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学称现代社会之前的社会为传统社会(前现
代社会),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完善、演进的过程,其中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其推进的速度上是不同
的,发展程度也不平衡。在现代化的早、中期,城乡差别呈扩大化趋势,后现代时期差别逐渐缩小,朝着城乡一体化迈进。
处在现代化中前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格局同样在不断地变革与转型中。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乡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逐渐让位于城市,而现代都市的文化则不断地向乡村辐射与渗透。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地区、省际特别是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格局的迥异表现得甚为明显。对这种宏观上的发展差异,人们早就有所注意并逐渐予以重视。但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当他们面对客观现实的不平衡发展状况和潜在拉大的发展差距时,又会表现出何种心态呢?
马克思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生活怎样困苦,但是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茅屋的简
陋与寒酸,再坐在茅屋里面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在社会学上,这
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剥夺感”。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塞缪尔
周
明宝
社会2002·5
(浙江)
浅析﹃相对剥夺感﹄
·斯托夫。斯托夫等人通过对美军人员的素质及心理状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对剥夺”的概念。他看到美军中一些升迁较快的成员,反而是最心怀不满的人。因为他们始终把军中地位显赫的高层人物视为参照群体,通过在权力、收入、声望等方面的比较,发现自己总处于劣势,从而觉得自己受到剥夺,老是被滞留在通往理想职位的道路上。对于早已定格在心目中的参照点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进而产生了不满、怨恨、愤怒等主观反应。
其实,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剥夺感”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不过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它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内隐或外显)罢了。这种剥夺是相对的,因为他们从社会分得的绝对量往往并未缩小,甚至还可能有所增加,处境也有所改善,只是通过相对比较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占优势。因而简单地说,“相对剥夺感”其实就是一种横向攀比后所产生的主观反应。
畲族自治县景宁,地处浙江西南部。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源短缺,人才匮乏,长期以来,一直是浙江省最偏远落后的地区。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生活的人们,普遍地在为实现温饱而谋生。然而,普遍贫困的氛围使人们不耻于安贫乐道,甚至还有些自我陶醉。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受乡村社会的城市化潮流的驱动,这里的人口社会流动率大大提高,许多人通过工作调动、外出经商、读书升学等途径,开始感触外面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原来境遇类似的人,现在各自的经济生活状况已是天壤之别,社会地位逐渐分化了。一些长期在外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一到节假日,携着家小,或开着小车,或坐花轿(走不了陡滑的山路),衣锦还乡。他们中的许多人西装革履、披金戴银,名牌从头包装到脚,回乡后聚集家族所有成员,杀猪宰羊,大肆购置名酒佳肴,吃尽山珍海味,那排场热闹非凡。
尽管近年来这里的经济发展步子在加快,但较之外界毕竟还很落后,对比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上所描述的外界的现代化繁华场景,特别是目睹“阔老”们的种种“炫耀性消费”行为,刚跳出温饱线的人们是既羡慕又极度不满。这种状况一方面激起了人们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愿望,人们纷纷外出打工,村民们掀起了参观、学习、培训的热潮,自觉增加劳动投入,并积极学习农业科技。然而过高的赶超期望,却由于受挫反过来又使一些人产生强烈的不满,“相对剥夺感
”愈发强烈。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和更大的劳动强度,回报却远不及人,对此许多人加重了失落感。另一方面,一些并不富裕的人则模仿和学习高消费行为,想以此来填补自己的失落感。但他们实
·37·
社会阅览
际的经济状况,又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由此可能走上歪道,给社会带来不安的隐患。
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层面:
(1)分配体制上的问题,这是造成“相对剥夺感”的最主要原因。对于分配体制不合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的“相对剥夺感”,在这里,我想借助美国社会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加以阐释。亚当斯在对组织内部报酬分配上的公平与否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员工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所谓相对报酬是指把自己所获报酬与他人比较后产生的体验,比较后的公平感是由投入和获得的比例而得出的。在不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倘若个人等量的劳动投入却得到数额悬殊迥异的回报,这自然就会使其中的一方产生相对剥夺感。
(2)同一地区高收入者的畸形消费行为和奢靡的生活作风,打破了低收入群体脆弱的心理防线。物质生活方面的不如人使他们深感自卑,同时,原有集体贫困氛围的破坏,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因为慰藉的失衡而导致一定的错乱和茫然。
(3)低收入者的主观心理偏差。低收入者对自己的收入变化和别人的付出往往容易低估,把“西瓜说成芝麻”,这也很容易引发他们的相对剥夺感。适当地拉开收入差距与发展步伐,能够树立先进地区的示范、榜样作用。通过对后进地区资金与
技术的输入,先进管理经验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与灌输,可以使落后地区的人们甩掉一些不必要的发展包袱,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使之利用后发优势,节省赶超的时间。同时,通过比较,人们能够正视差距,激发起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愿望,这时,相对剥夺便化作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实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客观依据。
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已得到切实的改善。然而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收入的差距依然有扩大的趋势,即使在发达省份的落后地区也是如此,相对剥夺状况还很严重。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疏导措施:
(1)应努力搞好经济,只有增加国民经济总量,把“蛋糕”做大,才会增加社会成员的绝对分配量。绝对贫困的消除,将削减“相对剥夺感”产生的起点和强度。
(2)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税收和法律的杠杆,规范不合理收入,建立一个明晰的收入显示系统。增强个人收入来源和数额的透明度,防止曲线贿赂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3)进一步打破户籍制度的壁垒,为社会流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增加社会规则的透明度,为加强城乡的互动与交流创造条件。
(4)继续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贫力度,通过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发挥后进地区的“造血”功能。这种做法,无论从道义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角度考虑,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精神是一致的。(5)改变知识分子过于集中某些地区的现象,鼓励和奖励他们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援建设行为。同时,后进地区要加紧制定引进人才和智力资源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带动本地区群体素质的提高。
(6)规范分配制度,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但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坚持先富政策的同时,要努力创造个人致富的平等机会,使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公平。
以上几点是从社会整体调控的角度来说的,至于个体而言,那么落实到个体,则应纠正一些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在这方面,关键在于培育人们能辩证地思考社会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心理机制。
总之,历史曾经深刻证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平均主义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无视引起“相对剥夺感”的客观因素,则日益加剧的相对不平等的财富分配,还将会继续加深落后地区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对此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编辑/李聆
社会2002·5
瞧人家玩手机的养牛大户多神气
!·38·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