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考虑说话的方式和艺术,结果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其实在家庭教育中,有些话不能说。
“你怎么那么笨!”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因为一时着急,不加思考地说出伤害孩子的话,给孩子贴上“笨”、“迟钝”的标签。
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师李桂云表示,当孩子听到家长对自己“笨”、“迟钝”的评价时,刚开始,孩子可能会为自己争辩,可时间一长,由于他总是听到这样的评价,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当他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就会对自己说:“别去尝试,反正我不行。”渐渐地,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慢慢失去了自信。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每件事都能达到大人的要求。”李桂云建议,当孩子做的某件事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给予孩子帮助,这比攻击孩子的人格和尊严有效得多。
“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
年幼的孩子自制力不够,常常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家长教导多次后,孩子仍然会“周而复始”,这时候,有的家长会用“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来威胁孩子。
中国完形教育广西分支机构老师何明谦表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面对家长的恐吓时,他可能会认为家长真的不想要他或不爱他了,这样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特别眷恋,他的所有需求都需要父母来满足,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孩子会因此变得脆弱和不自信。”何明谦说,如果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家长因此感到不愉快的话,应该把不愉快的心情传达给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并因此感受到:“原来妈妈不喜欢这样”,然后逐渐了解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
“你看人家多懂事!”
很多父母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目的是给孩子一个努力的方向。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没起到激励的作用,还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甚至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广西南宁七田右脑教育培训机构桂林分校负责人鲁娜表示,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智力发育不一样,长处和短处也各不相同,将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孩子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鲁娜认为,家长应该把目光从别的孩子身上转到自己孩子身上来,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肯定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鼓舞。
“我为你牺牲了很多!”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总是无私的。然而,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还是会忍不住说出类似的话:“我每天那么累都是为了你。”“我为了你牺牲这么多,你怎么那么不懂事?”
让孩子了解到大人对他的付出,有利于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心,可如果表达的方式不恰当,则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或叛逆心理。
李桂云建议,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付出,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述:“妈妈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妈妈觉得为你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你能再努力一点,妈妈会更高兴。”
■ 十大教育忌语
不宜恶言。不要说“傻瓜”、“没用的家伙”等。
不宜侮蔑。不要说“你简直是废物”等。
不宜过分责备。不要说“你又做错事,真是坏透了”等。
不宜压抑。不要说“闭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等。
不宜强迫。不要说“我说不行,就不行”等。
不宜威胁。不要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去吧”等。
不宜哀求。不要说“求求你别这么做好吗?”等。
不宜抱怨。不要说“你做这种事真令我伤心”等。
不宜贿赂。不要说“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等。
不宜讽刺。不要说“你可真行!竟敢做出这种事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