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茶汤的温度高时,香气比较活泼,所以无论是欣赏茶干的香,还是浸泡后“叶底”的香,或是茶汤表面散发出来的香,都要趁热而为之。但由于组成香的元素太多、太复杂,有些香在高温时挥发得最旺盛,或表现的最让人喜欢,有些香则要在温度稍降低后才表现得最好。
2. 香的含量与组合
香气的含量多时,挥发的延续性比较长;香的组合完整时,闻来较具立体感。茶香在不同的温度下,还会显现不同的类型,这也提供了茶叶质量鉴定的重要参考数据,有人说:冷了还香的茶,是好茶。
3. 最佳的赏香时机
由于不同的茶类会有不同的特质,其香气成分也应是特有的,所以有些茶在稍微烫嘴的温度下提供最佳的赏香时机,如冻顶、铁观音、武夷水仙等;有些茶则在适口的温度下表现得最好,如白毫乌龙、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遇到汤温稍降香气反而好时,茶泡好后,稍等片刻才倒给客人喝,或倒至杯内稍等片刻才端给客人。这时的杯子与茶盅就不需要“烫杯”或“温盅”了。
4. 口腔内的赏香
茶香到了口腔内还要与茶味再次被享用,如果把香气排除在外,茶汤就没那么好喝了。茶香在口腔内的感受部位偏向于上颚,所以香气含量多的茶,茶汤咽下后,上颚的感受会存续很久。
5. 苦涩味、甘味与温度
至于茶味部分,苦涩味被感知的强弱与汤温的高低成反比,也就是温度高时,苦涩味在感受上不那么强烈,所以苦涩味强的茶要趁热喝。有些茶的苦味较强,若属品种或茶性使然,其感受部位是偏向于上颚;若属原料或制作不良造成,其感受部位是在喉头。
前者会比较快速转化而消失,后者会迟迟不散。当苦味减弱后,甘味会显现出来,就是所谓的回甘或喉韵。甘味在温度稍降后反而感觉明显,所以苦涩味强时,甘味往往不易察觉,多泡几道,让苦涩味转弱后,即使汤温降低,甘味反而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