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
我的孩子太内向了,
我的孩子太胆小了,
我的孩子太爱动了,
我的孩子太好强了……
孩子好动的,我们就希望他安静一点;胆小的,希望他勇敢一点;太乖的,希望他再活跃些,等等。在成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里,特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想的人格是遵循中庸之道的,追求不偏不倚的。那么,就孩子的个性成长而言,最好是既活泼又听话,既内敛又能出众,既能争赢又能谦让……想一想,这未免是过于苛求了。
几乎所有的育儿专家都常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我们看看萨提亚如何说的——她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和家庭治疗师,她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倡导尊重生命并有着强烈人文关怀。
《我是我自己的》
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
都那么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
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声音,
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的。
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
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
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我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知道那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
但是,我要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励我自己。
并且有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
然而,任何时刻,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
我有方法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
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务。
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
这首诗送给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也送给每一个爱自己的朋友。父母接纳孩子,孩子才有能量做更好的自己。
可以说,父母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教养,就是帮孩子去做真正的自己。不比较,不强求,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打开孩子认识自己的大门,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并爱自己,这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最佳途径。
今天所推荐的绘本,也许就能在这点上给大家一些启发。所推荐的绘本适合3、4岁以上的孩子。当然,小宝宝读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比如通过绘本的诙谐联想,促进孩子认知。
说到这里,再啰嗦一句: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么阅读的内容没有那么严格的年龄限制。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同时尽量多选择经典之作去“喂饱”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之前,最美好莫过于父母把自己搂在怀里,没有任何目的,就是闲闲地翻阅一本好书。这样的记忆会给孩子很好的安全感和心理能量,让孩子不惧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谁》——认识自己
(英)西达·欧芬/文(德)舍夫勒/图
这个迷糊的兔子不知道自己是谁,很迷惘,因此不断地追问,“我是一只猴子吗?”“我是一只豪猪吗?”“我是一只獾吗?”“我应该住在山洞里吗?”“我应该住在鸟窝里吗?”“我应该住在蜘蛛网上吗?”……追问的过程就是找自己的过程。也从此开始认识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脚为什么那么大,到后来隐约知道自己是谁,在危急时刻却又毫不犹豫,用大脚狠命踢出去,成了英雄。
绘本的图画形象生动,故事幽默风趣,开放性很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读出不同的含义,成人也会有所启发。这既是一本逗小孩子开心的绘本,也是一本关于哲学命题“我是谁”的思考指南。每个人都有一段认识自己兼认识世界的过程。在其中会迷失,也会有明朗。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错,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从而认清自己。对于父母而言,教育中最大的责任就来自这种寻找,帮助孩子排除困惑,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看清长处,并鼓励孩子发挥长处。
《我的孩子:你很特别》——喜欢自己
陆可铎著,曹文丽译
这是一个教人喜欢自己,不在意别人眼光并尊重自我价值的故事。在神的眼里,每个人都是都是特别的,不需要任何条件。故事的主角庞哥是被木匠创造的,却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错失了生命中本来可以拥有的一些快乐时光。他努力地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来生活,为追逐金星标签而身心俱疲,为被贴上黑点标签而伤心不已。
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读,更写给大人。金钱、地位、房子、车子……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标签”中,似乎拥有了这些就意味着成功,于是把它们设成一个个目标,并整日为此奔波忙碌。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支配着每个人,我们活在被规定好的模式里,活在别人的看法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特别和宝贵。我们在教育中也会无意识地在乎他人的眼光,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去游泳,以世俗的统一标准去丈量个性不同的孩子,而似乎忘记了孩子天生就是经过优胜劣汰留下来最好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最终庞哥回到了他的创造者伊莱那里,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而孩子最好的归宿也应该如此,不论如何去追求、学习、模仿,最终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踏上最靠谱最值得过的人生。
《有个性的羊》——做自己
(德国)达尼拉·楚德岑思克/图文王星/译
很多小孩子特别是爱美的小女孩,包括我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喜欢剪头发,一剪头发就哭,或者干脆找个地方躲起来,跟故事中这只小羊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小孩子们都是被迫剪头发的,我们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有时候,大人常常从自身或常规出发,为孩子决定好了一些,比如剪头发、睡午觉、穿什么衣物等。孩子不遵从,我们就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与顺从相比,尊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更重要。
这个不愿剪羊毛的“小女孩”赫尔伯特,只是不循规蹈矩,别出心裁了一些。我想,父母们往往担心的是有个性就意味着不合群,与众不同就会孤独,怕孩子没有同伴。其实不是这样的,合群不在于迎合,而在于学会接纳和包容。每个孩子都是在学着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的同时,学会接受与众不同的他人,并成为群众中的一份子。
父母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独特性,欣赏他的独特魅力,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研究怎样去开发他的潜能和才智。这时,孩子才会更开放心灵,愿意与父母交流,并获得自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