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
①心理治疗:帮助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②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③家庭干预: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家庭环境;④社区服务:为患者提供各种可能的服务,使患者能够适应在社区中的正常生活,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心理教育
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和监护人对疾病的理解,使病人和亲属能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各种表现是一种疾病的过程。对高情感表达的家庭成员进行指导。所谓高情感表达是指家属对病人情感的过度介入,诸事包办,减少病人与外界的接触及病人自身潜能的发挥;或情感过度指责,采用批评、排斥、放任不管的态度。这种高情感表达会使病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而发展,心理教育就是要阻止这种恶性循环,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状态。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向家庭成员讲解疾病的性质特征;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正确的态度对待病人;如何为病人提供有效支持(如督促服药)。帮助家庭成员分析当前矛盾、存在的冲突、家庭环境的紧张因素等。心理教育每周做1—2次,每次45~60分钟,次数就具体病人而定。
必要时要采取强制措施
有一些青少年患者是不肯配合进行治疗的,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碰见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悲观、自弃等严重症状的患者时,为了杜绝因此而产生严重后果,家属、单位及有关部门必须迅速采取强行措施,强制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疾病的早期及精神症状明显阶段应给予积极的抗精神病药物,最好住院系统治疗。根据病情和病人状况,选用不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