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从课前、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几个方面阐述了混合教学模式在“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及实践过程。实践表明,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很好解决“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效果更优,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综合运用,非常适合于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教学改革;运输技术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武慧荣(1980-),女,山西运城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讲师;邓红星(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DGY2011-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02-02
一、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概况
“运输技术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1]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将课程划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和理论应用模块2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应用模块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完成教师给定的工程项目。[2]该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适合于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教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理论部分教学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学时,同时构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整合了课程的所有内容。因此,学生在课程的最后两周开始项目实施,实施过程都是在课下进行。这种模式下,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与教师沟通并解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几轮教学下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混合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等。这要求一方面要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快课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根据课程性质,合理确定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综合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3,4]既能够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优势,又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线延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不同,混合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理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过程,并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取得平衡,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不同学习环境,应用信息技术实现部分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通过网络视频提前学习课程内容,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则通过项目实施在课堂中与同学、老师一起完成。
三、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实践
根据“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前期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基础理论模块的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现金流量构成及其估算、运输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部分内容在教室上课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不确定分析、运输项目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运输项目综合评价与决策、运输项目后评估、运输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则通过微课、微视频的方式在课下完成知识传授,课堂时间主要完成工程项目,实现知识内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设计
(1)教学视频制作。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完成。课下学习过程需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间长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视频一定要制作精美,短小精悍,吸引力强,并能够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及关键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一过程教师要熟练掌握一些软件的应用,如ispring软件,以微课、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
(2)明确课程目标,提出问题。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布置作业、提出问题、设置讨论主题等,问题及作业的数量、难易程度要设计合理,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完成作业,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在线教学交互,学生通过留言板等交流工具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形式和学习的速度。
2.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因此,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课程性质,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达到“明其理,知其用”的目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的互相探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单向传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共鸣。
(1)教学项目构建。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中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当前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经验相结合,达到应用原有知识、掌握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中提出的问题,以项目的方式整合相关学习内容,构建不同工程项目。(2)成立项目小组。根据混合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为一项目团队,设立小组长。项目小组选定项目任务后,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描述项目任务等内容,教师随时提供咨询和建议。
(3)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将项目分解,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在项目逐步实施过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争辩等形式充分论证相关问题,进行协作式整体研究。在课堂环境中完成项目,小组每个成员参与项目实施,便于与同组人员沟通、交流,并随时检查自己思路是否正确,获取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师监控指导。在课堂项目小组学习中,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环境的优势,实时监控和指导项目进展,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在课堂中观察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及进步程度,并为每个小组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5)项目成果交流。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研究之后,形成项目成果,以研究报告形式体现,并制作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汇报、答辩,交流项目学习体验。教师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项目实施情况,评议学生的项目方案及工作过程,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感。
3.学习效果评价
科学的评价考核是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很大不同。[5]学习效果评价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有效结合。结合混合教学及项目驱动教学的特点,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由任课教师、同学及学生本人共同完成,采用作业、项目考核及期末考试的多维度、多主体、全过程考核方式。
作业主要考核学生课前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能力,所占比重为10%。教师根据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提交的学习收获总结、提出的思考问题、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以及在交流平台上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讨论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打分,以此作为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综合得出该项最终得分。
项目考核所占比重为20%,采用项目组间互评、项目组成员间互评、教师评定以及个人自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分方式。答辩结束后,首先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根据研究报告和汇报答辩对该组整体进行打分,给出该组的平均得分;该组每个学生的个人得分由组员之间互评、学生个人自评初步给出,老师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及进步程度给予适当加分(0~3分),以鼓励基础较差但通过项目学习取得较大进步的同学。每个学生该项的最终分数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综合计算得出。
四、结束语
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互补优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网络在线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为项目教学法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在课堂环境中完成工程项目,小组同学有更充足的时间对项目讨论、研究,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全面监控和指导。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够很好解决“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达到学生学习效果最优化,与项目教学法综合运用,非常适合于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隽志才.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武慧荣,邓红星.“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67-68.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4]侯建军.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108-111.
[5]罗冬梅.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