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某,女,68岁。既往有小三阳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服西药降压降糖治疗。45岁有子宫侧切术史。患者37年前7月份无明显诱因突发头部紧胀,反复治疗多年无效。
症见:
头部发紧发胀,头有刷刷做响感,胃胀不消,胃部拎紧样疼,有烧灼感,两胁疼。平素大便干燥,进食稍有不慎即腹泻稀水样便,偶有大便发粘,腰疼,双髋外侧及腹股沟疼,双膝盖冷痛,两足大趾、足二、三趾底部褶皱处疼痛难忍,需定期打封闭针治疗。口干明显,无唾沫,说话时自觉拉不动舌头,说话时感觉嘴里会发出滋啦滋啦的粘声音,易咬到舌头,咬到腮帮子,眼干有泪,右颈胀,头部齐颈汗出如洗,尤其热天不敢出门。咽部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夜间2-3点钟易醒,难入睡。四肢颤抖有3-4年。面色青黄,舌干红中间有裂纹,脉沉细无力。
治法:清热燥湿,益气健脾,滋肝阴熄肝风
处方:乌梅丸原方加白芍
处
方
乌梅30g 细辛10g 桂枝10g 黄连20g
黄柏15g 当归10g 人参10g 川椒6g
附子10g 白芍15g 干姜20g
7副
1周后患者复诊症状有明显改善:面色红润,口干,明显减轻,上下肢颤抖愈,只有紧张时手指偶尔抖动,胃脘痛减轻,腹股沟痛愈,足痛愈,大便日一次,唯干呕,头发胀,吃中药2天停止服用降压降糖药物。四诊时患者诸症均大幅好转,几无不适,西药全停,空腹血糖在7mmol/L左右。
症状分析
患者面色青黄,浮肿貌。青主肝,黄主脾。从面色上就能确定这个患者为肝、脾、还有水三方面出现了问题。
第一个症状,头部又紧又胀,紧则为寒,寒则为痛,这个头是紧,那么证明他就有寒。胀,证明又有热。里面有热,外边又有寒。
第二个症状,胃胀不消,胃勒紧疼、烧灼感,两胁疼,胃部食少难消。胃里边的烧灼疼痛,是胃里有客邪,有邪热。
胁痛,胁是肝经循行的部位,胁痛定位在肝经。
进食稍有不慎即腹泻,偶尔发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这就证明这个患者脾阳不升,才导致腹泻,水样便很可能患者还有一点点水饮。大便偶尔发黏,黏是湿热。
腰痛,腰痛是这个两胁连带着胀的疼的,和两胁是连带的关系,另外紧则主寒,寒则主痛,还有双髋关节外侧疼、腹沟疼,这都是肝经循行的部位,定位在肝经,痛则为寒。
两足大趾、足二趾、三趾底部这块疼痛难忍,隔一阵就得去打一针封闭来镇痛。脚掌底属于阴经,是足厥阴肝经和太阴脾经的下部。
下一个症状口干明显,感觉眼干,有眼泪,肝开窍于目,这属于肝经有问题的。
头部到脖子的汗出如洗,这就像《伤寒论》里面说的:但头汗出,齐颈而还的大陷胸汤证。病机是相同的,因为她中焦阻塞着,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阳气都往头部会聚,加上湿热之邪在上熏蒸,所以说,上边下又下不去,所以说只有头部汗出如洗。
这里的夜间两三点钟易醒,这属于厥阴经主时。
四肢颤抖三四年,肝主筋,这是有肝风的表现。脉沉细无力。
综上所述,病机属于既有寒又有热,又有清阳不升,还有一点点水饮,虽然不是很明显。
病机出来了,属于寒热错杂。另外还有膝盖冷痛,这是下部还有寒。总之是下部有寒,上部有湿热。
应用乌梅丸几大主症:第一,口干;第二,有某一症状在夜里两三点钟加重,第三,脉沉细。最后可以补一个,乌梅丸的面色青黄,就足够了。
为什么乌梅丸,我只加了一个白芍,不愿意多加?
加多了,往往就改变了仲景的原意。
加白芍,第一入肝经,第二收敛肝气,第三,能够滋阴熄一下肝风,照顾她的手抖。
有的人担心了,说患者口干,都已经干成那样了,没有唾沫,乌梅丸里有干姜附子细辛川椒,这么多的热药用下去,患者立毙。
我通过多年应用乌梅丸的体验,还有我对药性的把握和理解,辛味不仅仅能温阳能散寒,辛还能润呢。还有的同仁担心,说这里用了黄连、黄柏,这么燥。我再提醒一下,这个患者是有湿热呀,如果湿热同时存在,只有用苦寒,因为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这种情况就不能选石膏,如果用石膏,他干的会更厉害。
乌梅丸这张方子,不仅仅是温阳,乌梅丸是个滋润之剂,绝对不是干燥之剂。就像李桂明老师讲的,如果一个壶里,装满了凉水,那个壶盖就像舌头,如果壶底不加火,你再加凉水、加冰块儿,舌头也是干的,只有把锅底加上火一烧,烧开了水蒸汽往上一滋润,那个壶盖就会湿润了。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宋柏杉:乌梅丸治疗顽固性头紧、胀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