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童年不再来,帮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


我的孩子太内向了,

我的孩子太胆小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童年不再来,帮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的孩子太爱动了,

我的孩子太好强了……


孩子好动的,我们就希望他安静一点;胆小的,希望他勇敢一点;太乖的,希望他再活跃些,等等。在成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里,特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想的人格是遵循中庸之道的,追求不偏不倚的。那么,就孩子的个性成长而言,最好是既活泼又听话,既内敛又能出众,既能争赢又能谦让……想一想,这未免是过于苛求了。


几乎所有的育儿专家都常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我们看看萨提亚如何说的——她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和家庭治疗师,她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倡导尊重生命并有着强烈人文关怀。



《我是我自己的》


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

都那么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

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声音,

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的。

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

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

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我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知道那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

但是,我要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励我自己。

并且有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

然而,任何时刻,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

我有方法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

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务。

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



这首诗送给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也送给每一个爱自己的朋友。父母接纳孩子,孩子才有能量做更好的自己。


可以说,父母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教养,就是帮孩子去做真正的自己。不比较,不强求,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打开孩子认识自己的大门,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并爱自己,这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最佳途径。


今天所推荐的绘本,也许就能在这点上给大家一些启发。所推荐的绘本适合3、4岁以上的孩子。当然,小宝宝读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比如通过绘本的诙谐联想,促进孩子认知。


说到这里,再啰嗦一句: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么阅读的内容没有那么严格的年龄限制。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同时尽量多选择经典之作去“喂饱”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之前,最美好莫过于父母把自己搂在怀里,没有任何目的,就是闲闲地翻阅一本好书。这样的记忆会给孩子很好的安全感和心理能量,让孩子不惧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谁》——认识自己

(英)西达·欧芬/文(德)舍夫勒/图



这个迷糊的兔子不知道自己是谁,很迷惘,因此不断地追问,“我是一只猴子吗?”“我是一只豪猪吗?”“我是一只獾吗?”“我应该住在山洞里吗?”“我应该住在鸟窝里吗?”“我应该住在蜘蛛网上吗?”……追问的过程就是找自己的过程。也从此开始认识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脚为什么那么大,到后来隐约知道自己是谁,在危急时刻却又毫不犹豫,用大脚狠命踢出去,成了英雄。


绘本的图画形象生动,故事幽默风趣,开放性很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读出不同的含义,成人也会有所启发。这既是一本逗小孩子开心的绘本,也是一本关于哲学命题“我是谁”的思考指南。每个人都有一段认识自己兼认识世界的过程。在其中会迷失,也会有明朗。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错,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从而认清自己。对于父母而言,教育中最大的责任就来自这种寻找,帮助孩子排除困惑,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看清长处,并鼓励孩子发挥长处。



《我的孩子:你很特别》——喜欢自己

陆可铎著,曹文丽译



这是一个教人喜欢自己,不在意别人眼光并尊重自我价值的故事。在神的眼里,每个人都是都是特别的,不需要任何条件。故事的主角庞哥是被木匠创造的,却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错失了生命中本来可以拥有的一些快乐时光。他努力地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来生活,为追逐金星标签而身心俱疲,为被贴上黑点标签而伤心不已。


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读,更写给大人。金钱、地位、房子、车子……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标签”中,似乎拥有了这些就意味着成功,于是把它们设成一个个目标,并整日为此奔波忙碌。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支配着每个人,我们活在被规定好的模式里,活在别人的看法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特别和宝贵。我们在教育中也会无意识地在乎他人的眼光,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去游泳,以世俗的统一标准去丈量个性不同的孩子,而似乎忘记了孩子天生就是经过优胜劣汰留下来最好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最终庞哥回到了他的创造者伊莱那里,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而孩子最好的归宿也应该如此,不论如何去追求、学习、模仿,最终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踏上最靠谱最值得过的人生。



《有个性的羊》——做自己

(德国)达尼拉·楚德岑思克/图文王星/译



很多小孩子特别是爱美的小女孩,包括我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喜欢剪头发,一剪头发就哭,或者干脆找个地方躲起来,跟故事中这只小羊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小孩子们都是被迫剪头发的,我们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有时候,大人常常从自身或常规出发,为孩子决定好了一些,比如剪头发、睡午觉、穿什么衣物等。孩子不遵从,我们就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与顺从相比,尊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更重要。


这个不愿剪羊毛的“小女孩”赫尔伯特,只是不循规蹈矩,别出心裁了一些。我想,父母们往往担心的是有个性就意味着不合群,与众不同就会孤独,怕孩子没有同伴。其实不是这样的,合群不在于迎合,而在于学会接纳和包容。每个孩子都是在学着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的同时,学会接受与众不同的他人,并成为群众中的一份子。


父母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独特性,欣赏他的独特魅力,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研究怎样去开发他的潜能和才智。这时,孩子才会更开放心灵,愿意与父母交流,并获得自信和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551/356114664011.html

更多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有趣的故事幽默短

多元智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我的微博里转发过一个印度短片《地球上的星星》,推荐所有的家长朋友都看看。片子拍得很好。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学校是超级差生,在家随时都闯祸。校方觉得教不了,家长也无计可施,把孩子送到另一所寄宿学校。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演讲词 每一个孩子都是冠军

转载【TED演讲】丽塔·皮尔斯: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2014-07-25 中国教育报丽塔·皮尔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这个充满激情的演讲号召教育者们相信他们的学生并且从个人角度上真正建立起和孩

成长美文: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太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

一个孩子被活活打死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孩子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孩子  每个人都是孩子,不管你有多大,不管你懂了多少,不管你受了多少的伤,不管你经历了多少了的痛苦,不管你有多纯真,不管你有多邪恶,不管你始终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始终都是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正是因为不

声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童年不再来,帮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为网友请叫我小平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