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取命令口吻
当宝宝年纪还小,家长的命令语气也许可以在管教宝宝行为时,展现不错的效果,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渐渐开始质疑父母指令背后的原因,因此若家长仅提出命令,却未附带解释,可能造成孩子拒绝服从。
心理专家提醒:“更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主要是向父母学习与他人说话的方式,因此若家长经常采取命令口吻,当宝宝口语能力进步、变得比较会说话时,可能会以同样的命令语气对家长颐指气使,甚至吵架、顶嘴。”
2威胁无限增加
“如果你不睡觉,等一下虎姑婆就会来抓你”、“再继续哭,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乖,妈妈就叫医生帮你打针”,以上的句子听来是否觉得耳熟?许多家长在孩子拒绝配合的时候,会采取威胁方式。起初,这类方法成效相当不错,但随着日子一久,孩子会发现父母的威胁只是空穴来风,并不会真的发生,因此当宝宝下次再听到父母说类似的话语,也不一定会配合。久而久之,为了达到威吓的效果,家长只好无限加码威胁的内容,心理专家分享:“一开始,孩子只是听到‘警察’两个字,就会乖乖听话,接着渐渐无感,于是父母开始假装打电话到警察局,甚至故意将孩子带到警察局门口,花费如此多心力,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问题──孩子之所以不服从管教的原因为何?威胁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管教方式。”
同样的,威胁口吻也会成为孩子日后学习到的说话方式之一,专家指出:“在同侪中,经常能听到某些孩子说出‘你不跟我玩,我就不分你吃糖果’等话语,由此可见,父母不正确的管教语言,可能导致孩子潜移默化学习,间接使其人际关系遇到瓶颈。”
3打骂手段不可取
传统管教观念认为“不打不成器”,实际上打骂不一定能真正改变行为,心理专家表示:“打骂之所以能快速令孩子屈服、求饶,是因为孩子要逃避惩罚,表面上看起来,问题行为似乎获得改善,但孩子不一定能理解自己为何被处罚。”心理专家进一步举例,当孩子在玩弄桌上的水杯时,不慎将水洒出,被父母打了小手,孩子只学到“不能将水洒出来”,却未理解“桌上的水是要给客人喝的,不能拿来玩,如果想玩水,可以趁洗澡的时候在浴室玩。”利用打骂方式教育,或许可以达成心生畏惧的效果,但若家长未提供另一项可用来取代错误行为的选项,那么下次孩子仍有可能继续犯错而被处罚,永远学不到哪些是应表现的正确行为。
4过度管教&过度溺爱
面对年幼的孩子,父母总无法放心,但若凡事替孩子做决定、凡事替他们打理妥当,会因此使宝贝变得自主性不够高、缺乏自我想法、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甚至不敢自己作决定。相对的,过度放任与溺爱,对孩子而言也绝非最佳管教方式,虽然放任、溺爱比起依照孩子特质改变教养技巧来得容易且省事,但可能造成亲子间失去界线。
因此在面对管教的天秤时,父母务必要拿捏好分寸,以免孩子无法建立良好的界线与价值观,举例来说,被过度管教的孩子在社交上恐遇到困难,生活自主方面也难以独立进行;而过度溺爱则可能造成孩子价值观偏差,认为他人应满足自己提出的所有要求。
5冷漠与忽略的一线之隔
心理专家指出:“许多家长会将冷漠与忽略搞混。”一般来说,“忽略”是时常被使用的行为技巧,当孩子出现故意引人注意、不适切、干扰等行为时,家长可以选择忽略孩子行为的方式;而“冷漠”较常被用来作为情感、态度的形容,例如:孩子不论高兴、难过、愤怒,父母都以冷漠的方式回应,而未以对应或是理解方式,针对孩子情绪原因进行处理与回应。
若父母以冷漠态度进行管教,无论孩子做出任何反应,都获得相同的结果,可能导致孩子怀疑自己是否被爱,冷漠的情感反应会使宝宝无所适从,更影响其自我概念。
专家表示,长期被忽视的孩子,会想尝试更多行为以吸引父母的注意,此时家长的判断力很重要,应留心宝宝的哪些举动属于故意为之。例如:1岁宝宝正在练习走路,不小心跌倒后,引起成人关注,此时宝宝意识到“只要跌倒,大家就会把关注力放在我身上”,因而故意摔跤。此时,父母可试着渐渐减弱太强烈的反应,从慌张的情绪调整为语气平和的关心。杨心理师呼吁:“面对想改变的特定行为时,家长可以降低自己的反应程度,藉以削弱小朋友的特定行为,等孩子出现其他正向行为时再给予关注。”如上述例子来说,当宝宝持续行走一阵子没有跌倒时,爸比妈咪就可以给予较强烈的鼓励:“哇!宝宝好棒,走得真稳。”如此一来便能达到增强孩子正确行为的效果。
6利诱非长久之计
“你把饭吃完,等一下爸爸带你去买巧克力”,这类的对话不时出现在我们周遭。有时候成人为了让孩子配合,会使出各种威胁利诱贿赂的手段,但利诱一定有效吗?以前述例子来说,如果孩子今天突然不想吃巧克力,这样的条件是否就失效?甚至使孩子本末倒置认为“反正我今天不想吃巧克力,所以饭菜不用吃完也没关系。”心理专家提到,部分家长易将贿赂与奖励混为一谈,其实贿赂与奖励的差别在于哪一方拥有主控权,“利诱”是由孩子来决定是否配合家长,而“奖励”则是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的表现是否达到奖赏的标准。
许多家长在孩子拒绝配合时,会采取威胁方式
专家补充,对于进行一项行为,孩子会存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自己想做”是内在动机,“有好处才做”则为外在动机,利诱的管教方式会增加孩子的外在动机,使其变得较为功利主义。举例来说,当父母希望孩子多阅读绘本时,应加强其内在动机,可向孩子说:“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如果我们一起念,一定会很好玩。”让孩子主动对阅读产生动机;而非“你把这本书读完,才可以看电视。”若孩子仅为了看电视而敷衍了事,着实失去了父母想让孩子体会阅读乐趣的美意。
走进孩子的世界,教养更有效
教养过程中,父母经常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事情对错,专家提到:“事出必有因,家长若只注意到行为的结果,会因此忽略行为中间发生的过程。”例如当孩子打人时,爸比妈咪可能急于修正孩子粗暴的行为,而非了解打人的原因,很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抢了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缘由,虽说“打人”是错误的行为,但比起强烈指责,透过父母引导,让孩子学到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才是管教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