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6月14日期间,食品安全领域爆发了“食品专家”涉嫌敲诈勒索以及2万吨食用盐流入北京等7省市的热点话题,此外,水果滞销问题以及食品行业的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也获得了媒体的较多关注。
食品安全领域,媒体热议“食品专家”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折射食品安全问题、反思监管漏洞等成为媒体评论主要观点,网民则更多的聚焦于媒体“推波助澜”与董金狮的扬名之间的关系。2万余吨假食盐销全国则引起了民众对食盐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再次引发盐业专营废存的争议。国内食品行业和发展现状方面,水果滞销问题成为本周热点,一度出现舆论反转现象。不少企业加入跨境电商的合作竞争,以及国内政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使得跨境电商成为业界研究和热议的新方向。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食品专家”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折射食品安全隐忧
6月29日,公安部通报了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提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公安部通报称,董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敲诈勒索数额达600万元。目前法院已经开庭审理。媒体报道指出,“董某某”指的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此后,媒体开始挖掘,董金狮的经历以及他“以打假为名,行盈利之实”的蛛丝马迹。
从6月30日开始,“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的舆情开始发酵。7月1日,《“食品专家”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受审》、《“食品专家”董金狮涉敲诈勒索受审 涉案数额600万》等报道涌现。“董某某”的身份、经历成为报道关注主要内容,媒体用酷爱宣传自己,借“打假”扬名;12年接受4000次采访;被指靠“野鸡协会”牟利等几大特点勾画出董金狮的“伪食品专家”身份。当日,董金狮亲属在新浪官方微博中发表公开信,望各媒体慎重对待失实内容,立即删除该报道,消除不良影响。7月2日,大量的评论性文章开始出现,舆论关注度攀至顶峰。
《新京报》、《北京日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网等众多媒体都聚焦了“伪食品专家”问题。评论观点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反思食品监管存在的漏洞。《北京日报》评论指出值得反思的两点“谁来给各类“野鸡协会”做鉴定?以及谁纵容了“野鸡协会”的存在?认为是职能部门失声、失职所致;二是“伪食品专家”的出现戳中食品安全的软肋。中国青年网认为,中国内地没有主管食品包装的部门,也缺乏相关的系统的行业标准,加之人口众多、食品生产、来源庞杂,监管乏力、公众认知不足等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毋庸讳言,食品行业的乱象纷呈、监管的疏漏和空白,都给了“食品专家”敲诈勒索的良好舞台。三是伪专家多源于真专家少。新华每日电讯指出,真专家没发挥社会应有的公共担当,起到行业“校正器”的作用,从而给了大量的伪专家招摇撞骗的空间。四是折射食品安全隐忧。千龙网评论认为,“食品专家”敢于冒着法律风险,敲诈勒索商家,除了他本人胆大妄为之外,最关键的是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本身存在问题,被“食品专家”抓住了小辫子,给“食品专家”提供了敲诈机会。
“食品专家”董金狮拥有超过50个头衔,出没在各大媒体上,如今却因涉嫌敲诈勒索成为反面人物,反转性令舆论一片哗然,媒体和网民都开始反思“食品专家”背后的问题。媒体分析较为多元化,从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解读出了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食品安全代言人的选人机制、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漏洞等等问题。网民在感慨“伪食品安全专家”泛滥、食品安全问题让“伪专家”有机可趁的同时,更多的是将质疑的眼光转向了媒体。不少网民指出,董金狮的扬名与媒体的“推波助澜”脱离不了关系,如同前几年在电视节目中大热的张悟本,董金狮通过媒体的包装,迷惑了大批的观众,而媒体的跟风炒作和人云亦云,为董金狮的成名成功创造了条件。网民也不断呼吁,媒体应反思在舆论监督和新闻报道中,如何允中守直、传播真实和呼唤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