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名句有哪些
萧红是著名的民国才女,她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她不平凡的经历和才情备出的文章,她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等,还有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集,反映了萧红不同时期的感受。在她的文章中有很多经典萧红名句,让人过目难忘,久久回味。
萧红剧照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就是小编所喜欢一句萧红名句。萧红用简朴的语言描写黄瓜和玉米开花结果的现象,黄瓜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愿望开花结果,玉米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长,没有人不约束和阻碍,而作者自己却都在受到束缚,身心自由受到限制,处处都受到封建理念的限制,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作者萧红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生母去世后,父亲又重新找了妻子,家中只有祖父对她好,祖父去世后,为了追求民主和自由,萧红就逃离了家庭,到宽阔天地生活,在逃离后,也常常到处碰壁,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大地,封建势力还那么的强大,束缚着热爱自由的心。萧红在小说里写下这段话,反应了她一颗无限向往自由的心。
骆宾基与萧红是什么关系
萧红生于1911年,1942在香港去世,年仅31岁。她是我国近现代女作家,才华出众,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萧红的原名叫做张秀环,萧红是她的笔名,为了追求民主和自由,初中时期就离开了封建地主家庭,有几段传奇的爱情经历。骆宾基是同时期的作家,他爱好文学,仰慕鲁迅先生和萧红,后来流亡香港时结识了萧红和她的丈夫端木蕻良。
萧红剧照
那么骆宾基与萧红是什么关系呢?骆宾基是萧红弟弟的朋友,比萧红小6岁,经过萧红的推荐,无力维持生活的骆宾基在端木主编《时代文学》任职。后来骆宾基靠小说《人与土地》赚稿费,才能维持生活。骆宾基非常感谢萧红夫妻,经常去看望。骆宾基与萧红的友谊也在此时建立。
萧红病情严重住到了医院,端木蕻良太忙了,就委托骆宾基照顾萧红。在萧红最后的44天的时光中,是骆宾基陪她渡过的。那时香港也是炮火纷飞,太平洋战火燃起,病重的萧红内心孤单而恐惧,幸好骆宾基寸步不离的陪在她的身旁,让她还有所安慰。最后的日子终于来,奄奄一息的萧红拉着骆宾基的手,头依靠在骆宾基的胸前,娓娓说起想回故乡的事情,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带着一丝依恋,一代才女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二十五岁的骆宾基是陪伴萧红渡过了最后的日子的那个人,后来他写了《萧红小传》记录下萧红最后的44天,骆宾基与萧红的关系也曾被很多人议论过,但骆宾基从不去争论。
汤唯演过萧红吗
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了中国的的自由而战,投入到积极的文学创作中,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依然熠熠生辉。这就是由鲁迅先生启蒙,以萧军、萧红等多位作家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其中萧红的一生最为人称道。2014年由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上映,汤唯用精湛的演技让影迷们体验到萧红坎坷曲折的爱情和非常的才情。
萧红汤唯剧照
作为地道的南方姑娘,导演选用汤唯来饰演萧红的角色,萧红汤唯饰演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于年轻的汤唯而言能饰演萧红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演好这个革命文学家,汤唯先是读完了萧红所有的文学作品,直到进了剧组依然每天坚持抄写她的一些代表作,用汤唯自己的话说是在用心感受萧红创作时的感受。不仅如此,汤唯还利用空闲时间,回到了萧红的家乡黑龙江哈尔滨,在萧红生活过地方去体悟去追寻,力求演出一个真实的萧红。可以说汤唯饰演的萧红展现了其在爱情生活中的纠结与痛苦,体现了她和现代年轻人的共性。广大年轻的网友认为只有汤唯才能体现出这样的有文艺范儿的作家。
汤唯成功地演绎了萧红,一个80后的女孩,凭借一部《色戒》成就了自己的女神地位,也因此被国内影视圈封杀,远走他乡重新武装自己,直到《月满轩尼诗》和《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上映,人们才发现她已经不是那个靠外貌来取悦观众的女子了,完全用自己的实力向国内的影迷交上来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萧红和张爱玲认识吗
