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术语(概念)是命题者在题干中经常采用的具有很大干扰性和迷惑性的术语。学生若不把握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不明其具体指向,就会因审题不准而失分。这组术语从总体上看也不是并列的,存在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表达技巧”“写法”的提法比较笼统,主要立足诗词的整体写作技巧,因此答题角度可大可小,既可着眼整体分析,也可就局部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提法是针对诗词整体或局部作比较具体的分析,考试中大多表现为对局部的分析理解。这三个术语隶属于“表达技巧”范畴。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来创造生动、鲜明、具体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特殊艺术效果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包括表现手法类、表达方式类、修辞手法类三大分支。
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表现方法,是指诗词在整体或局部上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之具有感染读者和审美效果的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针对诗词局部效果而言的,大致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表现手法是高考中频频考查的内容,也是今后此考点命题的方向。
表达方式又称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规律和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主要着力于诗词整体语言运用形式。诗词中常采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学生很容易把它跟“表现手法”混淆,二者区别在于:表达方式主要是从语言表达角度来说的,它与体裁特征有关;而表现手法主要是从表达效果来说的,它与诗词的题材和构思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在具体的诗词中,表达方式相对单一,而表现手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都是服从文体和表达主题的需要,在诗词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传情达意的。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二、修辞手法: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句子而言的。包括比喻、比拟(比兴)、对偶、夸张、双关、借代、互文、设问、反问等。
1.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作用: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对于比喻,我们尤其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是一种相似联想。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是根据立意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比喻的理解,必须考虑到诗歌的主题。
2.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简言之,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事理并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叫做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如火炬象征光明,乌云象征黑暗,松柏象征高洁,雄鹰象征勇敢等等。
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又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比喻与象征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前者只限于修饰语句,后者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3.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比拟与比喻不同:(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2)比喻中喻体(作比的事物)都要出现,比拟中(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
4.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5.设问: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又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7.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再如辛笛《风景》中的"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而后一句的"新"与"旧"则显露出同一对象本身的反差,恰当地形容了被迫当壮丁的士兵命运何其悲惨。
8.对偶:对偶也叫对仗(古代持兵器保卫贵人,都是左右成对,名仗,后来成为仪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五言律诗中的第五、六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七言律诗中的五、六句。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律诗中的第二联(三、四句)和第三联(五、六句)都必须是对偶句。这两例完全符合严对的要求,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讲究平仄相对和词语的对仗,所以多用严对。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从上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对偶,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者由假设关系相连,后者是承接关系。
9.双关: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例如:
①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谐音双关,指“怜子”,“爱你”之意。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的音:“泪”字语义双关,明指蜡泪,暗指相思之泪。
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谐“情”的音,实指情思。
10.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用了这种手法。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11.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12.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3.反问: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4.移情。就是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诗人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的手法,即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以人度物,寄情于景,托物抒怀,是移情的重要特征。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又如,陆游为悼念表妹唐婉而作的《沈园》二首,历来脍炙人口,感人至深,其实是移情手法的特例之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是陆游被迫与爱妻唐婉分离又邂逅相遇的地方。唐婉曾在这里设宴招待他,陆游悲愤不已,题《钗头凤》于壁。未几,唐婉抑郁而终。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凭吊遗踪,悼念亡人。但见:夕阳西下,暮色凄迷,城上画角声哀,沈园已非昔日光景。唯有池边柳犹在,桥下水仍流。又值暮春时节了,可自己心上的人儿呢,却早已长眠于九泉之下,再也不能来桥头倚栏照影了。梦断香销,人去楼空,何等凄凉!其实,斜阳、池台、柳树、绿波本自然景物,无所谓伤心与否,可在陆游笔下却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感情效果。
这种描绘手法,在古人诗歌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的。如:
花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依旧依旧,人与绿波同瘦”(秦观)、“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姜夔)、“一去姑苏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开”(姜夔)。
