个人参果做了个“人参果会”,招待众仙(他心里可能在说,我苦命的人参果啊),悟空又白吃了他一个人参果。
从对这件事的处理看,镇元大仙的气度是不错的。但实际上,整个事情的处理,都是从人情出发的。没有人搬出法律条文,说唐僧师徒偷窃大仙的私有财产,应该如何如何处理。清风、明月发现人参果被偷后,不过是跑来把唐僧师徒臭骂了一通,丝毫没有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意识。镇元大仙回来后,也试图依靠自己的暴力手段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也没有想到要运用法律的、制度的手段,就像当初龙王、阎王那样到天庭去告御状。他虽然说,“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但实际没有一点要到西天告状的意思,而是说,就算到了西天,理还是那么个理,你必须还我人参果树。
看来这神仙之间的秩序,主要不是靠法律、制度来维持的,碰到事情,该怎么解决,主要靠大家各显神通。悟空从这一事件中,也体会到了朋友多的好处。
我的更多文章: 三国所有人物介绍二(2014-08-05 13:44:41) 三国所有人物介绍一(2014-08-04 07:41:14) 水浒全书(2014-08-03 10:34:55) 皇帝姓氏(2014-08-02 08:06:54) 中国皇帝(2014-08-01 08:30:27) 七十九、孙悟空是无性神猴原因(2013-11-14 19:38:34) 七十七、唐僧的生死劫(2013-11-14 16:49:50) 六十九、妖怪的亲情(2013-11-09 12:46:15) 六十六、如来送给观音的紧箍儿(2013-11-08 10:53:45) 六十五、阎王的棋局(2013-11-08 08:29:34) 分享:1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29)┊ 评论 (0)┊ 评论 (0)┊ 收藏(0) ┊转载转载(1) ┊ 喜欢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八十五、解码西游记03后一篇:八十七、解码西游记05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蓝色的原野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匿名评论 发评论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八十五、解码西游记03 后一篇 >八十七、解码西游记05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