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 无情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 无情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

                   任是无情也动人

2012-12-09 20:29:07 (转自凤凰网·悼红文的博客)  
       薛宝钗,雅号:蘅芜君。居大观园蘅芜苑。金玉良缘的主角。金陵十二钗之二(说与黛玉并列,也能说得过去)。紫嶶舍人薛公之后,母王氏为金陵王家大家闺秀,《红楼梦》称呼薛姨妈。世袭皇商薛蟠之妹。花语:牡丹花。
  世人都说她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从书面上看确实如此,而透过表面文章,谁说作者不是在盛赞其“德”呢?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终身误]
  按“警幻仙姑”《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排列顺序,[终身误]排在[枉凝眉]前面,这就意味着,“金玉良缘”的重要性不让“木石前盟”,薛宝钗之美与林黛玉之美不分高下。
  那么,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看到一个钗、黛双美的不同之处了:宝钗美在德,黛玉美在才。德才兼备是中国女性今天最灿烂的地方。
  是以故,解读薛宝钗这个人物就必须要从传统美德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才能展示出她的本色。还其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
  众所周知,“停机德”典出《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讲述了乐羊子求学未成而归,其妻刀断机绢劝学的故事。经广泛流传,从典型成为经典。
  所谓“停机德”作为一种传统,历来被称之为美德。
  《红楼梦》用“停机德”喻宝钗,正是在用乐羊子妻劝乐羊子求学,谋取功名的事实,确证着女儿染尘的史实。何以见得?
  与黛玉的先天不足相对,宝钗亦患先天顽疾,是以她须服“冷香丸”,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迷案。
  毋庸置疑,宝钗患的是中毒症。
  引用乐羊子妻事,既可对毒源作出追溯,又可理清毒络。
  一从乐羊子妻的“停机德”被誉奉为女儿的经典楷模,历史便造就了数不尽的薛宝钗。薛宝钗们不仅写作了历史,更写作了生活,并融入了生活,成了生活离不开的功德,成了历史内容的一部分。
  孰益孰害?
  《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拉开了“金玉良缘”的帷幕,这金锁亦是癞头和尚送的,可见其大有来历。“冷香丸”由此回露面。
  正如“通灵宝玉”与贾宝玉的依存关系,“冷香丸”与薛宝钗生死与共。贾宝玉失玉则失魂,薛宝钗失“冷”则失魄。原因很简单:她热衷于名利。——尽管这是生活所迫。
  用贾宝玉比较一下薛宝钗、林黛玉二人,就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薛宝钗、林黛玉之于贾宝玉而言,都是女儿,是没有优劣、美丑之分的。在贾宝玉眼里,世上没有丑女儿,只有“禄囊”。他之所以对二人的态度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原因正在于此。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不言而喻,宝钗染上的是“停机德”疾患,与她本人无关,这对于她而言,是一件失之于人与人生之间叹公平的大不幸,如之奈何?然则又何以以先天顽疾论之?乃是因为她降生在这个具有“停机德”传统的世上之前,“停机德”就成为了她的夙因,她将执迷于这种夙因,并终其一生。
  与“停机德”相映照的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封侯的结果是封妻瘾子,那是何等风光的事情啊。古来多少女子翘首以盼。事实上,夫婿一旦封侯拜相,等待她们的往往是夫婿的始乱终弃。不正自明,《金陵十二钗》如是,现实如是,皇家更是不堪。戏剧《秦香莲》可为明证。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示例,寥若晨星,变成了女儿们的一种向往,从而显示着一厢情愿。这才是【终身误】的真相啊。
  今之谣言:男人有钱就学坏。更何况官服加身的推波助澜呢。虽说难免偏颇之嫌,却反映着世态。
  正是: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又道是:春恨秋悲皆自偌,花容月貌为谁妍。
  《红楼梦》使用薛宝钗这个人物的作用,在于揭示出功利的害人,及势利世态的形成原因、存在形式。
  从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划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历史时期,是对自夏以降,商、周承继功名观念的剧烈膨胀,所谓英雄就是不择手段的获取功名。由此阴谋伴杀戮共行,血腥与历史相连。
  《红楼梦》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显然是对形成名利观念的历史原因进行追溯,尽管在夏、后、商、周时期,功名观念已经形成,并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确定为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
  而正式将功名与利禄捆绑在一起的历史时期,应该在春秋时期。所谓“五霸闹春秋”是也。俗云:春秋无义战。充分证明着上述论点。
  这就是《红楼梦》所揭示出的历史真相。
  很无奈,历史中人总是与历史时空相系。
  从这个角度出发,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功利史。
  若如是,就不能因此去责怪任何历史中人的功利观,当然也包括薛宝钗。
  关于薛宝钗的历史背景大致已经勾勒出来了,接下来应该从“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相对照的角度“唱戏”了,在《红楼梦》一书里,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戏份”。
  按警幻仙子的说法,只有钗、黛合一,人间才有异香。“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第五回)
  这就使得薛、林具有了代表性,她们各自代表了一种文化载体,应该说,“木石前盟”是一种文化,“金玉良缘”也是一种文化。
  正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这两种文化载体,决定了钗、黛、玉三者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在宝、黛(兄妹)是践约之恋,在钗、玉(姐弟)是“经济”联姻。践约之恋使宝、黛的“心事”成为“镜中月”“水中花”;“经济”联姻使钗、玉的“良缘”美中不足。黛玉因才情被剥夺了恋情,宝钗因美德反失去了美。《红楼梦》十二支(曲),[终身误]虽然是宝钗的宿命,却从宝玉的角度写出,这就意味着宝钗的美德之所以会失色,是因为宝玉“嫌”其“美中不足”“意难平”而“误”了宝钗。仅此,更加证明了宝钗“厚德载物”的妇德,在历史上对文明的建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宝钗用“仕途经济”箴宝玉,反遭到宝玉的斥责,称之为“禄囊”。而宝钗不嗔不羞、始终如一的关怀、呵护宝玉,谁说这种箴不是一种深情的具体体现呢?除去披在她身上的尘衣,与社会内容相别(剥)离,谁说宝钗不是在体现着一份做人的良知呢?这份良知,就是被贾宝玉闻到的“体香”。想来世人难以“闻到”这一“其中味”吧。
  读薛宝钗有一个关键点,所谓她热衷“仕途经济”,反映了人类历史的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的女性从生活的角度,确实很现实,关于这一点,真的不容置疑。然而,正是这一份现实性,看似无情却动人心魄,是另一种“舍弃”,是对自己真情实感的舍弃。与宝玉“离尘”两相对照。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651/67526254155.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的秦琼秦叔宝 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秦叔宝

历史上的秦琼秦叔宝秦琼是怎么死的2013-01-15 14:06:34 来源:商都文化 Tag:秦琼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秦琼历史上的秦琼秦叔宝 秦琼是怎么死的(商都文化网配图)  秦琼,姓秦,名琼,字叔宝。关于秦琼,历史上却有其人,其勇猛和武艺卓著,至今还被大

声明:《薛宝钗 无情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为网友梦回千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