禽鸟:“隔花啼鸟唤行人”(欧阳修)、“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李清照)、“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山水:“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
月亮:“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 泌)、“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与谁同坐明,明月清风我”(苏轼)。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花溅泪,鸟惊心,山有意,月有情,皆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把自家的情感移注于景物之上,赋无生命或曰无感情的自然景物以心理活动,并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们的共鸣,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这便是移情手法的妙用。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15.移就
(1)定义:移就是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
移就移就是在特殊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
作用:从语言逻辑上看,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2)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好像有点与拟人和拟物类似。
A.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
例1: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
例2: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样子,有“脉脉含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词句,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水”。
例3:陆游《过采石有感》中“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
例4:唐弢《琐忆》中“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句中,“倔强”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现在却用来修饰“头发”,正是这种临时性的搭配,把肖像和性格沟通起来,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B.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
例5: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句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这里“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却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
例6:峻青《海滨仲夏夜》中“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句中“晚霞”原不会“燃烧”,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
例7: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3)使用“移就”的好处。
A.移就使文句更简洁生动。
如茅盾《子夜》:“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由于移用“铁青色”来修饰“苦闷和失望”,就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勾通起来,省去了分别去写肖像和心理的许多笔墨,使文句显得更简洁生动、深刻有力了。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用“懒洋洋”来修饰“筷子”,通过这种巧妙的移用,来表达晚辈们对荠菜感情之淡漠,从而表现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B.移就使语句表达力更强。
李瑛的长诗《我的中国》中,写“南京大屠杀”之后有这样的诗句:“历史/倚着愤怒的废墟/站在地狱的门口/以热血/一次次淘洗我们/黎明前的祖国”,其中“愤怒的废墟”就用了移就,连“废墟”也在“愤怒”,可想而知,这些经过高度凝缩的诗句,蕴含了如何深不可测的潜在的力度,更具有了如何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样在这首诗中,写十年动乱时诗人用了“忧伤的云”、“窒息的河流”等诗句,通过对具有忧患意识的意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思考,对十年动乱的深刻反思。
C.移就给人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诗意。
词语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用得合适就是好。移就是词语创造性的活用,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往往能够给人以无穷诗意。如“学生们举行中秋联欢会,操场上燃起了欢乐的篝火”一句中,“欢乐”修饰“篝火”,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想到操场上熊熊燃烧着的篝火,想到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想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它比罗嗦的一大段描写更管用。还有如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苍白的日子”、“消瘦的日子”、“滚烫的话语”、“温情的茄子”、“浅浅的虫鸣”、“沉默的绿意”等等,这些看似有语病的组合,却往往能唤起我们的想象,传达丰富的情感,给我们以无穷的诗意。
总之,移就看似词语的错用,但正是这种错位,错出了一种美丽,错出了一种诗意,产生出无穷的艺术张力,起到了出奇制胜的好效果。灵活使用词语,是词语使用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写作时不妨尝试着“移就”一番。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16.拈连:就是指借助上下文的语义关连,把上文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手拈来,巧妙地用于下文本来不相配的乙事物上的修辞方式。
用处:它常常是把适用于具体事物的动词用于抽象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举例:“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是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拈连与移就的异同:
相同点:“拈连”与“移就”都属于词语的移用
区别:(1)拈连以上下文的关连为条件,而移就不以上下文语义关联为条件。
从上面例句可看出,前文的“承担战争”、“承担艰辛”是正常搭配,在末句中,构成拈连的两个词语“承担”和“离情”间的搭配,孤立地看是不合常规的,没有前面两句,这一句就不能成立。
(2)用来拈连的词语一般是谓语动词,而移就所移的一般是修饰语。
(3)拈连往往借助上下文联系,将上文描写具体事物的词语拈来,用于下文的抽象事物,而移就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只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植来修饰乙事物。
17.主客移位(对写)
所谓"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例1: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天宝十五载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入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的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深的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意味隽永。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全诗之情,虽缠绵悱恻而不衰飒颓唐。
例2: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有人评说"主客移位"是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借景抒情,并使主客移位,通过对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例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往今来,漂泊异地的游子,羁縻他乡的旅人,读这首诗时,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它的质朴、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同时,也来自于它的超乎寻常的“对写法”。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作者采用了另一种方式,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例4: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婉曲含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之所以“愈有意味”,就因如此。
