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报任安书节选翻译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2、积累文言词语与句式。3、鉴赏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4、领略司马迁逆境中发愤有为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二、解说文题,整体感知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汉武帝任命司马迁担任中书令一职,所以任安就给司马迁写了封信,叫司马迁利用自己担任的重要职务的机会,向汉武帝推举贤士。(“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而遭遇了宫刑之后的司马迁,自感羞辱难当,抑郁寡欢,所以迟迟未给任安回信。(“阙然久不报”)。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想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请略陈固陋”),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而这封书信也是司马迁的绝笔之作,是中国历代史学家研究司马迁的重要史料。鲁迅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在评价《报任安书》时提到的。三、探究研读1、那么,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听从好友任安的建议,向汉武帝举荐贤才呢?(结合第6小节,原文作答)明确:“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2、这里提到了私心,那么司马迁的私心又是什么呢?明确:想完成《史记》。3、那么写《史记》的目的何在?明确:“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立言)4、而立言是为了什么?明确:以偿前辱之责。(立言雪耻)5、这里提到了雪耻,那么司马迁遭受了怎样的耻辱,让他意欲洗雪呢?明确:遭受腐刑。6、腐刑也就是宫刑,即阉割男性的生殖器官,那么,司马迁是如何表现宫刑对人的羞辱之甚的呢?(从课文第三段寻找答案)明确:司马迁列举了众多的刑罚“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在这段文字中,司马迁写了“四不辱”和“六受辱”,而在所有的刑罚中,宫刑是“最下”的,是最为下等的刑罚。而司马迁遭受的恰恰是这个“最下”的腐刑,这怎能不让他羞愤,而一个“极矣”,不仅写出了宫刑对人的羞辱之甚,更是以一种近乎泣血的方式展示出司马迁受刑之后内心的痛苦。7、宫刑带给司马迁的,不仅仅肉体上的痛苦,更有精神上的折磨,受刑后的司马迁,他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请从第六段中找出相关的文字信息)明确:“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肠一日而九回”写作了其人心事重重,痛苦不堪;“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写出了其人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的生存状态;“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个沾衣之汗是冷汗,写出了宫刑之耻对他所造成的巨大的心灵创伤。8、那么,为什么宫刑会给司马迁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伤害,他的社会根源又在何处?明确:中国社会传统的“荣辱观”宦官的名声不好,这是公认的。那么,大家为什么会如此轻视,嘲笑宦官这个群体呢?一是因为身份卑微,虽说历史上有一部分宦官仗着帝王的宠信,可以权倾朝野,但究其本质来说,官宦就是天子家奴,一个奴仆又怎会让自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对其尊重呢,为世人所笑也就不足为奇;其次,宦官们因为被阉割,丧失了延续血脉的能力。这在重视传承的古代宗族观念中,是最不能被接受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意味姓氏消亡,祖宗无人祭祀,是最大的不孝。受刑后的司马迁失去了延续姓氏的能力,愧对先人,所以无面目上父母之丘墓。再次,我们知道,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司马迁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遭受宫刑的原因会逐渐被世人淡忘,只会记住他遭受宫刑的事实。而后人的不明所以,只会让他所遭受的嘲笑越来越多,所以说“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因此,宫刑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创伤,更是精神上的摧残甚至毁灭。一个人,一旦与阉割这种事沾上边,也就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本人,甚至其祖先及后人都会因此而蒙受羞辱。相机板书:宫刑=伤身体+毁精神+绝后代+辱先。 极矣 太上小结:以上是本文的第一的重要的内容,遭辱之痛。9、既然司马迁清醒的知道宫刑对人的侮辱之甚,那么为什么在被下狱之后,司马迁不选择慨然赴死呢?难道是因为他畏死吗?明确:司马迁并不畏死,“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由此可见,因为独身孤立和对妻子儿女的不顾惜,使得司马迁在亲情上,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其次,从道理上,作为一个士大夫,他懂得对生死取舍的界限。不自杀绝不是贪生怕死。10、既然不畏死,那么他为什么不慷慨赴死呢?明确:①官职微贱,受人歧视,死无价值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前,担任的是史官的职务。而在司马迁的叙述中,史官的地位是极其卑贱的。他认为,史官在皇帝眼中只不过和倡优一般,是被蓄养戏耍的对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而世人对于史官的态度又是轻视的(流俗之所轻也)。微贱的身份,使得司马迁即使选择了为尊严而死,世人也不会重视他(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也不会尊重他(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甚至会被世人误解,认为会他是因为智虑穷尽、罪大恶极,因不能脱罪被杀。(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世人的轻视和误解让司马迁觉得死毫无意义的,所以他选择的是隐忍苟活。②遭刑受辱,名节已失,求死已晚作为一个士大夫,司马迁清楚的知道尊严对于人的重要性。然而“刑不上大夫”的古训却没有帮助自己摆脱遭刑受辱的厄运,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在文中强调“刑不上大夫”呢?他列举西伯、李斯等“王侯将相”受辱的事实又是为了说明?明确:“刑不上大夫”语出《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礼制;刑,刑法(非刑罚)。礼制和刑法是两套惩处犯罪的制度——礼制不针对庶民(只针对大夫),刑法不针对大夫(只针对庶民)。