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对2014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情况、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为进一步提升人们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即日起,本版将根据《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所提到的新变化和趋势,针对老年人用药安全、儿童抗感染药用药安全、心血管病用药安全和注射剂使用等进行深度报道。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2.8万余份,比2013年增长0.8%。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涉及65岁以上老年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19.9%,较2013年升高2.1个百分点,且自2009年以来,这一比例持续上升;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报告比例更高,占到27.3%。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也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保护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且急迫。如何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老年人是最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
据了解,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逐渐老化,导致各系统功能逐渐降低。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等下降,使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下降;而肝肾功能的衰退,则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用药种类比较多,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老年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下的人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而60岁以上的人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每增加10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就会增加3.3%。另一统计资料显示,在住院患者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约为3%,其中60岁以上者占40%,发生率高出青年组15倍。
“老年人是药品不良反应最易受害的人群,大约1/3的与药物相关的住院病例和1/2的与药物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上海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金贤认为,老年人感觉迟钝,主诉较少;而且药品不良反应又常常很难与病情本身的恶化鉴别开来。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梅清华提醒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8大类会导致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的药品:降压药物如美托洛尔、特拉唑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降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奋乃静等,抗抑郁症药物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硝西泮)、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利尿药物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如阿米卡星等。这些药物服用后,会使患者的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受到影响,一般人群对此能“扛得住”,但老年人却不一定能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