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哲学的价值
“哲学有什么用”或“哲学有什么价值”,同“哲学是什么”一样,是一个历久弥新、充满争议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乏立足于价值论、区分哲学“学科”与“学说”视角的解决。我们认为,哲学的价值涉及哲学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立足于以哲学学科为客体、以人和社会为主体的价值关系视角,运用开放性的价值思维进行分析。
一、哲学与“有用”、价值
关于“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综观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种观点,最引人注目的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
“哲学万能论”极力夸大哲学的功能与价值,认为一切学术的精华皆在哲学,哲学具有超越一切具体科学的价值:哲学家是真正的爱智者,甚至是智慧的化身,最应该承担社会的重任。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国家篇》中认为,唯有那些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理即把握事物的理念的人,才配称为真正的爱智者,而只有真正的爱智者才有资格担当治国重任——“哲学王”。“除非是哲学家们当上了王,或者是那些现今号称君主的人像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权力和智慧于一身,让现在的那些只搞政治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不搞政治的庸才统统靠边站,否则国家是永无宁日的。人类是永无宁日的。”中国北宋思想家张载代表儒家表达出立意高远、使命感强烈的宗旨,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如冯友兰所描述的:“中国哲学家,多讲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其最高理想,即实有圣人之德,实举帝王之业,成所谓圣王。”圣王理想与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可谓异曲同工。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左”的时期,也曾将哲学抬得很高,似乎只有哲学才是提高觉悟、统一思想的法宝;一旦政治斗争、社会发展遇到什么问题,总是以为问题出在哲学上,因此动辄开展“大批判”或“全民学哲学”运动。种种“哲学万能论”的表现,或者通过不适当的过高要求和期待使哲学神秘化、武断化,或者通过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诉求将哲学庸俗化、简单化。这些都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哲学,而且严重地危害了社会。
“哲学无用论”则完全否定哲学的功能与价值。由于哲学自身的抽象性、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思维难度,并且无法带来直接的看得见的功利效果.怀疑哲学的价值是比较常见的现象。20世纪初期,蔡元培、王国维等人主张在我国大学开设哲学科,此议遭到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人的坚决反对。张百熙认为:“盖哲学主开发未来,或有骛广而荒之弊。”即哲学会令人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不切实际。于是他下令取消哲学一科:“哲学置之不议者,实亦防士气之浮嚣,杜人心之延宕。”张之洞甚至认为,自由、民权等各种异端邪说都是随哲学而来的:“中国今日之剽窃西学者,辄以民权、自由等字实之,变本加厉,游荡忘返。”还有人以哲学的目标难以实现,或者哲学中的某类问题无由解答,或者哲学方法不如科学方法精确(如逻辑实证主义),或者哲学家们之间无休无止的争论没有结果等为由.提出应该取消或“消灭”哲学、哲学的某些分支、某些哲学方法。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认为“哲学无用甚至有害”者,除一部分是出于对哲学的不了解或了解不充分以外,还有一些则属于某种特定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的反映,比如反对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害怕由于倡导哲学而危及“大一统”的思想和话语统治.等等。而哲学学科在我国终于建立起来,标志着科学理性的发展不可阻挡,并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哲学无用甚至有害论的终结。
无论是“哲学万能论”还是“哲学无用论”,看似都有一定的根据,但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问题出在观察的视角和方法上。其实对于任何事物,人们常常都要问一下“它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与善恶、美丑、祸福等问题一样,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带有极大的普遍性,需要立足于相应的理论加以解决。事实上,正是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争论,最终导致了哲学中一个新领域——价值论的出现。价值论旨在揭示一切价值现象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提供创造和实现理想价值的理论支持;它也应该能够回答哲学自身的价值问题。
所谓价值,是一个产生和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任何事物(客体)是否有价值以及有何种价值,都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都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哲学的价值也是如此。哲学的一切价值都是对于人的价值。如果没有人,或不与人相联系,根本无所谓哲学的价值可言。要说明哲学的价值或意义问题.不能只就哲学本身来说,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它与人的现实生活的种种关系。没有哲学,没有它的存在和独特性,固然就没有它的价值可言。但是哲学若不与人即一定的主体相联系,若不是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本性及其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它的价值更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定主体(个人、群体或作为整体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当哲学的属性和功能确实满足了主体的某种生存或发展需要时.哲学才表现出相应的具体的现实价值,即表现出“对谁之用”与“何种之用”(工具性之用与目的性之用)。因此,哲学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实践的发展而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哲学并非对于任何人都始终具有同样的意义。
还需要指出的是,已往关于哲学的价值思考往往受到两种习惯性视角的限制。
一是“学说视角”的限制。即当思考哲学有什么价值时,人们所说的哲学往往只是指已知的某些学说,而不是整个学科。由于这种视角的局限,对问题的回答就往往停留于表面和片面。
二是“个体视角”的限制。当人们思考哲学有什么价值时,往往习惯于从哲学对于个人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意义着手,而忽视了哲学对于人类整体的意义。哲学的价值诚然具有主体性,因人(个人或群体)而异,但看待哲学学科的价值,必须立足于人类整体,有全局眼光。
二、哲学的工具价值
谈及哲学有用无用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或所指的是它的工具(手段)价值。所谓哲学的工具价值,是指哲学能够作为手段或工具,满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为实现人类的目标服务。当然,哲学与其他具体学科不同,它似乎不能直接帮助人类达到某种现实的功利或实用目的,例如哲学并不提供衣食住行的资源和手段,也不能直接用于发财致富或生产技术,等等。但是,哲学却能够装备人的头脑来增强人的力量,并通过人的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变,产生改变世界的巨大作用。因此,人类向来重视哲学的这种工具价值。例如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列宁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当然,不仅工人阶级,而且历史上一切阶级.都有一定的哲学学说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而人类则在总体上把哲学当作自己的一种精神武器。
作为提供普遍性知识、理念和方法的科学.哲学之于人类的工具价值主要表现为:
第一,总结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成果,提供最具普遍性的知识.具有认识价值。