“刑不上大夫”:是说,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及君王亲属犯罪,不施用带羞辱性的“刑法”,而使用“八议”之“礼”的标准来确定如何惩处。这其中也有刑罚,但不在市朝行刑,而是用其他方式,如自裁、君王赐死、于隐秘处施刑等。其目的是让有贵族身份的犯人免受人格的污辱,保留适当的尊严、体面。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而士大夫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在面对刑罚时,往往会“定计于鲜”(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即在遭刑受辱之前,先行引决,以免因为承受不住刑罚的摧残而志气衰微,丧失尊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司马迁以在槛阱之中摇尾乞食的猛虎为喻,指出人在受刑之后,因为长期积累的威力制约,内心会恐惧害怕,以致“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可谓颜面尽失。而列举“王侯将相”受刑遭辱的事实,则是为了再次强调刑罚对士大夫名节的伤害之大,连这些当年叱咤风云,勇毅过人的人杰都会因遭刑而志气衰微,不能早自引决,名节尽失,那么自己遭刑受辱后,名节荡然无存,也就不足为怪了。(“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此时再为了名节而自杀,为时已晚。11、既然死已无价值,那么,司马迁选择忍辱偷生的原因又是为何?明确:①恨私心不尽,忧文采不表于。司马迁在遭遇李陵之祸前,已经开始着手写作《史记》,而遭受宫刑后,《史记》尚未完成,所以他想就这么平庸的死去,使自己的作品不能流传后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②著书抒愤遭受宫刑后的司马迁,可以说他的仕途已经终结了。然而,曾为士大夫的司马迁内心依然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那么遭刑受辱后的司马迁该通过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呢?熟悉历史的司马迁从前人的身上找到了出路。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等圣贤在遭遇磨难后发愤著书,名传后世的事实告诉他,自己虽然遭遇磨难,仕途终结,但依然可以效仿古人,通过著书立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名留青史,为后人称赞。③立言雪耻如果我们对古今中外那些名扬后世人杰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们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千古流芳,无非是他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了以下三件事情:立德、立功、立言。遭刑后的司马迁,名节已失,立德不成;而书生司马迁也不可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所以立功这条路也走不通。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立言这条路。通过立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完成《史记》来洗雪自己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司马迁隐忍苟活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为了实现这个人生目标,即使是遭受再多的侮辱,他也不会后悔放弃。概言之:亘古男儿一子长,隐忍著书雪前耻。(板书)这也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忍辱之由。12、拒死,是因为死无价值;择生,是因为生有意义。那么,司马迁在文中是用句话来变现自己如此朴素的生死观的呢?明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因为追求的不同,司马迁选择了隐忍苟活,以发愤著书来洗雪自己的耻辱。而这也将是司马迁今后人生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对于好友任安关于举荐贤才的请求是无心顾及的,这是他婉拒好友请求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他所说的私心。事实证明,司马迁的抉择是对的,后世的我们并没有因为司马迁遭受宫刑而轻视,歧视他;相反,太史公留下的《史记》让我们同情他的遭遇,赞叹他的勇毅。四、艺术价值《报任安书》就像是司马迁的心灵自述,他把自己多年来郁积于胸的情感喷薄而出,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让后人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司马迁。那么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这封书信,它的价值在哪些地方呢?1、 独特的生死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生死问题做过深入思考的人,在他之前,很少有人对生死问题做过这么深思熟虑的思索。他认为慷慨就义有时候是勇敢,有时候为了不受辱而慷慨就义其实是一种懦弱;苟且偷生是软弱,但是有时候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保全自己的生命,那它就有价值的。在这点上,中国的古人对生死问题的思索没有超过司马迁的。正因为司马迁有这么一个独特的生死观,所以他才能忍辱负重地活下来,完成了千古不朽的著作《史记》。2、展现了司马迁内心变化的过程李陵之祸前,司马迁是一个忠臣。但是司马迁的悲剧就在于一个愿意做忠臣的人,最后反被他最忠于的皇帝给戕害了。这样一来,司马迁就经历了一个由忠臣孝子向冷眼看世的太史公的灵魂的转变。正是这个转变,那个过去的司马迁死掉了,一个新的太史公诞生了。他用他的如椽之笔写下了近三千年的中国历史,让后人在他的嬉笑怒骂之中,感知历史,感悟人生。附板书设计:亘古男儿一子长 隐忍立言雪前耻司马迁宫刑=伤身体+毁精神+绝后代+辱先极矣 太上生 死 难 易 说明:此板书外形为“一大人”即“天”字,寓意为司马迁乃一“顶天立地之伟男子”也。
更多阅读
品读《报任安书》 读报任安书有感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在给司马迁的原信中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其实就是让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求情,以求赦免自己的死罪。司马迁接到任安的书信,并没有立即回信,但是如果不回信,等任安被处以极刑后,自己的满腔愤懑就
《报任安书》教案必修五专题三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课题必修五 专题三直面人生第一板块:生存选择《报任安书》课型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报任安书节选翻译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
赏析:课文《报任安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赏析《报任安书》赏析:《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