萧红与张爱玲同时民国女作家中最有才华的两位,她们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常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张爱玲
萧红张爱玲都是民国时期文坛上大出风头的两大才女。萧红出身于遥远的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里,她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萧红从小就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这造成了她成年后嫉妒缺乏安全感,她一心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张爱玲虽然生在繁华的上海,不过是一个没落的封建贵族家庭,父亲专制母亲自私,让年幼的张爱玲觉得向父母要钱这一正当要求竟然是屈辱软弱的表现,总之她们都生活在格格不入冷漠专制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失去关爱。
萧红张爱玲同样都是敏感的,她们都过早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变迁,她们都是早慧的,很早就有新时代女性的觉悟,很早就知道自己将来要走上的道路,并且萧红张爱玲都拥有惊人的才华,她们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的看法,在短时间内就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在文坛上早早就有了一席之地。
萧红张爱玲晚年命运也是很相似的,萧红遭遇身患重病、爱子夭折和丈夫背叛,陷入绝境,孤独寂寞死在了异乡的医院里,而张爱玲到达美国后,再也没有发表过有影响力的作品,得不到北美市场的认可,丈夫又早早去世,留下她一个人,甚至在她一个人死后好几天才被人发现,令人唏嘘。
萧红的祖父是谁
如果说萧红在她那个封闭冷漠地令她窒息的家庭里还能找到一点温暖令她怀念的话,那便是萧红祖父——张维祯老人了,萧红祖父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他非常关心这个苦命的孙女,这与萧红父母的冷漠自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萧红祖父
萧红出身于一户封建大家庭里,祖父张维祯生平没有记载,但是正是他举家迁往依兰县,才造就了萧红一家的辉煌,她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在家一手遮天,容不得子女的半点质疑,而且极端重男轻女,所以对待萧红总是冷漠无情,毫无关爱。而且萧红父亲在当地长期做官,是一个响当当的的人物,极好面子,而萧红母亲也对待萧红一般,而且很小就去世了,萧红很小就失去父母的温暖。
所幸的是萧红祖父对萧红很疼爱,祖父是个旧时文人,于是就用《三字经》等经典给萧红启蒙,这就奠定了萧红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而且萧红祖父还常常带她到一个很大的院子里玩耍,这是萧红童年记忆里仅有的温暖,萧红长大后,在她的成名作《呼兰河传》里还深情地写道了祖父和那个大院子,萧红用深情的笔墨回忆祖父带给她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萧红祖父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去世了,从此这个家庭再也没有可令她留恋的地方了,萧红毅然决然背叛了她的家庭,逃也似地离开了她的家庭,去追求她向往的广阔天地。
作家萧红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萧红介绍如下:萧红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却著作颇丰,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萧红一生及其悲苦,她出生在遥远的黑龙江依兰县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冷漠无情,母亲重男轻女却早早去世,萧红时刻想逃离这个令她窒息的家庭,后来她遇到了萧军,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但是最后两人却分道扬镳,令人唏嘘。后来萧红在日本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端木蕻良,两人一起来到香港,后来萧红因为肺结核在香港出去,年仅三十一岁。
荧幕上的萧红
萧红的相关作品如下:1933年,萧红发表了第一篇重要作品《王阿嫂之死》,在文坛上小试锋芒,引起关注,后来在左翼作家的影响下,萧红发表了大量揭露当时黑暗现实以及追求进步的作品,萧红在《跋涉》中勇敢揭露日军暴行,在《生死场》中深刻揭露国民的麻木愚昧的劣根性,受到鲁迅的关注。后来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的《小六》、《三个无聊人》等一大批作品也得以与读者见面,萧红的名声也逐渐显现出来。
后来萧红辗转来到香港,在这里萧红完成了她人生中第一部小说,也是最重要的作品《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的地位,而这部史诗般的伟大作品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