像其他任何科学门类一样,哲学也负有为人类提供知识、满足人类求知需要的功能。但哲学知识不同于其他具体学科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证性知识。哲学知识的主要特点,是以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思辨逻辑等“形而上”的形式,表达出一些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满足人类对普遍知识的需求。
反映和代表着人类一定普遍性知识的系统,是哲学之于人类的价值的一个方面,可以叫作哲学的认识价值。虽然哲学的认识价值并不是其一般价值的全部和主要方面.但却是一个基础的方面。“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哲学判断,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哲学本身。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抽象概念所代表的认识和经验,没有了诸如关于存在、知识、真理、因果、价值等哲学知识的创制和传承,人类如何保存和积累世世代代实践中的宝贵思想成果?如何在超越个别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普遍性的思考?其结果,很可能就会像没有了数学和数字符号、计算知识等一样,人类只能停留于感性的直观和物物交换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有如今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全球交往,更不可能有充满理想和创造性的思想追求境界。
第二,构建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探索有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具有实践价值。
哲学在形成上述普遍性知识的过程中.就构建着关于人和世界的本性、面貌、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的整体性理念,即世界观。而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对于实践的指导,在于它构建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为实践提供经过深思熟虑的理念和方法作为前提。这是一种深层的、宏观的、长远的思想影响和引导作用.属于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
当然.现实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多种多样的。几乎可以说,哲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和范畴,在不同的学说中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因此面对同样的普遍性知识,也就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系,这是哲学这一学科历来就有的一个现象。例如仅就关于“存在”的知识来说,有的学说强调它的实体性含义。有的则是从运动和关系着眼:有的认定世界存在的本质是物质,有的则认定为精神等等。由于这一系列基本观念的不同.便最终形成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风格去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不同的效果,表现出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些学说形态的不同,并不否定关于“存在”等知识的重要性,更不否定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探索的必要性。相反,恰恰是在实践的应用和检验中,才能显示它们的真正性质和意义:在不同学说的比较和综合中,才能更加深切地理解探索和构建科学的彻底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性。
世界观方法论要通过人们具体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其问往往要经过若干转化和过渡的环节与形式。例如在具体领域或具体科学中,要经过它们的基础理念和方法、应用理论和实践原则、技术和操作的目标与规则.直到个体的选择和具体实行,才能最终表现出哲学所包含的实际意义。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切实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理论本身也在经受检验,需要做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正。所以,哲学的实践价值的实现,不是也不可能是用现成的答案去贴标签、“对号入座”那样的简单过程,而是理论与实际不断反复深入地结合的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
第三,表达和反思人的价值追求,探索人类生活的规范和境界.具有人文价值。
哲学从一开始就以关注人生、社会为己任。从人类的起源、人的本质和本性、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人手,关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探索与反思,成为哲学思考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哲学史上,关于社会人生智慧的学说各种各样、层出不穷。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学说.各种人生哲学或人生价值学说都曾设定了一定的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并以之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探索实现人生价值的合理化、最大化。它们有的诉诸人,有的诉诸神:有的诉诸理性,有的诉诸情感:有的系统,有的零散;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影响重大而深远.有的只是昙花一现……而无论其表现如何,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理解.表达出一定条件下获得的人生感悟和追求,并且用以指引人生思考和选择,也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哲学对社会人生智慧的探索.既以“认识你自己”为基础,又以追寻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使命。人的世界是人所造成的,人是世界的认识者与改造者;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又造就了人自身这一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因此。人是世界上一切奥秘中最深刻的奥秘,是最难加以认识和把握的奥秘。哲学作为一种穷根究底、追根溯源、没有止境的反思性、批判性活动,能够透过重重迷雾,追问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或意义,从而使人明了自己的现实处境和真实需要,追寻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还会不断追求和创造“新我”,不断把握人自身的超越性存在及其运动。
目前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远未达到理想境界。正如许多浪漫主义哲学家批评的那样,17世纪开始的工业化、现代化把理性片面地等同于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被排除在外了。商品社会和工业文明把人类吞没在它的经济职能中,人成了这个商品社会的附属物,成了“单向度的人”,人的存在与价值消失在物质的功能中。这又进一步导致了物欲的膨胀和消费主义的流行,导致人类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核威慑、放射性污染,等等。走出这些困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从人自身和人的本性、目的出发,引导人们克服欲望与功利的膨胀。克服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以永不停止的反思、批判精神,确立新的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重建新的价值坐标和规范体系.将世界治疗和变革得更美好。
总之,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特殊作用或工具价值是任何具体科学都不可替代的。实践也证明,千百年来,哲学不仅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守望黑夜,而且如同高卢的雄鸡一样迎接黎明:不仅反思和批判现存的一切,而且超越现实、预测远景,促使人不懈地追求理想与信仰,给现实生活以指导。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哲学已经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并且将永远有其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