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特点是:气血未充、皮肤娇嫩。其按摩治疗的部位和手法,除有一部分与成人类似外,多有所不同。下面简要介绍适用于小儿的按摩部位和手法。
1.天门
位置:自两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状。
手法:用两拇指腹交替地自下而上直推,名“开天门”。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2.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直对瞳子,自内眉梢至外眉梢成一横线状。
手法:用两拇指腹自眉心向两外眉梢分推,名“推坎宫”。
主治:外感内伤,发烧、头痛、目赤痛。
3.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名“推三关”。
主治:感冒风寒、腹痛、腹泻、疹出不透。
4.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两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名“推天河水”。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痰喘等一切热证。
5.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腹自肘部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主治:高热、烦躁、惊风、大便秘结、咽痛。
6.板门
位置:第一掌骨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手法:用拇指腹作揉法,名“揉板门”。
主治:消化不良、气喘、腹泻。
7.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
手法:用拇指腹直推,名“推脾土”。由指尖向指纹为“补”,从指纹向指尖为“清”。
主治:消化不良、呕吐。
8.肝木
位置:食指指腹。
手法:同脾土,名“推肝木”。
主治:目赤肿痛、惊风、肝炎。
9.心火
位置:中指指腹。
手法:同脾土,名“清心火”。
主治:高烧昏迷、夜啼、口舌生疮。
10.肺金
位置:无名指指腹。
手法:同脾土,名“推肺金”。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闷、气喘。
11.肾水
位置:小指指腹。
手法:同脾土,名“补肾水”。
主治:遗尿。
12.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腹直推,名“推大肠”。自指尖向指根为“补”,反之为“清”。
主治:泄泻、脱肛。
13.八卦
位置:在手掌心内劳宫四周,共8穴。
手法:自第一穴顺序数运至第八穴为顺运,名“运八卦”,反之为逆运。
主治:胸闷、呕吐、痰喘、食欲不振。
14.脊柱
位置:自第一胸椎至尾骨尖端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
主治:高烧。
15.七节
位置:自第四腰椎起至尾骨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腹自下向上直推,名“推七节”。
主治:便秘、腹泻。
16.尾尖
位置:尾椎骨端。
手法:用拇指端作揉法,名“揉尾尖”。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遗尿。
17.肩井
位置:肩胛冈上窝的上方(肩上大筋)。
手法: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名“拿肩井”。
主治:风寒感冒、上肢活动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