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詹姆斯 于震
滤镜的作用
虽然我们身处一个超级数码后期的时代,一张没有经过数码加工的作品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给别人看,
但是直接拍摄出一张更好的作品,或者说拍出一张更适合简单后期的作品还是每个摄影师梦寐以求的事情。
摄影师通过灰镜也叫减光镜(ND)可以自如的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通过渐变镜可以克服各种大光比环境,
通过偏振镜可以得到更蓝的天,更白的云,还有那个神秘兮兮的反向渐变镜可以让日出日落变的更美。
通过合理利用滤镜,我们可以在相机的液晶屏后当场看到拍摄效果,
这个也是最充分的利用数码相机即时回馈。
对于我这种常年行走在世界各地,并没有太多时间充分后期的摄影师来说,
滤镜让我把平凡的景色化腐朽为神奇,拍摄出现实中不存在的真实景色。
自由的控制曝光时间
通过选择不同单位的灰镜我们可以在任何光线下自由的控制曝光时间。
十档灰镜
十档灰镜可以让我在大白天依然可以实现30-60秒的超长曝光,在旅行摄影中显得特别重要。
在旅途中的因地制宜拍摄大片是每个人希望的,出去一次不容易,能抓紧每一分钟拍摄都是大家期望的,
我不赞同但是可以理解。不是每个人都定位成为摄影师的,更多人的只是想拍的开心,拍的比一般人好而已。
所以利用在旅途中也可以拍出令人叫绝的风光片。
图一:悉尼歌剧院
在悉尼的蓝天白云下依然可以获得 60秒的长曝光曝光,得到干净的前景。
六档灰镜
六档灰镜更多用于日出后日落前的风光摄影黄金时间,如果你专注于拍摄日出日落的美丽光线,
那你值得拥有一块。
图二:索兰托的海洞
日落前十分钟,前景有很多依依不舍的游客手机到此一游,
我使用六档灰镜的到30秒曝光基本模糊了不算多的游客,仔细看可以发现人的依稀影子。
三档灰镜
三档灰镜可以用于日出前与日落后,也可以用于喜欢堆叠模拟长曝光的摄影师。
经常用于实现1秒左右的曝光。
模拟长曝光时,同样模拟10秒钟的长曝光效果,你拍摄100张0.1秒堆叠难度肯定大于13张0.8秒,
不仅仅是节省了快门,更节约了后期堆叠的处理时间。
克服大光比环境
渐变镜可以弥补相机CMOS原生宽容度的不足,在拍摄前期解决亮部过曝、暗部死黑的问题,
渐变镜是风光摄影中使用嘴频繁的滤镜,也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使用渐变镜,岩石欠曝,暗部出现死黑
使用0.9硬边渐变镜,岩石光泽油亮,暗部依然有细节
喜欢渐变镜的理由:
我是一名严肃传统的摄影师,拍摄过程中摆弄滤镜获得更好的影像,给了我极大的成就和满足感,
不需要繁琐的包围曝光,后期也不需要强大的各种蒙板合成工具,
简单单单的传统调整就可以获得一张好作品,我享受这种美妙的过程。
反向渐变镜
风光摄影大师的秘密武器,展现极致的日出日落,反向渐变镜类同于渐变镜,
区别在于渐变镜是越往上越黑,反向渐变镜是靠近中部最黑,左图是反向渐变镜,右图是传统软边渐变镜。
反向渐变镜很多时候可以取代硬边渐变镜,下面是使用反向渐变镜的原片效果对比,很直观。
不使用渐变镜,单张六档灰镜 25秒曝光的原片
0.9反向渐变镜加六档灰镜 30秒曝光
偏振镜
消除反光还原色彩是最主要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后期手法可以替代,所以包里被一块偏振镜在很多场合都会用到。
新西兰北岛汤加里罗火山区的翡翠湖,偏振镜轻松的拍出了湖水原有的翡翠绿。
国家地理杂志建议摄影师随身带着偏振镜,尽量使用偏振镜以求得到正确的色彩。
不使用偏振镜,湖水泛白,白云底部的蓝天泛白
使用偏振镜,湖水纯净的绿色,蓝天也略蓝
随着后期科技的不断进步,滤镜已经不是完全不可取代的工具,
也许有一天滤镜会和胶片一样被沉入箱底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
但是在现阶段滤镜还依然扮演着风光摄影最重要的角色,每时每刻撰写着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