例5: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18.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互文的分类
A.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B.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a.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又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b.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C.隔句互文:就是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又如《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2)在古诗词中的表现形式
其一是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一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这是其在结构上的特点。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呼应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3)经典再现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归有光《项脊轩志》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三、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二)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情景交融
①按抒情方式分:
A、触景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告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B、借景抒情:
先景后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以景结情: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先情后景,以景衬情,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如: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是一首写早春晨景的词,“漠漠轻寒”是作者的感受,渲染了楼上孤寂的气氛。接着句句写景,最后一句,写飞花似梦,细雨如愁,作者巧用反比,以情喻景,借景写情,此时诗境之中,情景浑然玉成,臻至一个情景高度统一的意境整体。
C、缘情布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因而其中的景着上了诗人特定的感情色彩。
如: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衬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荡漾的境界中。
D、寓情于景: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
如: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E.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②按表现形式分: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A、乐景乐情: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B、哀景哀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再如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痕”。
C、乐景哀情:如唐代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衬出少妇内心的哀怨、凄凉。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2.托物言志:主要体现在咏物抒情中。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寓,寄托,隐含;意,心愿,愿望。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特定景物来表明心迹或人生态度或对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抒情方式。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抒情特点:“形—神—物—我”。写物,实际上是写人。它借描写客观事物的精神,抒发主观情感,以写出客观事物的精神品格,自勉自誓。这种抒情方式不仅在诗词中也在散文中运用得最广泛,它貌似咏物,实则言志,物我难辨,融为一体。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借助梅花、石灰、莲花来比喻(象征)君子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鉴赏这类诗词,不能只停留在诗词表面的意象(景或物)上,要借助我们的情感体验来挖掘它们所表现的普遍意义或思想等。
鉴赏方法:联系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有关情况,着意体会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要明确该诗所写物的特征,与诗人塑造形象的相似点。——进而推知表现了怎样的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诗歌描写出竹子扎根裂岩之中,屹立于青山之上,蔑视狂风磨击的形象,表现了竹子不畏艰险,顽强斗争的精神和刚直坚韧的品质,与诗人为人刚直不畏权贵的行为构成了相似点。实际上也是做官为人、立身行事的形象写照。
这种抒情诗,在高考时屡有涉及。例如2004全国高考北京卷的12、13题:读苏轼的《红梅诗》,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如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3.托物寓意:即借助于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抒发讽喻之情,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实际上,"志"和"意"往往是一回事,都可理解为思想感情、理想愿望、见解主张等等。诗歌鉴赏方面的文章,使用"托物言志"说法的多。托物寓意,"意"更隐含些。如苏轼《待月台》:“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娥眉。只从昨夜十分明,渐觉冰轮出海迟。”后两句诗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称月为"冰轮",表现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读这样的托物寓意的诗,是需要对诗人的身世、经历乃至创作风格有相当的了解的,否则很难把握其隐含之意。宋人欧阳修《画眉鸟》写道:“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诗中写画眉在林间自由啼啭,与那锁在金笼中的鸟儿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仅感知到这个层面,则失之肤浅。其实,诗人朝中为官,正直敢言而受到守旧派的打击被贬滁州。朝中的险恶与放情于滁州山水的自由自在恰成强烈对照。诗人有感于山林中画眉鸟的鸣啭,触景生情,托物(画眉)寄意而作次诗,其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4.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咏史抒怀):如张可久《[中吕]·卖花声 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 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又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5.含蓄。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讲究含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1)托物寄意(见前面)
(2)写景寓意。即把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意绪寓于景物描写之中,情与景相互交融,耐人寻味。如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普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吴王夫差的游乐之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诗中所写的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杨柳新叶,船娘菱歌,西江明月,这一系列景物,古今对照,蕴含着诗人盛衰无常的无限感慨。(详见前面)
