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丝瓜络的作用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1.《脉因证治》:"治疝。"
2.《医林纂要?药性》:"凉血渗血,通经络。"
3.《药性考》:"疏风行痰,下乳,消痈肿骤,解毒杀虫,便血痔漏。"
4.《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5.《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6.《本草用法研究》:"清热化痰通络。"
7.《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活血、通经、解毒药,能通乳汁,治痈疽不敛等症。又为止痛、止血药,用于肠出血、赤痢、妇人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8.《山东中药》:"治小便不利,关节肿痛。"
9.《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水肿。"
10.《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用于胸痹、坐骨神经痛、中风后半身不遂、跌扑损伤。"
中药丝瓜络的作用(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对化学、电、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颅痛定相似。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2.抗炎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并对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其他作用
丝瓜络提取成分体外有抑制免疫溶血作用。丝瓜提取物有很强的抗乙型脑炎病毒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4.毒性
丝瓜络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37.40±16.71g/kg。
中药丝瓜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煎汤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中药丝瓜络的附方:
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肋间神经痛。丝瓜络12g,香附、郁金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10g,薤白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4.治痹痛拘挛,关节麻木。丝瓜络、当归、桂枝各9g,木瓜、制南星各6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5.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12g,鸡血藤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手臂痛。丝瓜络3寸,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7.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8.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三钱,酒下。(《鲆溪单方选》)
9.治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丝瓜络40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②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10.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11.治乳腺炎。丝瓜络15g,蒲公英60g,栝楼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2.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3.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4.治湿疹。丝瓜络60g。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5.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g。水煎服。(同上)
16.治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丝瓜络、冬瓜皮、生苡米各30g。水煎服。(《中药大全》)
17.治水蛊腹胀。老丝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黄,去豆;以瓜同陈仓米再炒熟,去瓜。研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纲目》引宋会之方)
18.治子宫出血、痔血。丝瓜络、棕榈各等分。炒成炭,共研末。每服1.5g,1日3次。(《江西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