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珂川透、蔷薇小路棘麿、青井久利、中河通、宇田川兰子……这些都是同一个作家的笔名,不过我想你更熟悉的,应该是鮎川哲也这个名字。
他本名中川透,出生于东京,在中国的大连长大成人。1950年,他以“中川透”为笔名写出《佩特罗夫事件》,获得《宝石》杂志举办的“百万圆推理征文”长篇项目第二名。
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也就是在这部作品中,鲇川哲也创造了鬼贯警部,这位日后将活跃于在他故事中的名侦探。 但是,由于只兑现了部分奖金,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从此与“宝石”杂志关系恶化,他的作品也被这个当时最大的侦探小说专门杂志全,面,封,杀!
1955年,讲谈社的大手笔《新作侦探小说全集》开始运行,第十三卷是面向社会征集新人的作品。鲇川哲也以《黑色的皮箱》应征,在与藤雪夫的《狮子座》、鹫尾三郎的《栖身酒藏的狐》展开了争斗,最终一举夺得了这第十三把交椅。从这部作品开始,作者使用了“鲇川哲也”这个名字,以后再也没变过。1956年,以鲇川哲也为笔名发表了长篇《黑色皮箱》,声名大噪。此后便一直使用“鲇川哲也”做为笔名。【友情提示:鲇川哲也的名字大家可不要读错啊,“鲇”这个字念作“nián”,千万不要念作“zhān”啊,会被人耻笑的!
1957年,经营状况恶化的“宝石”杂志,为了重振雄风,聘请了江户川乱步担任主编,鲇川与“宝石”杂志也尽释前嫌,作家之路开始通畅。1960年发表鬼贯警部的长篇探案《黑色天鹅》与《憎恶的化石》。同年获颁第十三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也就是后来的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至此,鮎川哲也作为本格推理作家牢牢得站住了脚。即使在后来排斥本格推理的年代里,他也矢志不渝地坚持创作本格推理。他的鬼贯警部系列、星影龙三系列等作品深受本格迷的喜爱,有很多其狂热的崇拜者。他是热心于文集的编著,主编过铁道推理、怪奇小说……他注重挖掘人才,推动“幻影城”杂志社发起了《寻求幻之侦探作家》的计划。1991年发表了三番馆调酒师系列短篇《莫扎特的摇篮曲》后,他再未有作品问世。2002年9月24日的下午五时许,在神奈川县鎌仓市的病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是一个被忽略的大师。有推理死忠粉说过:走得夜路多呀总会见到鬼,鲇川大师呀么我还是爱你呀!当然,赤裸裸的表白背后是他推理的缜密。今年是鮎川哲也大师的忌日,小编就把他的书单做个整理推荐给你。当你的复仇之种深埋心底静待其生根发芽的时候,整个推理的逻辑和节奏也会完全随着他的节奏而上下起伏。不过,说到鮎川哲也最牛逼的是,当你看到某嫌疑人掏出列车票作不在场证明的时候一定会宛然一笑——一定是这货了没跑。
《紫丁香庄园》是日本殿堂级推理经典,是一代宗师鲇川哲也重量级代表作。自从七位艺术大学的学生住进紫丁香山庄后,平静的庄园突然掀起令人措手不及的腥风血雨。第一位遇害的是当地的居民,死者身旁扔着象征死亡的黑桃A。第二位牺牲者却是入住紫丁香山庄的学生,尸体身旁的黑桃2那么刺目!接着,伴随着黑桃3、黑桃4、黑桃5,悲剧不可抑制的延续着。
2憎恶的化石
私家侦探汤田真壁死在一家高级旅馆里。动机不难揣度,但一夕之间冒出十二名嫌疑犯,警方细细排查,发现所有的不在场证明都成立,调查回到原点。接手的鬼贯警部从一名女性证词中找到一丝头绪,这次,陷入瓶颈的鬼贯警部能成功驱散迷雾吗?
皮箱中的腐尸是警部大学时代的同窗,警方掌握的线索都指向了凶手是鬼贯警部的大学同学近松。近松的妻子反驳自己的丈夫绝不可能杀人,同时警部竟然发现黑色皮箱的主人还是自己大学时代的同学 ……
两只形状相同的黑色皮箱,两件疑云密布的命案,隐藏其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