(3)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诗人的创作故意用否定(肯定)某事物来表达肯定(否定)某事物之意。即言非(是)而是(非)。李白《巴陵赠贾舍人》:“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贾舍人由于得罪朝廷而被贬到巴陵(今湖南岳阳)做司马。到任后遇到刚刚获赦的李白,诗人作此诗赠与贾舍人。诗中说,你贾舍人被被贬谪湘水之滨也就不要埋怨了,咱们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怜悯你,才没有把你像当年的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那样贬谪你,而只是把贬到了巴陵,你应感谢皇上隆恩啊!实际上,巴陵和长沙两地同样遥远,贾舍人被贬之地并不比贾谊好。整首诗似在劝慰贾舍人,歌颂唐肃宗的圣明,实则讽刺了唐肃宗像汉文帝一样昏庸寡情。反话(讽刺语)正说(赞颂辞),含蓄蕴藉。
(4)指桑骂槐。即借题发挥,指此讽彼。如杜牧的《泊秦淮》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指斥商女(歌女),实则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空虚而腐朽的灵魂的生活,是对晚唐衰败现实的侧面写照。
(5)自嘲嘲人。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嘲讽自己达到对讽刺对象嘲弄、讽刺的目的。如唐诗人罗隐的《感弄猴人赐朱绂》诗:“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诗的意思是,十二三年来我辛辛苦苦上京赶考,把美好的风光(五湖烟月)都丢弃了。还不如去学那个耍猴人孙供奉,只要能博君王一笑,就能穿上大红的官袍!说猴子上朝,本就令人捧腹,而今弄猴人竟因能博龙颜大悦而官袍加身更是荒唐。诗人嘲笑自己执迷不悟比不上耍猴人以技艺邀宠而轻易得官,自叹不如。表面上自嘲,实则讽刺了晚唐皇帝昏庸荒诞,深刻揭露了朝廷的黑暗腐朽,将怀才不遇之情渲染得酣畅淋漓,比直接讽喻要耐人寻味,也更深刻。
(6)对面落笔。诗人有情感要抒发,有相思要寄托,不直接写“我”如何,而是设想对方面对此情此景,会怎样,从而收到婉转曲折的抒情效果。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邀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没有直接从自己一面说自己怀念家中妻儿,而是设身处地,从对面落笔,由自己对月怀人,设想妻子儿女的心情,由自己的相思难眠设想妻子深夜不寐,由眼前两地望月不得团聚之苦,设想将来共同看月的团聚之乐。想象丰富,情真意切,曲折婉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也属这类写法的作品。
(7)巧用比喻。不直说本意而巧妙取譬,精心设喻,生动而含蓄地抒情言志。如唐代诗人朱庆馀临到科举考试了,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于是写下了《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一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写一位新娘为了得到公婆的喜爱,画眉打扮以后征求新郎的意见;实际上是以闺意设喻,把自己比为新娘,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比作公婆,把自己的诗文比描好的眉毛,向张籍询问自己的考试情况。后来,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以后,同样以诗(《酬朱庆馀》)作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绾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的答诗也以比喻暗示。大意说,越州的一位美女精心打扮之后,来到镜泊湖心,本来知道自己长得十分艳丽,却又猜度怀疑。那贵重的齐纨(齐国出产的优质丝绸制成的衣服)也不值当今人们看重,只有她一曲菱歌才抵得上万两黄金。张籍同样巧妙设喻,暗示朱庆馀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两诗一问一答,相映成趣。
(8)借助谐音。刘禹锡的《竹枝词》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为人熟悉的情歌,巧妙借“晴”与“情”谐音,以“晴”暗指“情”,把初恋少女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以及希望、等待之情都表现出来,曲传心声,含蓄机智。
(9)以汉代唐。即诗歌表面议论汉朝政事,实则借此讽刺唐王朝的弊政。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实指唐明皇。
(10)借用典故。用典,是古诗文中常见的现象,它能借古喻今,以少寓多,化平淡为奇丽,甚至一字千金。幸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借对孙刘的赞扬,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借刘义隆仓促北伐而失败的故事,表达对韩侂胄的警告;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详见后面)
(11)借古非今。先看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秦末名将,项羽曾威震四海,后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壮怀激烈。本诗赞美项羽不愿自己逃命,宁可与将士一道牺牲的精神,联系当时南宋统治者节节败退,最后逃过长江,偏安于一隅,苟且偷安的现实,诗人颂古讽今之意不难理解。
6.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一是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二是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⑴按引用内容分:引用历史故事、引用前人诗句
A.引用历史故事(用事):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B.引用前人诗句(用诗):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⑵按表现形式分:
①明用典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谢枋得的《庆庵寺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是明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自己“避元”的隐衷。
②暗用典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暗用《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 是暗用典故,表面写梅花,实际指乐曲《梅花落》。
③正用典故 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这里有自比的意味。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④反用典故 如: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而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诗句中的“折柳”系指唐代赠别、乡思的名曲《折杨柳词》。同时唐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在当时,“折柳”几乎就是“送别”的同义语。弄清了这一点,“折柳”二字为全诗“关键”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2002年全国卷)。
四.描写手法:衬托、渲染 对比、烘托、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以小见大、用典、象征、抑扬、白描、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细节描写、写景状物、铺陈。
(一)按立足点的变化: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
(二)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工笔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立足城头,远望城外景致,土地荒芜,野草茂盛,清冷冷的山泉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移步换景,虽然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一衬托,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它句句写景,句句含情,铺陈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为了衬托、渲染诗人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三)按描写方法分类
(一)烘托、渲染
1.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画家画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①以物烘托人。如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又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②以人烘托人。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③以物烘托物。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山林”之静。又如 “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全诗只在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接下来的两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则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2001年高考题)。
