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微香行散。
《现代实用中药》:“味苦、涩,性平,无毒。”
《泉州本草》:“辛、苦,性平。”
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膀胱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脘腹疼痛;经闭;乳汁不通;水肿胀满;湿疹。 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纲目拾遗》:“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
《岭南采药录》:“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现代实用中药》:“烧灰外用于皮肤湿癣、痔漏等。有收敛、消炎、消毒作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性腰痛,心胃气痛,少乳,湿疹,皮炎。”
《浙江药用植物志》:“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治胃痛腹胀,风湿痹痛,乳中结块,乳汁不通,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荨麻疹。”
1、疏肝气,通经络
本品味苦微辛,能疏肝行气,活血通络,故可用于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乳结、乳汁不通等证。凡肝郁气滞,胃脘胀痛者,可与木香、佛手、枳壳等配伍,以理气和胃;凡少腹疼痛者,可与川楝子、延胡索、柴胡等同用,以疏肝止痛。凡妇女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者,可与当归、香附、益母草等相合,以行气活血;凡肝经郁滞,乳结胀痛者,可与青皮、丝瓜络、穿山甲等相配,以疏肝通络;凡产后乳汁不通者,可与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等并施,以通络下乳。
2、祛风湿,利水道
本品苦辛微香,能祛风燥湿、通利水道,故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水肿、小便不利、痈肿湿疹等证。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者,可与独活、木瓜、当归、鸡血藤等配伍,以蠲痹养血。凡水肿、小便不利者,可与茯苓皮、泽泻、车前子等同用,以利水消肿。凡痈肿、湿疹等证,则可与蒲公英、黄柏或苦参、蛇床子等相合,以清热解毒或除湿敛疮。
3、利水消肿
路路通不但能活血脉、通经络,而且可利小便、逐伏饮,有明显的利水消肿之功。
4、通络益肾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肾小球局部血管造成微循环障碍,多属中医的湿热郁滞,水瘀相兼。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路路通既能行血脉、通经路,又能利水湿、除湿毒,对风热湿毒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急、慢性肾炎有百利而无一害。故多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配用二药,常可提高临床疗效。
5、通经下乳
中医认为,“血水同源”,“血乳同类”。能通活血脉的药自然也能通经,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不孕等病症;同样,能通活血脉的药也能下乳,主治产妇无乳或少乳属瘀血阻滞者。
6、通痹止痛
路路通可活血通络、舒筋利节、利水消肿、通痹止痛,是治疗风寒(热)湿痹的要药之一,在祛风、清热、散寒、除湿这些治疗风寒(热)湿痹的主打药方中加入适量的路路通,常能起到“力挽狂澜”的理想疗效。
【临床应用】
1、用于脘腹胀痛
路路通具通利之性,功能行气宽中而止痛,在临床上用于脘腹胀痛、大便不爽等症,可与木香、乌药、枳壳等同用。
2、用于风湿痹痛,用经不调
本品又能活血通络,对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而腹胀者,可与香附、茺蔚子等配伍;对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络拘挛等症,可与当归、川芎、独活、桑寄生等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又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可与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配伍。
此外,本品通利之性也能通下乳汁,用于气血壅滞、乳汁不通,可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药同用。
【药理作用】
1、外用
实验证明,枫香酒精溶剂(60%)外用,能防止钩蚴侵入小鼠皮肤。其防护效力与溶剂浓度成正比。
2、保肝作用
桦木酮酸具有明显的抗肝细胞毒活性,即在体外试验中,对由四氯化碳及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初次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的细胞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生药在台湾作保肝药。
3、降血脂
降脂神果“路路通"。路路通果可降血脂,煮水长期饮用可缓解血脂高、血栓、血流不畅、脑梗塞等症状。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联食物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