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才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和教育的结果。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
孩子一落地家长都在想怎样使他们健康成长,把他的培养成优秀人才的问题。为此,不少家长费心尽力,苦求良策良方,有的因教育成功而喜乐,有的为失败而忧愁。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出台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更短,在家在社会的时间更长,不少家长对孩子得教育管理更感到茫然。怎样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家长们关心的也是最感头疼的问题。
不同家庭有不同特点,家长的意识、观念、文化、经历以及家庭环境、条件不同,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式和手段也不同,当然得到的效果也不同。常见的家庭教育类型有:
1、民主型:这种家庭美满和谐,家长与子女,相互理解,既是父辈也是朋友。教育多用激励、指导、以理服人方式,孩子生活愉快,思想活跃,学习轻松。
2、高压型:家长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训条,父母对孩子发展有强硬的较高要求,“必须——”是他们的口头禅。孩子在高压下艰难而行,不仅思想和创造力被压抑,稍有不对,还可能遭来讽刺挖苦甚至打骂。
3、溺爱型:家庭物质条件较好,家长处处娇惯孩子,连过分要求也满足。面对孩子的缺点无原则的袒护,认为只要十分的满足了孩子的各种要求,他们就会学业优秀,品德高尚。孩子成功率极低。
4、放任型:家长不愿在孩子培养上多化时间、精力,总是找各种理由来推卸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学得怎样算怎样”、“老师,把娃娃交给你了”是他们的常用语。各类型的优劣与家庭中孩子成材率的高低自不待言。
一、家庭的亲情与和谐对教育的作用
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文化程度高并不是孩子成功的必备条件。家庭亲情浓厚、和谐而温暖才是孩子心身愉快,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的关爱、信任、鼓励、指导是孩子前进的巨大动力。这类家庭不论贫富,大都能使孩子心情舒畅,不承受过多的负面精神压力,孩子们多能天真活泼成长,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同时,一个充满仁爱的家庭,孩子也会有爱心。反之,缺少亲情和关爱的家庭,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会有缺陷。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更会无形的影响孩子的性格、脾气和行为习惯。而当孩子们带着不愉快的心情和厌学的心理去学习时,肯定难以取得好效果。家长们必须努力为孩子营建温暖、和谐、完整的家庭。
二、家长的关爱和榜样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是的,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这里要说的是,这种爱不能停留在让他们吃好、穿好、玩好上,不能停留到“要学好、要听话哟”,“要做作业哦”等简单的口头告戒上,更不能给无原则的溺爱。要事实实在在的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培养文明礼貌、勤奋好学等良好品行。更重要的爱是要想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坚定他们的自信心。
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很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父母也是孩子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生活中常会发现,懂理识体、乐于助人的父母,子女在校多勤奋好学、主动关心集体、帮助他人;而父母举止粗暴、出口脏话的,子女言行也常欠文明;家长多用打骂方式教子,孩子的暴力倾向也严重;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大都难有良好品行和学业。总之,大人的优秀品德和不良行为都会在孩子身上有所表露。这些都充分说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生的老师、最重要的模仿对象的父母们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时时用自己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三、家庭教育要目标适当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良好愿望。然而有的家长把培养子女的目标定得既全面又高而难攀,即便家长在精力财力和物力上大量投入,孩子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仍难以获得预想的效果。如有些家长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学英语、学绘画、学写作、学音乐、学奥数(两天时间赶三、四个班的大有人在)。然而,被家长强迫来的孩子因缺少或没有兴趣,便应付、厌烦、反感甚至反抗。明的看在学,其实在玩,到头来学也没时间,玩也没时间。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古今中外,智力超常,少年成材的毕仅是少数,更多的是靠循序渐进、逐步成材的普通人。所以要使子女获得成功,家长就要客观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在不同的阶段,指导孩子定出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并一步一步地指导、帮助他们实施完成。
四、发现兴趣与特长培养
人的学习离不开兴趣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一个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特长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所在的科目,多听专家内行的意见。不要别人学啥我学啥,盲目跟“风”;不能认为别人的孩子能学好,我的孩子也一定能学好;不要把孩子当自己的替身来选项,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不要选天赋要求高而孩子又不具备的项目。否则,硬逼孩子去学他既缺天赋有少兴趣的科目,“强人所难,赶鸭上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可能取的真正的成功。
五、对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一个教育家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孩子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家长要夸奖要肯定。不要当着孩子的朋友说他比别人差,用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
2、要多渠道了解孩子,不仅要关心他们在学校的学业和表现,也要掌握他们在家庭、社会的活动情况。对孩子子们喜欢的“时髦”,家长也应有意识地接触和了解一些,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多一些共同语言,多一些和子女沟通的渠道。
3、在孩子的面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对之处,对孩子的失误和过失应给予一些理解和宽容,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寻找原因,找改进办法并督促他们改正。
4、父母教子时相互配合,态度步调一致,不能各施标准,即便意见不同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同一事情,同一时间里不能一个做“恶人”,一个当“菩萨”,否则孩子会觉得有人袒护,而听不进教育之言,不利于教育孩子。
5、正确、科学的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投资。有的家长不投资,有的家长乱投资都不可取。如孩子要购书,不能给钱了事,要指导要监管,要让他们看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好书。否则,孩子可能因为看坏书而毁了一生。
6、不妨当个娃娃头。有指导能力和精力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和他的朋友组织起来,指导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开展有益的兴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