2.渲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数年来,高考曾几次就渲染设考点。
(1) 渲染的对象。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2) 渲染的手法。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3) 渲染的原则。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4) 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语言渲染等。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如元稹的绝句《菊花》中“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两句,作者是在用议论点明自己爱菊的原因,在内容上不是写菊花的高洁气质,在形式上也谈不上渲染,故“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是错误项(1994年高考题)?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二)衬托、对比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
3.对比(1)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
(2)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如王禹称《村行》中“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万壑” 与“数峰”既不是相对相反的事物,也不是同一事物,其中的“有声”和“无语”,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它们的各自特点。因而把两句诗看作“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自然就是错误的了。(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又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4.衬托: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衬和反衬的异同,这两个述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正衬是指用事物的相同性质或特点来衬托一事物。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借描绘别的事物作为陪衬,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畅当的《登鹳雀楼》“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两句,就是“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2002北京卷)。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又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强调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但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三)白描、工笔(细描)
5.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他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
6.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7.细节描写
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作者运用“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既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未至的怅惘的心情。
8.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侧面描写是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
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
9.动静结合:动静手法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杜甫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这首诗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画出了一幅《江上月夜图》,其景的特点是:安谧、和平。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这首诗运用了“动静”鲜明的对比,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写出了作者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来衬“空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在前三联中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为后面作者表达归隐思想作铺垫。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就是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8年高考题);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写鸟鸣的时起时落,时有时无,使动与静和谐地融为一体(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要注意的是同一场景之中才有此法。
10.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1)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种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诗歌中的“虚”: 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又如李白的《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二首游仙诗都是如此。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
D.状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想象之景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又如齐已《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再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试想,若不用虚写,怎能展现如此阔大的景象?这种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为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实写,不言而自明,这里就不细分析了。
(3)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11.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蜀相》一首是杜甫的七律名作,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句,抵得一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臣心”表其忠贞;……。老杜以外,哪个诗人曾有过这样的笔力?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五、结构手法:开门见山、首尾照应、伏笔照应、曲笔入题、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先总后分、总分得当、先景后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铺垫、过渡、视觉听觉关系、前后转折对比、以小见大、语序颠倒
1.开门见山:无论说理或叙事,不拐弯抹角,开端即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这就是开门见山。
