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刘秀如有神助击溃百万大军

       昆阳之战的过程:昆阳之战,号称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但以“弱”胜“强”的真相,却是令人匪夷所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秀如何开挂击溃百万大军。

  为镇压民变主力,当时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帅,倾其天下精锐,合兵43万,号称百万,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小城昆阳。城中困守的汉军,兵力不过数千,刘秀还被迫出城求援。而留守的头目王凤等人更是主动向莽军乞降,在遭到拒绝后,个个惶惶不可终日。

  战前态势,总兵力50比1,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惊弓之鸟,似乎不战而高下立判。

刘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刘秀如有神助击溃百万大军

  大战之时,刘秀从城外带来的兵力不过区区3000人,城中则是一帮缩头乌龟。这样,作战双方的态势是:总兵力100比1,一方是以逸待劳,一方是惊疑不定,似乎不战而成败立知。

  但历史的编剧能力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昆阳之战

  或许是优越感太强烈了,或许是对汉军的过度仇恨化为了蔑视,王邑、王寻这两位三公级的人物,竟然选择了几乎就是江湖上单挑的做法:

  在发现刘秀的部队后,两人仅仅是带了万把人出来——巡视。以新莽特有的一贯派头,估计这也就是个大型仪仗队的架势,简单说,二王所带的,并非正式的作战部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451/826555897065.html

更多阅读

《复式统计表》评课(昆阳一小苏静) 复式统计表学情分析

《复式统计表》评课昆阳一小苏 静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整个教学中,潘老师紧扣统

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昆阳古战场 五 颁奖搞错五星红旗

昆阳古战场 --- 数十万军队难以思议地土崩瓦解“文叔能读书,折节如儒生。一战摧大敌,顿使河宇平”,这首诗是明末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为歌颂东汉光武帝刘秀写的。诗中所说的“一战摧大敌”,指的就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新朝统治的昆

中国历史最完美皇帝《刘秀传》 中国历史最荒淫的皇帝

【人物简介 刘秀年表】  汉光武帝(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年-57年在位,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字文叔,汉族,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1],汉景帝后裔,汉高祖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

评昆阳三中陈婉容老师的《摩擦力》 平阳县昆阳三中

评昆阳三中陈婉容老师的《摩擦力》昆阳二中叶巧翠5月15日在昆阳三中听了陈婉容老师的《摩擦力》陈老师以课前的筷子提米实验引入,引出《摩擦力》课题,用活动:用手在桌面上拖动时有什么感觉?和举例:手推木块,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

声明:《刘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刘秀如有神助击溃百万大军》为网友抬眉见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