2.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戏剧、曲艺创作称为“抖包袱”。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3.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1) 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2) 交代。交代是文章中,为同后面所写的内容相呼应,而在前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又叫伏笔。伏笔是用预示、重复等方法,埋伏下情节发展的线索,为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以叫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冗起伏的艺术效果,又叫伏线,在相声艺术中叫包袱。(3) 照应的种类。A.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B.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C. 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面又写到“一尊还酹江月”,从大江始,又以大江结,前后呼应等。再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4.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1) 铺垫的特点。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2)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3)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4) 铺垫的种类。 A.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之别。正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B. 从铺垫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衬托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宝玉挨打(33)是伏笔铺垫,《红楼梦曲》就是一种悬念铺垫。
如《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按】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田田】叶子浮出水面相连接的样子。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又如:杜牧《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5.抑扬。指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1)欲扬先抑:为了张扬某种事物或人物,先把它(他)贬抑下去,制造悬念,形成波澜,突出某个事物、人物或某种思想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2)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3)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例:《红楼梦》中《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过泰论》对陈涉的描写也是贬陈涉行军用兵不及向时几国,实则褒其用兵出奇制服。
6.情景分写:情与景分别咏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在写法上又各有错综之妙。第一句写山中所闻,第二句写水上所见,第三句紧承第一句“风急”,第四句紧承第二句“渚清”,第五、六句写登高所感,第七句承第五句“作客”,第八句承第六句“多病”,结构非常严谨。
7.情景合写:妙在情景交融,浑然一气,或景中含情,或情中有景。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飚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前两联可谓景中含情,后两联可谓情中有景,既融洽又分明。
8.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接情:在古典诗词中,通常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前面的景为后面的议论或抒情作铺垫,而后面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也一定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来阐发。或者与之相反。
9、重章叠韵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0.小中见大:即通过描写一件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有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到江流滔滔不尽的壮观;有以小事表现重大社会内容,如杜牧的《赤壁》;还有的是以有限空间写无限空间,如杜甫的《绝句》其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小的窗子里看见大的图景,别有无穷意趣。
12.起承转合:古典诗词写作上的一种技巧。一般指对绝句的四句、律诗的四联在写作上的要求。一般来讲所谓“起”即开头(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开头两句,以下类推):“承”即紧承上句(联)的诗意,进一步描写或铺陈,要承接得自然、紧密:“转”即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是指诗的内容宕开一笔,使诗内容更加丰富或境界更加开阔:“合”则是对全诗的“收束”,要对前面的描写起到收束的作用,要“收”得有力,并传达出诗的思想感情,一般要在此句(联)点出诗意或主题。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但无不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13.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即在文章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话,点明主旨,使全篇的用意都显露出来的写法;点睛之笔如用在诗词的结尾,这种方法又常常称为“卒章显志”。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的心志。又如李白《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篇章结构综述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内容组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总结全文)。
如辛愿的《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钦叔、裕之即李献能、元好问,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词的上阙一句用反问,一二句的少年豪气与四五句的暮年凄凉对比,突出表现出“清朝无路到公卿”、不得进仕的悲愤。下阙先实, 写挚友重逢的喜悦,赞美二人的惊人才华。“他年”三句,转为虚写,表达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意为: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由实到虚,加上尾句从“春风莲烛”落笔,用一“问”字,具有拟人化色彩,可谓出奇制胜。整首词以“留别”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从少年写到老年,从相逢写到期望,起于“少年有意功名”的慷慨,承接因“无路到公卿”,而成为“白发老书生”的悲愤,转入“邂逅对床逢二妙”的惊喜,合于“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的祝福与期望。暗扣“留别”,内容相互照应,下阙 “邂逅对床逢二妙”回答开头的“谁识”。全词思路清晰清晰,层次分明。
六、其他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烘托、衬托、色彩(气氛)渲染,对比、讽喻(借古讽今),借故抒怀,抑扬褒贬,动静结合(相衬),诗中有画,赋比兴、移情、移就、移位、拈连等
1.与材料结构(诗句组合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托月、反衬等)、映衬、象征、拟人化、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出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位(从他人的角度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己、点面结合(以点代面)、以少胜多等。
这里所说的材料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所有的文章都是由材料组成的,一篇文章,不可能仅用一个材料,即使是一个材料,也有开头、经过、结尾之区别,也有感情高低之变化,这一切就会构成不同的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就是表现方法。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类比;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反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对比;有主次之分的就是反衬。具体到诗词,因为不能展开描写、抒情,往往一句诗,多不过几句诗就是一个材料,所以,诗词中的材料结构通常指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主要有:1. 一句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之间的关系;2.两个诗句之间的关系;3.一个诗句与两个以上诗句之间的关系;4.两组诗句之间的关系。据此,对以上那些表现方法的判断,应从分析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入手。
如孟宾于的《公子行》:“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 骄骢踏烂麦青青。”《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一是第一句两个材料,即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锦衣红夺”中的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二是一二句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与后面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更能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愤慨。又如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而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这就构成了对比。其实,在这物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材料——人,松树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象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象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这就是典型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2.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
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应该说,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诗歌创作尤其如此。高考已不止一次把联想与想象作为考点。1997年考查鉴赏《题君山》、《望洞庭》,11题的A项为“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就是对这一考点的考查。2000上海题,《约客》与《雨晴》两诗的后两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前者可使人“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后者则可以让人由“蜂蝶过墙”而去想象邻家的景色。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拟、用典等)方面去判断。过去的、远方的材料,比喻、比拟、用典等所用的材料,多不具有现实性,是由此及彼联想、想象的。它与现实性材料构成虚实关系。如上面苏庠的《菩萨蛮·宜兴》一词,从上阙看,时间应该是冬季,所以才有北风、寒溪、冰谷、归鸿等景象,这是作者身临之境,但下阙末句却说“石亭春满枝”,联系上阙一比较,知道它是想象之景,那么,上阙是实写,这一句就是虚写,全词由实到虚,以景结情,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七、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一)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
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
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
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二)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阐述(材料构件)+表达效果(1.艺术效果 2.诗人情感)
1、体会诗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① 指明表现手法。
②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③ 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例:冯延已《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举头闻鹊喜。
试简析“碧玉搔头斜坠”的好处。
【答案】步骤①: 通过描写女子头上的装饰(细节描写)。 步骤② :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来的心绪不宁和慵懒。 步骤③: 诗人没有直接刻画人物心理 ,而是借助形象的描写,因此使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令人产生无限遐。
2、鉴赏景物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
答题步骤:
① 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和写景角度(动静结合;由远到近;形声色兼俱;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
②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抓住主要景物具体描述画面。
③ 概括画面特征,或分析思想感情。
例: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晚照。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步骤①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由近到远,富有层次感。
步骤② :诗人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光粼粼,如细皱沙纹;然后是绿杨初醒,嫩黄浅翠,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步骤③: 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这是命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题型,十六套题中33个小题有十五处出现,涉及到了上面所提到的几乎所有知识点。知识面之广,内容的混淆成为答题难关。要明各种技法,辨析其作用效果,并用准确术语表达。答案的组织要结合意象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③ 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1:陈与义《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步骤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②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叫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2:刘攽(bān)《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⑴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⑵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⑴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⑵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⑴“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⑵“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⑴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⑵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例4: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例5:李白《夜雪》 已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如果要求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方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
分析:其中第一句是评价,后面的“夜雪”“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是材料构件,“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可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如“来表现雪下得大”,一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下面有提示),如“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艺术效果有时可以省略,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必须贴切而具体。
例6:08【辽宁卷】周德清①〔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例7:08【福建卷】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4、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答题步骤:
① 逐句概述诗句的内容。
② 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③ 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例:岑参《山房春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步骤①: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②: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步骤③ :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八、鉴赏诗歌表现方法练习
1.对比——反衬: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参考答案】诗歌将“去岁”“人面桃花相映红”和今年“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情景对比,表达作者访人而不得见的遗憾。
杨 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参考答案】作者用“百花长恨风吹落”反衬“杨花独爱风”,托物言志,表现对自由的追求。
次韵梨花 (宋)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参考答案】诗中用“各相红”“桃花人面”反衬“天然玉作容”的梨花,表现梨花的天然无饰、冰清玉洁。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参考答案】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2.烘托——渲染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樽。
【参考答案】这首诗第一句对比,说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鲜艳亮丽地开放。主要用烘托的方法。清浅的泉水烘托梅花疏落有致的身影;朦胧的月色烘托梅花淡雅清幽的香气;用鸟儿想落还先偷偷睁眼把梅花张望,用粉色的蝴蝶也对梅花痴迷神往,烘托梅花分外美丽。从而表现出梅花淡雅高洁、美艳不俗、只可远观、不可近狎的品格。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用“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大雁南飞、北风劲吹、大雪纷下的情景,极力渲染送别时天气的恶劣,更能反衬出作者激励友人的一腔豪迈之情。
3.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冬 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参考答案】诗的前两句,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是静景;后两句,写枯枝断落、寒鸥惊飞,是动景。让人仿佛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清。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参考答案】诗中写道,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暖和的沙滩上,一对对鸳鸯静睡不动。全诗紧扣春天这个中心,动静结合,色彩明快,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芦 花 (唐)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参考答案】诗中“摇浪花”“浑似雪”两个比喻,一个偏重于动态形象的描绘,一个偏重于静态色彩的描绘,把秋风吹动芦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并通过月光下芦花茫茫一片的景象,营造了朦胧、安谧、纯净的美好境界。
4.虚实相生(虚实相衬、虚实对比):
春 思 (唐)李白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参考答案】诗歌前四句是思妇想像的边地之景,和丈夫回归时自己的情感,是虚写;后两句是思妇看到春风吹动罗帏时的心情,是实写。虚实相生,既表现了思念痛苦,又表现了思妇的忠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参考答案】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第一次实写,是作者身临其境之景;第二次虚写,是作者想像团聚时刻、西窗共话时的回忆之景。由此来表现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答案】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5.比兴:
离 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答案】作者用历经沧海其他的水就不能算水、看过巫山云彩其他的云就不能算云,用“花丛”比喻“女群”,并说自己“懒回顾”,来比喻自己只钟情于妻子一人,表达对亡妻的思念。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参考答案】诗歌开头用眼前之景“杨柳青青江水平”起兴,引出下文,听到“郎”在“江上踏歌”之声,进而引发想念之情。
6.托物言志: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参考答案】:作者将“南陌”杏花与“北陂杏花”对比,托“北陂杏花”言诗人刚强耿介、高尚纯洁的自我人格。
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参考答案】诗歌托物言志。夏天,大片旱苗将要枯死。但云彩却忽而倒映水中,忽而隐藏山后,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叠叠,总是高高在上,悠悠化作奇峰,就是不肯下雨。讽刺统治者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疾苦。
7.细节: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索波荷颭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参考答案】诗歌通过“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等细节描写,把女子的羞涩、纯真和内心的慌乱生动地表现出来。
夜笛词 (唐)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
【参考答案】作者善于抓住细节,“笛声寥亮入东家”,引动“灯下裁衣妇”的思绪,竟然把衣服剪成了一朵同心花。就是这一细节,透露出女子对吹笛人的相思之情。
8.悬念: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设置悬念,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原来是黄莺惊醒女子的梦,让她不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可见相思之切。
9.铺垫:
诮山中叟 (唐)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天阴伛偻带咳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参考答案】诗歌前三句交代老人已经“八十几”,而且“牙齿”“零落”,“天阴”“佝偻”咳嗽,铺垫中设尽悬念,这样的老人应该享福了吧,作者到此笔锋一转,形成对比,揭示谜底,他“犹向岩前种松子”。沉痛地表现出人民的痛苦和辛酸。
10.移情:
赠 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参考答案】作者在与友人离别之时,不说自己如何悲伤,而是将惜别之情移之于蜡烛,说它“有心”“惜别”,“替人垂泪”,从而生动地表现出惜别悲伤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参考答案】同为送别之作,作者没有直接表现自己的凄苦,而是将这种凄苦之情移诸“萋萋”的“原上草”,说它充满了“别情”,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就这样生动地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凄凉、忧伤。
11.移位: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构思新颖。本来是思念妻子儿女,但作者不说自己如何思念,而是想像妻子在家中如何思念自己,说妻子“闺中只独看”月,并且直到夜深,“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构建出两地看月,两地相思的情景,把自己的思念生动地表达出来。
12.卒章显志: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一副天光云影倒映图,鲜活美好。三句发问,四句才揭示原因,“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人们,要想思想出新意,就得经常读书。
13.以景结情: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参考答案】诗歌表达的是送别之情。结尾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寒鸦”全部归巢,而朋友却远行千里,孤独凄凉之情毕现;江水悠悠东流,自己的思念与牵挂就像这江水一样绵绵不绝,感到令人情深意切。
14.抑扬:
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参考答案】诗歌开始写“求贤”又交代“贾生才调更无伦”,为人才“得其所哉”感到高兴和喜悦。但最后指出,原来“不问苍生问鬼神”。先扬后抑,令人痛心疾首。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参考答案】作者先写主人爱惜青苔,怕留下鞋印,似有不欢迎人来之意;而轻轻敲响柴门,却久久无人来开,很是失望。但就在这失望之际,却突然看到“一枝红杏”探出墙来,那么鲜艳,可见“春色”是“关不住”的,令人感到喜悦、振奋,觉得不虚此行。先抑后扬,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作者的激动之情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